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術手冊

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術手冊

一、動物分類 二、方法 一、剪線

基本相信

作 者:吳曉晴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ISBN:9787509120385
出版時間:2008-09-01
版 次:1
頁 數:158
裝 幀:平裝
開 本:32七
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生物科學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3章22節,介紹了常用哺乳類實驗動物的生物學特點、選擇原則、動物福利、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術和動物實驗外科操作技術等,比較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常用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本書內容豐富、語言樸實、圖文並茂、數據準確、操作技術實用,可作為醫學基礎教育培訓教材,也可供實驗動物飼養和管理人員及醫學類研究生參考。

目錄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實驗動物分類與動物實驗設施
一、動物分類
二、動物實驗設施
第二節 常用實驗動物的特點
一、小鼠
二、大鼠
三、豚鼠
四、家兔
五、犬
六、獼猴
七、豬
八、貓
第三節 實驗動物的選擇原則
一、相似性原則
二、適用性原則
三、特異性原則
四、標準化原則
五、經濟性原則
六、3R原則
第四節 動物福利
一、動物福利的內涵
二、動物福利的相關法規
三、動物福利的實施措施
第五節 實驗動物性別年齡判定
一、性別判定
二、年齡判斷
第二章 基本操作技術
第一節 動物編號、標記及分組
一、編號及標記
二、隨機分組
第二節 被毛去除方法
一、剪毛法
二、拔毛法
三、剃毛法
四、脫毛法
第三節 實驗動物抓取與固定方法
一、抓取方法
二、固定方法
第四節 血液的採集方法
一、心臟採血法
二、靜脈採血法
三、動脈採血法
四、其他採血法
第五節 內臟器官採集方法
一、胸腔器官的採集
二、腹腔器官的採集
三、盆腔器官的採集
四、頸部腺體及口腔器官的採集
五、顱腔器官的採集
第六節 器官摘除後的檢查要點
一、胃腸管臟器
二、脾臟
三、肝臟
四、腎臟
五、膀胱
六、心臟
七、肺
八、腦
九、食管、喉、頸部氣管及淋巴結
第七節 給藥劑量、給藥途徑和方法
一、給藥劑量的確定
二、給藥途徑和方法
第八節 全身麻醉
一、注意事項
二、全身麻醉的方法
三、常用的藥物與麻醉劑
四、麻醉監控
五、麻醉深度的判定
六、麻醉過深的復甦與搶救
第九節 氣管插管
一、氣管內插管
二、氣管切開插管
第十節 實驗後護理與觀察
一、一般護理
二、補充體液及抗生素治療
第十一節 實驗後安樂死
一、原則
二、方法
第三章 外科基本操作技術
第一節 常用手術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一、手術刀
二、手術剪
三、手術鑷
四、止血鉗
五、持針鉗
六、注射器
七、縫線
八、縫針
九、其他器械
第二節 消毒
一、器械與敷料的消毒
二、手術環境的消毒
三、手術人員的消毒及防護
第三節 組織切開與分離
一、組織切開
二、組織分離
第四節 止血
一、預防性止血
二、術中止血
第五節 縫合與打結
一、縫合
二、打結
第六節 剪線與拆線
一、剪線
二、拆線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動物實驗人員須知
附錄B 動物實驗人員需要填寫的表格或者索取的證明
附錄C 實驗動物與動物實驗環境國家標準
附錄D 動物實驗常用參考資料
附錄E 實驗動物微生物和寄生蟲控制標準
附錄F 英文縮寫注釋

前言

了醫學基礎教育和基礎研究的需要,實驗動物與動物實驗越來越備受世界各國重視,對各國的國民經濟和高新技術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發展和套用程度被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科學技術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被公認為是“活的試劑”“活的精密儀器”,廣泛用於醫學、教學、營養學、農學、畜牧獸醫學、勞動保護、計畫生育與優生、食品衛生及生命科學、國防科學等領域的研究。特別是在醫學和有關生物學研究、生物藥品製造、化學藥品篩選與鑑定等方面,有力地推動著國民經濟和高新技術的發展。
實驗動物科學包括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兩部分,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基礎和重要支撐條件。動物實驗是以實驗動物為對象,有效進行實驗技術、實驗方法及技術標準等各種科學實驗的總稱。通過動物實驗探索生命現象的本質及相關學科的疑難問題,是人類獲得新知識、發現新規律的重要途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