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平均利率

500 500 500

定義

加權平均利率是指通過有關計算公式得出的能夠大體反映混合貸款成本的利率。為購建固定資產借入一筆以上的專門借款,則資本化率應為這些專門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

計算公式

加權平均利率=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100%
上述公式的分子“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是指金融企業因借入款項在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金額。
上述公式的分母“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是指各專門借款的本金餘額在會計期間內的加權平均數,其計算應根據每筆專門借款的本金乘以該借款在當期實際占用的天數與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之比確定。計算公式為:
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每筆專門借款本金×每筆專門借款實際占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
為簡化計算,也可以月數作為計算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的權數。
如果這些專門借款存在折價或溢價的情況,還應當將每期應攤銷折價或溢價的金額作為利息的調整額,對加權平均利率即資本化率作相應調整。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採用直線法。此時,加權平均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利率=(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當期應攤銷的折價或溢價)/專門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100%
【例1】某公司於2002年年初開始自行建造辦公大樓。為此,於2002年1月3日向銀行借人一筆專門借款5000000元,借款年利率為9%,期限為3年。
該辦公大樓建造工程的有關支出如下:
2002年1月15日1200000元
2002年6月1日1800000元
2002年9月1日1050000元
2003年2月1日1500000元
2003年6月1日500000元
根據以上有關資料,各年應予資本化的借款利息可計算如下:
(1)2002年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
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1200000×345/360+1800000×210/360+1050000×120/360=2550000(元)
應當予以資本化的利息=2550000×9%=229500(元)
實際發生的專門借款利息總額=5000000×9%=450000(元)
計算出利息費用後,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229500
財務費用220500
貸:長期借款450000
(2)2003年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
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4050000×180/360+450000×150/360=2212500(元)
應當予以資本化的利息=2212500×9%=199125(元)
2003年6月30日,計算出利息費用後,應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建工程199125
財務費用25875
貸:長期借款225000
應當注意的是,累計購建支出總額超過專門借款總額的部分不得計人累計支出數負擔借款利息。應予資本化的借款利息也不得超過實際發生的專門借款利息數。
【例2】某企業於2003年1月1日開始建造一項固定資產,專門借款有兩項:
(1)2003年1月1日借人3年期借款300萬元,年利率為6%;
(2)2003年4月1日發行3年期債券6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5%,債券發行價格為510萬元,折價90萬元(不考慮發行債券發生的輔助費用)。
假定資產建造從1月1日開始,截至3月31日,計算得出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為270萬元;截至6月30日,計算得出的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為450萬元。債券折價採用直線法攤銷。企業按季度計算利息費用並攤銷溢價或折價,則200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適用的資本化率計算如下:
由於第一季度只有一筆專門借款,因此,資本化率即為該借款的利率,即1.5%(6%×3/12)。
由於第二季度有兩筆專門借款,因此,適用的資本化率就是這兩項專門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加權平均利率計算如下:
加權平均利率=(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當期應攤銷的溢價或折價)÷借款本金的加權平均數×lOO%={300×6%×+600×5%××+[(600-510)÷3×]}÷(300+510)×100%=2.41%
【例3】甲公司於2002年1月1日動工修建廠房,為此甲公司於1月1日向A銀行借款200萬元,期限1年,年利率10%,同日又向B銀行借款100萬元,期限2年,年利率15%.1月1日支付工程款240萬元,6月1日支付工程款67.5萬元。工程10月1日完工。
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240×9/9+67.5×4/9=270(萬元)
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200×12/12+100×12/12=300(萬元)
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200×10%+100×15%=35(萬元)
加權平均利率=35/300×100%=11.67%
資本化金額=270×11.67%=31.5(萬元)
年末賬務處理為:
借:財務費用35000
在建工程315000
貸:應付利息350000

利率波動影響因素

AETOS美匯國際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經濟面的好壞是波動匯率的主要因素,一個國家的經濟健康,發展迅速,該國家的貨幣將主要呈現上漲趨勢,若經濟面變差,則該貨幣對其他國家貨幣對的匯率將下跌,反應國家經濟狀況的好與壞主要依靠觀察該國所公布的經濟數據,比如失業率、製造業PMI數據、服務業PMI數據、GDP數據等等。
第二:國家央行所採取的措施對匯率也有著直接的影響,若央行採取的措施較為寬鬆,則匯率下跌,反之則上漲。央行行長以及其他官員所發表的言論是否寬鬆對匯率同樣造成很大的影響。
第三:全球經濟的增長狀況對匯率的波動也有影響,在所有的貨幣中,美元、日元和瑞郎屬於避險貨幣,加元、紐元、澳元、英鎊、歐元等屬於風險貨幣,當全球經濟向好時,風險貨幣將上漲,當經濟變差時,避險貨幣將受到市場青睞,進而上漲。
第四:商品價格的漲跌對於商品貨幣的匯率有著直接的影響,其中澳元、加元、紐元屬於商品貨幣,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時,商品貨幣將隨之上漲。

什麼是加權平均票面利率

指有抵押証券發行所用的一籃子按揭貸款的加權息率(WAC)。由於按揭証券所涵蓋的按揭貸款以不同的速度減低,現在的WAC將有別於當初的WAC,於加權的計算中,每個按揭貸款的本金餘額則是重要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