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復黴素小單孢菌

力復黴素小單孢菌在合成培養基上菌落直徑1.5― 2.0毫米,中心凹陷,邊緣不整齊。無氣絲。孢子成堆時黑色,球形至卵圓形,直徑約0.5微米,表面有不很顯著的疣。

外形特徵

合成培養基上菌落直徑1.5― 2.0毫米,中心凹陷,邊緣不整齊。無氣絲。孢子成堆時黑色,球形至卵圓形,直徑約0.5微米,表面有不很顯著的疣。

屬性

蔗糖硝酸鹽瓊脂:基絲好,栗棕色,有時檳榔棕色。孢子層黑色。可溶色素初無,後柞葉棕色轉落葉棕色。葡糖天冬素瓊脂:基絲好,桂皮淡棕色,後芒果棕色轉火岩棕色。孢子層黑灰色。無可溶色素。高氏合成1號瓊脂:基絲好,麂棕轉檳榔棕色、栗棕色。孢子層黑色。可溶色素初無,後柞葉棕色轉栗棕色。克氏合成1號瓊脂:基絲芒果棕色,後轉淡豆沙色、柞葉棕色。孢子層初不明顯後黑色。無可溶色素。甘油硝酸鹽瓊脂:不生長。馬鈴薯塊:基絲不豐茂,桔橙色。無孢子;加CaCO3桔橙色轉淺檳榔棕色。無孢子。無可溶色素。明膠液化快而強。牛奶凝固並腖化。澱粉水解。纖維素利用。硝酸鹽還原弱或無。生長適溫28―35℃;45℃以上不生長。利用葡萄糖、D=木糖、D=果糖、蔗糖、棉子糖、甘露醇以及半乳糖、乳糖、D-蜜二糖、纖維二糖;在菊糖、衛矛醇、D=山梨醇上生長可疑;不利用L-阿拉伯糖、肌醇。產生力復黴素S,抑制革蘭氏陽性細菌、分枝桿菌。

分類

細菌--放線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