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之家

助老之家

助老之家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國家衛生與計畫生育委員會主管的全國性社會團體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的內設工作部門——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助老之家工作委員會。

概述

助老之家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國家衛生與計畫生育委員會主管的全國性社會團體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的內設工作部門——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助老之家工作委員會(業務執行單位:成都助老之家健康諮詢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公司名稱:成都助老之家健康諮詢有限公司
總部地點:北京市朝陽區
成立時間:2008年8月
公司口號:為老人服務,為老人創收
員工數:100-300人

助老之家簡介

“助老之家”是成都助老之家健康諮詢有限公司在全國創建的特許加盟連鎖經營機構。

宗旨

宗旨是“為國家社會分憂,替天下兒女盡孝”。通過傳播健康文化,奉獻親情服務,把助老之家建設成為廣大中老年朋友溫暖的共同的家。
助老之家要堅持科學設點,微利經營,服務為上的原則;採取自助、互助、他助的方式;要不斷增強助老服務意識,不斷提高助老服務質量,不斷拓寬助老服務內容。為廣大中老年朋友搭建一個普及科學生活知識,促進全民身心健康,開展文化交流,共享社會科技發展成果的平台。

業務執行機構

“助老之家”是由成都助老之家健康諮詢有限公司申請註冊系列商標的、國內獨有的知名品牌。
凡申請創辦助老之家的,需經成都助老之家健康諮詢有限公司審核、批准並簽訂合作協定後方可籌建助老之家。否則視為商標及特許加盟侵權行為,並承擔經濟法律責任。
對已經授權特許加盟的助老之家連鎖機構承擔經濟法律事務責任的,是成都助老之家健康諮詢有限公司。

上級單位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國家衛生部主管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於1995年成立。協會由一批從事老年保健事業的醫學保健專家、學者、熱愛老年保健事業的社會活動家、企業家和有識之士組成。

組織機構

截至2014年7月,顧問委員會有高級顧問7人(全國人大副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級別),顧問38人(省部級);專家委員會有院士、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及醫療保健領域國家級專業人才125人。協會內設12個工作部門,即:1、辦公室;2、項目開發部;3、會員服務部;4、宣傳信息網路部;5、財務部;6、法律事務部;7、學術會務部;8、養生大世界雜誌社;9、專家委員會;10、中央機關老幹部康樂文化指導中心;11、國家機關離退休人員健康促進委員會;12、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助老之家工作委員會。分支機構有五個專業委員會,一個辦事處。即:1、心血管專業委員會;2、老年痴呆及相關疾病專業委員會;3、腦保健專業委員會;4、抗衰老專業委員會;5、保健與長壽專業委員會;6、南京辦事處。

協會的宗旨

發揮協會優勢,團結和組織專家、學者、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力量,開展老年保健、疾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協助政府及有關部門推動老年保健事業的發展。倡導科學、健康理念,推動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遵守憲法和國家法律、法規及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全心全意為全社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服務。促進老年人群健康長壽,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做貢獻。

協會的業務範圍

(一)組織和動員各種力量進行老年保健、疾病防治的科普宣傳。
(二)組織醫療保健專家、科研工作者、老年病防治機構,為老年人和保健機構提供技術和諮詢服務,同時開展老年保健養生、老年病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三)開展有關培訓活動,提高老年保健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增強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和保健能力。
(四)開展國際合作,與國際相關機構建立聯繫,組織有關專家、學者進行考察和交流,廣泛開展合作推薦我國傳統養生保健理念、保健食品及用品;搭建老年保健信息網路平台,為全社會老年事業服務。
(五)根據行業和市場需要,承辦會議及展覽,總結交流,學術研究成果和工作經驗。
(六)開展健康旅遊,休閒養生項目。
(七)表彰會員中為老年保健事業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
(八)承辦政府委託的其他業務,並在其指導下,將其從局部向全社會推廣,使其受惠老年民眾更加廣泛。

四川省助老協會

宗旨:
開展敬老、愛老、助老公益性社會服務活動。
業務範圍:
向四川老人開展助老扶孤、扶貧濟困、賑災救助活動,具體公益活動為:
1、開展老年文體文娛公益活動;
2、向困難老人進行捐贈、資助活動;
3、向災區老人進行賑災救助活動;
4、開展志願者幫扶社區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活動。
第一次會議
四川省助老協會第一次會長會議於2014年6月19日舉行。會議由王剛會長主持。會上,王剛會長宣布聘任原四川省民政廳廳長姜保山為名譽會長、原四川省民政廳老幹部處處長杜厚成為名譽副會長和四川省老齡委何保全為副會長的決定。王剛會長就四川省助老協會情況做了簡要報告,張貴君副會長對協會章程做了解讀,並宣布部分個人會員自動退會的除名決定。名譽會長姜保山指出:四川省助老協會下一步的工作計畫是吸收愛心單位會員,籌措助老資金,按照協會宗旨,踏實服務老齡工作。名譽副會長杜厚成就協會的成立做了回顧,強調協會應合情合理合法化,還應吸引一批企業家的支持。副會長何保全針對協會的管理做了簡要講話,明確協會由四川省民政廳主管,以民眾的口碑作為指引協會服務的方向。此次會議確定了四川省助老協會今後工作的方向,奠定了協會在落實老齡工作方針,實事求是工作,為老年人服務的基礎。

榮譽

敬老文明號

省老齡委認定第一輪省級“敬老文明號”287個
四川省敬老文明號
2013年9月2日,省老齡工作委員會下發通知,認定成都市公證處等287個四川省第一輪“敬老文明號”單位。
我省自2013年初啟動“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後,全省各地高度重視,積極動員涉老職能部門、公共服務視窗行業、基層為老服務組織廣泛參與“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以“廣泛發動、創新載體、培樹典型”為著力點和突破口,認真落實各項惠老優待政策,創新為老服務理念,提高為老服務質量,不斷完善為老服務配套設施,紮實開展敬老、愛老、助老基礎工作,呈現了老齡工作受重視、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不斷提升、老年群體得到實惠的可喜局面,使創建活動逐漸成為全社會知曉的老齡工作品牌。在這次認定的“敬老文明號”單位中,有老年大學、敬老院、助老之家等“老字號”的服務組織;有街道社區、法律援助中心、社區醫院等與老人息息相關的機構組織;有長者通呼援中心、孝文化促進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近幾年來應運而生的為老服務社會組織;還有銀行、公交公司、移動公司等公共服務視窗。

副會長單位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單位

四川省助老協會會長單位

服務貢獻獎

老年保健服務貢獻獎
促進中老年保健食品發展調研特別貢獻獎

敬老愛心單位

敬老愛心單位

標誌性事件

1、2007年6月開始籌備創辦,2008年8月26日,助老之家商標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成立。
2、2010年5月助老之家榮獲“全國公益性助老服務最佳典範品牌”的殊榮。
3、2013年10月榮獲全國老齡委授予的“全國敬老文明號”榮譽稱號。
4、2014年3月,助老之家在國家商務部,中國特許經營通過。
此外,對我們多年來開展的大量的公益活動,央視和有關省市電視台及媒體都給與了大量的報導和宣傳。

助老服務部

助老之家服務部,是助老之家內設服務部門之一。它以“方便成員,實惠服務”為宗旨,為助老之家成員提供日常生活用品、膳食營養品、保健品等商品。通過“薄利多銷”的經營模式,用消費積分的形式,為購物的老人增加財富,體現助老之家的公益性,突顯助老之家的正面形象。2014年4月24日上午9:16分,隨著一陣鑼鼓喧天的腰鼓聲、鞭炮聲,拉開了助老之家服務部開業慶典的序幕。在慶典儀式上,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兼助老之家工作委員會主任王剛發表講話。他強調:助老之家服務部,是助老之家老人自己的服務部,是幫助老人掙錢的服務部,是提高老人晚年幸福指數的服務部。助老成員通過自己經營、自己管理的方式,服務部所掙利潤的80%,都會以積分形式返回給助老成員,真正實現為老人晚年增加財富。助老之家服務部面向市場,造福成員,合法經營,誠實守信,必將為助老之家老人帶來方便和實惠,為提升其晚年幸福指數作出貢獻。

助老食堂

助老食堂是為助老之家孤寡、空巢老人提供早、中、晚餐的食堂。
歡度元宵

健康講座

王蔭華教授關於阿爾茨海默病講座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闡明,特徵性病理改變為β澱粉樣蛋白沉積形成的細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經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神經元丟失伴膠質細胞增生等。

殷大奎教授到我助老之家舉行健康報告會

殷大奎,男,祖籍湖北,1940年10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
1959年--1964年就讀於同濟醫科大學醫學系。1964年分配到華西醫科大學附一院工作,1989年晉升為主任醫師、教授。
歷任華西醫科大學住院醫師、主治醫師(講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任醫師(教授)。1984年任華西醫科大學副校長。1987年任四川省衛生廳廳長。
1993年3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副部長。現任: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中國醫師協會會長、中國健康教育協會會長、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等。殷大奎教授曾經數十次出國學習、考察、訪問和出席國際會議。學科專業特長是內科疾病診斷,特別是對呼吸系統疾病、重大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醫療緊急救援以及特殊保健工作有較豐富的經驗。

陶國樞教授心腦血管健康專題報告會

2014年6月21日上午9:00,在這個晴朗的日子裡,全國各地24個助老之家1000老人、員工齊聚一堂,成功在金牛賓館禮堂舉辦“陶國樞教授至助老之家心腦血管健康專題報告會”。本次講座旨在幫助老人們更加了解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症狀及預防措施。
參與此次健康專題報告會的領導嘉賓有:解放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原所長陶國樞教授、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家喜會長、四川省老齡委何保全主任、助老之家工作委員會張貴君秘書長、助老之家工作委員會汪隴副主任、四川省助老之家管理部王雪花主任、四川省助老之家管理部譚開發副主任、四川省助老之家管理部査利副主任、四川省助老之家管理部王軍副主任以及來自全國各地24個助老之家的主任們。
本次講座是由著名老年醫學專家陶國樞教授主講。陶國樞教授生於1934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醫療系,現任解放軍總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顧問(原所長)、主任醫師,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保健工作。現任中國老年學學會老年醫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會。曾任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會副主任委員兼科普委員及流行病學組組長。發表論文110篇,主編《衰老·抗衰老·老年醫學》、《老年人合理用藥》、《中老年人保健科學實用指南》等專著20餘部,榮獲國家及軍隊科技進步獎多項。 
陶國樞教授曾為朱德元帥擔任保健醫生3年,為聶榮臻元帥擔任保健醫生21年。
隨著歲月的流逝,助老之家與老人們相依相伴,一同走過了坎坎坷坷,更一同踏上了健康之路!助老之家健康事業的每一項成就,都凝聚著廣大中老年朋友的傾情付出。在以後的日子裡,助老之家會時刻牢記“為國家社會分憂,替天下兒女盡孝”的宗旨,為助老之家老人的健康不懈努力!

法律維權

黃忠助老之家舉行“消防演習”活動

為加強助老之家安全工作,增強消防安全意識,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掌握正確使用滅火器以及逃生的方法,黃忠助老之家於2012年06月02日在黃忠助老之家戶外活動場舉行了一次“消防演習”活動。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兼助老之家工作委員會王剛主任,金牛區消防隊,黃忠助老之家員工及老人參加了本次演習。

金牛區工商局助老之家“3.15”維權活動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InternationalDayforProtectingConsumers'Rights),定於每年的3月15日,因為在1962年的3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的約翰·甘迺迪在美國國會發表《關於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特別咨文》一文,文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費者四項權利。最早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於1983年確定,目的在於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重視,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範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文藝表演

在中國的各種節假日期間,助老之家都會組織各助老之家老人進行節日的慶典活動。

元旦節

元旦節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新春佳節

春節指華夏傳統曆法夏曆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曆元旦不同),農曆正月初一,又稱農曆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元宵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婦女節

國際勞動婦女節,全稱為“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三八”婦女節,是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在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婦女,不分國籍、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差異,共同關注婦女的人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成立後正式將3月8日定為婦女節,並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勞動節

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LaborDay或者MayDay),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勞動節,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節日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1989年後,國務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母親節

母親節(Mother's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端午節

端午節(DragonBoatFestival)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已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父親節

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於二十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現已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裡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中國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但內地民眾習慣上使用6月第三個星期日當做父親節;中國台灣父親節是8月8日。中國台灣的父親節訂於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稱為“八八節”。這是因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又好象一個“父”字,所以父親節特別被定於八月八日。

建黨節

建黨節: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成立後,在反動軍閥政府的殘暴統治之下,只能處於秘密狀態,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境。在大革命時期,黨忙於國共合作、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於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建軍節

建軍節即八一建軍節。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軍節。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七夕節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彩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

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是中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但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國慶節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
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
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在我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

重陽節(老年節)

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感恩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在美國,自1941年起,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並從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於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眾多國內學者倡議設立“中華感恩節”,以弘揚傳統文化。

周年慶

全國各地助老之家周年慶典。

生日會

各地助老之家每月為助老之家老人慶生。

遊園活動

不定期舉辦各種遊園活動,以豐富助老之家老人生活。

各種藝體比賽

麻將比賽、桌球比賽、英語比賽、包餃子比賽、圍棋比賽......

觀光旅遊

北京旅遊

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助老之家旅遊團一行29人,於2014年4月24日至30日到北京參加為期7天的旅遊活動。
天安門廣場合影

九寨溝旅遊

什邡助老之家九寨溝旅遊

城市周邊旅遊

助老之家登山活動

其他旅遊

助老之家春遊

老年婚介

共度七夕溫暖有你助老之家七夕相親聯誼會

農曆七月初七也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鵲橋相會的日子,千年的傳承,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力,每個人都有編織甜蜜的夢想!值此佳節,助老之家舉辦了“共度七夕溫暖有你之2013年助老之家七夕相親聯誼會”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有牽手成功的老人,我們為他們送上祝福;也有牽手不成功的老人,我們同樣為他們送上祝福。

助老之家舉辦夕陽單身聯誼會

單身聯誼會

助老之家老人再婚及金婚慶典

隨著西方情人節越來越普遍,中國傳統的七夕情人節已逐漸被人們忘之腦後,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記住這個日子。
今天,對很多人而言,沒什麼特殊的,但對助老之家的老人來說,卻是終身難忘的日子!今天,是助老之家老人們再婚及金婚慶典的日子,王剛主任親自為老人們頒髮結婚證,爸爸媽媽們載歌載舞為他們送上愛的祝福。

書畫展示

美術以其特有的形、色之美,明亮慧眼,愉悅心情,追求美好,熱愛生活;美術以其特有的真、善之情,陶冶性靈,撫慰心扉,修養道德,完善人格;美術以其特有的意、理之韻,啟迪智慧、開發右腦、豐富想像,激發創造。

黃忠助老之家精品展示

葉隆清老人作品

新法繪畫技藝是葉隆清先生經過十多年探索研究成功的一種繪畫技法。有別於傳統國畫盒國外的繪畫方法。繪畫、著色一次完成。只要幾分鐘便可完成一幅畫胚,稍加修改便是一副完美的畫。所繪的人物、風景生動自然,色彩艷麗協調,毫無故作之感。

助老之家基金

社會背景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是一個普遍的社會性問題,我國已於1999年提前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老年人逐步成為社會的主體,在當前還沒有成熟的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的現狀下,如何解決老年人最關注的養老、醫療、精神生活問題,如何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建設“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和諧社會,是整個社會急待解決的系統工程。
在西方已開發國家,老年人不靠兒女養老,靠國家健全的養老體系及商業運作的養老基金提升晚年生活品質,而我們正在從“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向社會保障體系過渡的過程中,新的體系還未建成或剛剛起步,舊的習俗又在被人為地打破,老年人靠基本的社保資金僅能維繫最低生活需求,而社會上詐欺老人錢財的案件屢有發生,更是讓很多老年人不知如何妥善理財,因此老年人如何管理好自已的財富,尋找正確的投資理財渠道,提升晚年的生活質量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四川助老之家基金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由助老之家工作委員會倡議並和四川助老之家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發起的一支專門定位於個人養老的基金。

基金的宗旨

以為合伙人提供理財服務並創造財富為目的,以專業化的金融管理為保障,以助老之家獨有文化為傳播方式,經過股權投資基金的市場化運作,為投資人提供保值增值服務,以提升其晚年生活質量,同時籌措發展資金,共同為實現中國夢和助老之家的老人夢做貢獻。

收益分配原則

助老之家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資收益,除回報投資人外,管理公司的收入部分則用於補助各助老之家的基本建設和長遠發展,為更多的老年人服務。

出資方式

資本承諾制。本基金嚴格遵循投資人的利益高於一切,投資人擁有最大權力的原則;實行資本承諾制,其加入的資金無需全部到位,僅在辦理註冊時首期到位資金不低於承諾資金的20%,剩餘部分由各投資人在參與投資項目時分期到位,並堅持最後投資權由投資人自行決策的原則。

戰略合作夥伴

助老之家基金擁有強大的戰略夥伴——北京永安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1997年,經過十餘年的實戰探索,總結性地提出了“企業金融力”的理論體系——以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為核心,以專業的金融服務為保障,以先進的企業金融文化傳播為獨特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的金融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企業金融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公司總部設在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首都北京,其海外運營總部設在亞洲金融中心香港,截至2013年,在國內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一百億人民幣。助老之家基金依託永安信豐富的基金募集和投資經驗,以及高素質的專業團隊為客戶提供安全的資本管理和股權投資服務,為合伙人最大限度的爭取利益。同時邀請到中國私募基金之父,中國企業金融力理論的奠基者,永安信創始人喬志傑先生及其旗下永安信(北京)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作為助老之家基金顧問,進行長期的技術指導。

基金說明會

2013年9月13日,四川助老之家股權投資基金正式啟動,助老之家基金的成立為老人提供了新的、安全的、穩健增長的投資理財方式。助老之家基金旨在以為合伙人提供理財服務並創造財富為目的。

收益分紅會

2014年3月9日至10日助老之家基金在郫縣友愛鎮舉行了為期兩天的助老之家基金第一次投資人收益分紅慶祝會。
2013年9月13日,四川助老之家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備,相繼召開了合伙人會議,註冊成立了普通合夥企業“成都老人夢投資管理中心”。2013年12月5日,“成都老人夢投資管理中心”的第一筆投資款打到了項目方。2014年3月5日,第一筆分紅收益已經打到了在座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的賬戶。
篝火晚會上,助老之家基金法人代表王剛發表了講話,助老之家菁英團隊也做了工作匯報。晚會現場一片歡歌笑語,老人們積極踴躍發言表演,大家圍著篝火一起跳舞更是把晚會推上了高潮。此次慶祝會圓滿落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