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與效果的問題

動機與效果的問題

彭更說:“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彭更說:“木匠車工,他們幹活的動機就是為了求飯吃。 孟子說:“那么,你不是論動機,而是論功績的了。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動機與效果的問題》
【作品出處】 《孟子》
【作品年代】 春秋戰國
【文學體裁】 古代散文
原文
《孟子》《孟子》
彭更①問曰:“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②於諸侯,不以泰(3)乎?”
孟子曰:“非其道,則一章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
曰:“否。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④,以羨⑤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6)皆得食於子。於此有人焉,人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7)後之學者,而不得食於子。子何尊梓匠輪輿而輕為仁義者哉?” 曰:“梓匠輪輿,其志將以求食也;君子之為道也,其志亦將以求食與?”
曰:“子何以其志為哉?其有功於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於此,毀瓦畫漫(8),其志將以求食也,則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則子非食志也,食功也。”注釋

①彭更:人名,孟子的學生。②傳食:指住在諸侯的驛舍(賓館)里接受飲食。傳,驛舍,相當於今天的賓館。③泰:同“太”,過分。(4)通功易事:交流成果,交換物資。⑤羨:余,多餘。(6)梓匠輪輿:梓人、匠人批木工;輪人、輿人指製造車輪和車箱的工人。 (7)待:同“持”,扶持。 (8)墁(man):本義為粉刷牆壁的工具,這裡指新粉刷過的牆壁。

譯文

彭更問道:“跟在身後的車幾十輛,跟隨的人幾百個,從這個諸侯國吃到那個諸侯國,不是太過分了嗎?”
孟子說:“如果不正當,就是一籃子飯也不能夠接受;如果正當,就是像舜那樣接受了堯的天下也不過分。——你說得過分嗎?”
彭更說:“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覺得,讀書人不勞動而白吃飯,是不對的。”
孟子說:“你如果不互通有無,交換各行各業的產品,用多餘的來補充不足的,就會使農民有多餘的糧食沒人吃,婦女有多餘的布沒人穿。你如果互通有無,那么,木匠車工都可以從你那裡得到吃的。比如說這裡有一個人,在家孝順父母,出門尊敬長輩,奉行先王的聖賢學說,來培養後代的學者,卻不能從你那裡得到吃的。你怎么可以尊重木匠車工卻輕視奉行仁義道德的人呢?”
彭更說:“木匠車工,他們幹活的動機就是為了求飯吃。讀書人研究學問,其動機也是為了求飯吃嗎?”
孟子說:“你為什麼以他們的動機來看問題呢?只要他們對你有或績,應該給他們吃的,那就給他們吃的罷了。況且,你是論動機給他們吃的呢?還是論功績給他們吃的呢?”
彭更說:“論動機。”
孟子說:“比如這裡有一個人,把屋瓦打碎,在新刷好的牆壁上亂畫,但他這樣做的動機是為了弄到吃的,你給他吃的嗎?”
彭更說:“不。”
孟子說:“那么,你不是論動機,而是論功績的了。”

讀解

這裡實際上牽涉到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個還是當受不當受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只要是正當的,再多也可以接受;如果不正當,再少也不應該接受。這就涉及到我們今天一些經濟案件的問題了。比如說某項技術發明或新產品開發之類的成果收人問題,新聞媒介時有披露,其癥結點在就在於當事人的巨額收入是“如其道”還是“非其道”。如果是“如其道”,那再多也不應該有問題(當然要按有關規定上稅等等),如果是“非其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裡的界限是很清楚的。
問題倒是在於,誰來認定是“如其道”還是“非其道”呢?混亂也正是出在這裡,往往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這大概就需要多多頒布法規了吧。回到孟子的說法,我們看到,他在這裡的觀點與孔子所謂“如利思義”(《論語?憲問》或“見得思義”(《論語?季氏》)的觀點以及他自己“當辭則辭,當受則受”的實際做法(見《公孫丑下》4?3)都是一致的。說到底,還是我們今天常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道”就是“如其道”,“無道”就是“非其道”。
本章牽涉的另一個方面是動機與效果的關係問題。
在這一點上,孟子同樣採取了他一貫的推謬手法,把論辯對手推到荒唐的境地,使之不得不承認錯誤,從而證實了自己觀點的正確性。
在我們今天看來,他們師生之間所談論的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學生彭更是從動機來看問題,解決問題。孟子則是從實際功績,也就是效果方面來看問題,解決問題。有點近似於我們今天說不聽大話、空話,只看工作實績。
當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動機與效果的問題是一對哲學範疇。我們的觀點是二者的統一,也就是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統 一:無論你是共。辦了錯事,還是做好事的“動機不純”,都是反對的。
只不過,面對生活與工作的實踐,不可能事事都能做到二者的統一。在這種情況下,恐怕還是應該主要看實績,也就是“食功”而“非食志”了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