動物的“旅行”遷徒

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這些動物可以簡單地通過狹窄的陸橋。 動物到達別的陸地的另一種方法就是靠大陸的漂移,幾百萬年來,大陸一直在緩慢地漂移。 直到這些蜥蠍被發現,人們才相信會有利用木筏在海上漂流的動物。

在加勒比海的安圭拉島上,生物學家費舍曼·克萊夫·韋怕斯特拉起龍蝦網後向海面上看了一眼,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海面上有一個巨大的木筏向小島岸邊漂來,木筏上爬著許多貌似恐龍的可怕的藍綠色的鬣蜥。韋伯斯特眯著眼觀察,這種鬣蜥是一大型蜥蠍,有的足有1.2米長,它們的大尾可以在水中來回擺動。看到這么多蜥蠍光顧,他真有點不知所措。康乃狄克大學的兩棲動物專家倫森斯蓋與同事聞訊跟蹤這些鬣蜥,最後發現至少有75隻返回了它們的原棲息地瓜德路普島,該島距安圭拉島320千米。1995年9月,登陸加勒比海地區的兩次颶鳳,肯定把這些鬣蜥和鬣蜥所要依附的樹木拋入了大海。
這些蜥蠍的不可思議的旅行,為陸地動物時常會依靠暴風的力量和水流到達其他島嶼或新大陸這一主法提供了第一手的確鑿的證據,可以說 水中漂流可能是蜥蠍分散於世界各地的一種重要方式。
生物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不同的物種為什麼會生長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它們想要知道,被大片水域隔開的陸地為什麼會發現相似的生物。另一個謎就是陸生動物最初是如何到達像夏威夷這樣的島嶼的。
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這些動物可以簡單地通過狹窄的陸橋。陸橋曾經把加勒比海中的一些島嶼和南美大陸連線起來。動物利用這種陸橋,從一個大陸進入了後來變成一塊島嶼的陸地。有些動物在此安了家,後因陸橋消失而留在了島上。
目前尚有一條這樣的陸橋存在,這就是巴拿馬地峽,它把南北美洲連在一起,當巴拿馬地峽大約在300萬年前形成時,它為兩個大陸許多動 物的相互遷徙提供便利條件。狗、貓、熊、馬、鹿等向南美洲遷徙;向北部邊界遷徙的是犀牛大小的吃植物的動物(現已滅絕)。
動物到達別的陸地的另一種方法就是靠大陸的漂移,幾百萬年來,大陸一直在緩慢地漂移。這種漂移把某些大陸板塊聚集在一起,又把另一些分裂開來,在這個過程中,單個的物種被分隔開,相關物種到達異地的理論還包括大水、龍捲風等,這些自然因素把這些動物帶到了別的地方。
當幾年前研究人員首次提出動物乘木筏漂流遷徙之說時,被看作是一種荒唐可笑的理論。當時,許多專家懷疑一些陸地動物能攀附在被暴風雨卷到海面上的形形色色的雜物上生存一些日子。直到這些蜥蠍被發現,人們才相信會有利用木筏在海上漂流的動物。
一些科學家說,並非所有物種都能在海洋四處漂蕩。鬣蜥、蛇及龜等兩棲動物比哺乳動物如狗、貓等更適應於這種“旅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哺乳動物是熱血動物,它們依靠消耗體內化學元素來產主體溫。為了,充消耗的化學元素,哺乳動物需要經常進食。由於在海上漂流了 很長時間,哺乳動物可能會很飢餓。可以想像它們為了活命在海上拚命抓著一根木頭不吃不喝漂流好幾天結果將會怎么樣。
然而兩棲類動物則不必老吃東西來維持體溫,它們是冷血動物。它們通過改變生活環境來控制體溫,因此漂流的蜥蠍等兩棲類動物,可以不吃不喝生存一個月之久。
到達安圭拉島的鬣蜥都有脫水現象。有些甚至還受了傷,不過,絕大部分都活了下來。生物學家目前認定這些新到達安圭拉島的蜥蠍是綠蜥蠍,它們的皮膚呈綠色,帶有黑色圈圈,而在安圭拉本地土生的蜥蠍是褐色的,尾部無圈。
去年,一位研究人員發現安圭拉島上有一隻懷孕的雌綠蜥,可以斷定這種蜥蠍已在該島繁殖。這一好訊息使得一些生物學家欣喜若狂,因為他們長期以來一直相信,乘木筏漂流“旅行”是物種分布的一種重要方式,現在得到了證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