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補陰丸

處方來源:《準繩·傷寒》卷七。 【處方來源】《傷寒全生集》卷四。 【製備方法】煉蜜為丸。

基本信息

加味補陰丸-《準繩·傷寒》卷七。

藥物組成:黃柏(鹽酒拌炒)4兩,熟地黃2兩,知母(鹽酒拌炒)2兩,敗龜版(醋炙)2兩,虎脛骨1兩,鎖陽(醋炙)1兩,白芍藥(酒炒)1兩,當歸(酒浸)1兩,川牛膝(酒洗)1兩,杜仲(醋炙去絲)1兩,砂仁1兩。
處方來源:《準繩·傷寒》卷七。
方劑主治:病後陰虛,精血不足,四肢少力,心神不寧,夜夢遺精,或虛熱盜汗,飲食進少,不為肌肉,身體羸弱,面色青黃而無血色。
製備方法:上為末,煉蜜入豬脊髓5條,共搗和成,石臼內杵千餘下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淡鹽酒或鹽湯送下。
加 減:若冬月大寒,加乾薑(炮)5錢。

加味補陰丸-《傷寒全生集》卷四。

【藥物組成】熟地、生地、麥冬、五味、當歸、川芎、白朮、黃耆、黃柏、知母、白芍、山藥、砂仁、茯神。
【處方來源】《傷寒全生集》卷四。
【方劑主治】傷寒愈後,心血不足,陰虛發熱,四肢無力,倦怠,眼昏耳聾,神氣不寧,或夜夢遺精,或作寒熱盜汗,飲食無味,不生肌肉,身體羸瘦,面色青黃。
【製備方法】煉蜜為丸。
【用法用量】鹽湯送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