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國小

力學國小,由著名愛國和平老人邵力子、傅學文夫婦共同創辦的。目前學校規模較大,大力普及科技教育,高度重視教科研工作,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著力打造現代化擁有鮮明特色的辦學特色,逐漸走上了合適自身發展的道路。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了“全國紅旗大隊”等稱號,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現有教職工近百名,其中市區學科帶頭人、優青有二十餘人。多年來,學校緊跟改革步伐,以學生為本,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特別是

近十年,學校大力普及科技教育,確立校本課程,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著力打造現代化教育平台,充分彰顯出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辦學理念,從而促使學校工作全面推進,並呈跳躍勢頭向前發展。而河西地區的明珠——力學國小鳳凰花園城分校的興建更成為學校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為學校的騰飛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了“全國紅旗大隊”“省實驗國小”“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省信息技術實驗學校”“省科技教育特色學校”“省優秀家長學校”“省巾幗建功示範崗”“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文明單位”“市青年文明號”“市教科研先進集體”“市教科研基地”“市百家校園”“市綠色學校”等稱號,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科研概況

為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教科研工作,視之為開創學校新局面和整體發展上台階的重大舉措,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在加強科學管理,最佳化內部結構,進行全方位綜合治理的同時,以“科研興校”為宗旨,明確提出了“向科研要質量、向課堂要效益”的改革課題,並相應地確定了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的工作總思路。

學校領導不僅親自參與教科研,而且還把其放在學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在五年規劃里專項列出。學校設教科室,精選工作負責、熱愛教科研並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師任教科室成員。在校長室的直接領導下,教科室對全校科研進行具體管理。為使管理規範化,教科室專門制定了規章制度,每學期都有計畫、總結,每月都召開工作例會。此外,還建立了較齊全的教科研檔案庫,實行微機管理,逐漸形成了學校教科研管理的網路。

九五期間,學校在專家指導下確立了學校主課題“力學國小素質教育的特色構建”,以及三個省級課題——“小學生學習態度的評定及與學習行為相關性的研究”“ 國小作文教學技術革新與作文教學最最佳化效果研究”“ 促進小學生讀寫能力協調發展的研究”;兩個市級課題“ 南京市中小學生禮儀規範訓練系列研究”“南京市中國小創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為使課題能切實開展,教科室充分發揮了先導服務功能:一方面細化科研規劃,強化過程管理:規範課題資料,與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簽定了課題研究協定,實施課題組長負責制,並落實課題研究的考核制度,除採取階段成果匯報等形式,平時還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形式檢查教科研工作的落實情況,並把此納入對教師的考核範圍。

另一方面,學校加大了教科研培訓的力度。在全員培訓的同時,學校成立教科研骨幹學習班,對骨幹教師進行重點培訓。

與此同時,學校還積極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如設立傅學文教科研獎勵基金,每年還舉行一次論文報告會,表彰獎勵科研有成果的教師,無課題者,不得評優評先。

得力的措施,大力的宣傳,使得學校的教科研氛圍非常濃厚,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熱情空前高漲。九五期間,學校參與科研多達79人次,占學校教師總數的79%,達到了省實驗國小的標準。主課題——市“九五”課題“力學國小素質教育的特色構建”、省“九五”課題“國小作文教學技術革新與國小作文最最佳化教學效果的研究”、“促進小學生讀寫能力協調發展的研究”不僅如期圓滿結題,並獲得了專家們的高度評價。

教育科研不僅使領導者不斷汲取了鮮活的思想,進一步強化教科研為教育決策服務的意識,最佳化教科研為改革實踐服務的意識,還極大地推動了教改向縱深發展,為十五科研出品牌奠定了夯實的基礎,並錘鍊出了一支教科研骨幹隊伍,特別是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青年教師,充分顯示了科研興校的巨大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