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章

劉顯章生於1914年內蒙古赤峰市老三道街,是赤峰地區民間武術大師。劉顯章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家中一貧如洗,他喜愛武術,拜北少林拳創始人孫玉堂為師學習少林拳術,他好學苦練,練得一身好功夫。然而他並不滿足,還繼續尋師學藝,到北京跟八卦掌,翻子、劈掛,地宮,太祖名師,學藝,由於劉顯章本來功底深厚,苦練年余,盡得各家精髓。為了經風雨見世面,廣識神州武林各派之精華,追本求源。劉顯章受師傅孫玉堂委派隻身徙步南訪少林,和當時少林寺方丈貞緒大和尚學習了少林點穴把這一少林絕技帶回到赤峰傳承至今。 在中國內蒙古武術界,特別是在內蒙古赤峰地區,活躍著一個習練北少林拳拳的群體。提起中國功夫,人們自然會想到世面上大行其道的少林派和武當派,以及傳說中的內家拳和外家拳。北少林拳則沒有那么大的名聲,少為世人所知曉。因為他是一門相對來說較為年輕的拳術,創立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歷了由初期雛形到發展成熟這樣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他屬於少林派。其始創者為中國近代拳術的改革家、實踐家,關外(孫小辮)著名功夫一代宗師,人稱“孫木匠”的孫玉堂先生。劉顯章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他喜愛武術,從小拜北少林拳創始人孫玉堂為師學習少林拳術,劉顯章是孫玉堂的大弟子自幼習武,終年參悟。無論酷暑嚴寒從沒有間斷過。上世紀20年代挾拳技和師父孫玉堂一起遊歷全國各地,訪名家、會高友,取長補短,在拳學上百尺竿頭又進一步。拳術學問高人一等。師徒倆對少林、太極、形意、八卦、翻子、劈掛,地宮,太祖等十餘門拳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實踐,終於在正宗少林拳基礎上,汲取了各拳術精華熔於一爐,檢精取純、總結歸一創造出了這門內外兼修手法纏綿腿法剛勁、貼靠近戰實作效果極佳的拳法。為師傅孫玉堂創立北少林拳立下了最大的貢獻。
北少林拳拳的基本功有:少林十式,少林譚腿,。拳術有:少林提手,少林掌拳,少林陰陽連環掌、燕靑拳,少林行式連拳,少林解拳。少林七式連拳少林路花拳等多個套路。器械有:少林連還槍,少林名勝單刀雙刀、達摩劍、等。與拳術相輔相成,所謂拳成兵器就是也。
北少林拳的基本特點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形神具備內外兼修
馬步功為本拳的入門必修課,又名騎馬式,也是各種站樁功之首勢。其作用是把人體在生活中所形成的非技擊素質即老拳譜上講的笨拙之力轉化為靈巧穩健反應迅速的技擊素質,即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那種動物自然本能之恢復。功成之後不僅身體健康狀況大大改善,而且在實戰格鬥中出拳踢腿紮實有力,腿上力量尤為常人所不及。矯健靈活,下盤穩固。北少林拳譜“天下無敵”即此。騎馬式還可以練出周身上下渾元一體的整勁。本拳歷來強調練用結合,主張神、意、氣、力、法的高度統一。目的和要求是“眼力到處威如猛獅,銳如鷹猿。進退如風,合戰如虎。”道理在“動亂法理是調氣運神,手眼身心步合成一氣。下部不固,手臂雖有功夫終不足以應大敵,總是手法動足進,天下無敵。”最終達到氣貫周身法合自然。
二、技擊強身二者並重
中國功夫的效用首先是兩個。一個是技擊方面管用;再一個就是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這也是檢驗和衡量每一位習武者練功夫方法的正確與否與練功夫水平高低的一個標準。
北少林拳的站樁功、騎馬式各種手法和各種腿等功法在使習練者氣血通行全身的基礎上,對腿、足部的鍛鍊效果尤為明顯。氣行於腿,通過對足部的刺激又使全身得到有益的調整,對腦力勞動者更加適合的有騎馬式氣功。再如達摩劍也適合於婦女和老年人練習。
作為一門以技擊訓練為主的拳術,北少林拳在練功時的心法意念是無人當有人。通過一系列功夫訓練出實作合戰時應有的精神狀態;套用時有人當無人。像古代的英雄那樣,面對強敵如入無人之境,就好像當年趙雲在長坂;關雲長臨白馬坡一般。勇猛無畏,隨機應變,巧妙而有效地使用各種打法。孫玉堂先生指出:動手不必見於形而必存於心。又說:手動足進打手打腳,見招破招,逢招打勢。其法如使樹去其葉,枝幹難存。在合戰之中以開張、緊湊,展翅、擁抱,綿長、旋轉,連隨單靠這四組矛盾統一起來的八形為外形;以合戰秘訣三十二字:起落開合、陰陽轉環、順逆直橫、接挫倒臥、推擠排移、靜揉搖晃、尋手擰扭、閃擺開合為根本用法;以兵法中的奇正變化思想為行動準則。正、反、側三面身法互變,上身緊湊,下身靈活。雙手常占中,兩肘常掩肋。腳心不落實,膝縱不定向。檔宜收、胯宜轉,兩眼留神看。務求手眼身心步合成一氣。
三、內力充足精神旺盛
練北少林拳日久功深,內氣充盈,骨骼堅實,精神健旺。還具有一定的抗擊能力。這並不需要平時去練排打功,也不是武林中傳聞的“鐵布衫”功夫。而完全是平日練功得法,內臟自然充實、周身上下充滿彈力所致。我受業恩師劉顯章老先生年近60旬時候作起拳來尚且英氣逼人。
內臟在人猶樹木之根,是吸收養分滋養全體的根本。本固枝榮,只要內臟強壯了肢體髮膚才得以繁榮。平時只練外力而不習內功者,肌肉愈發達,內臟愈薄弱。如鐵櫃裝玻璃,受到重擊後外表沒什麼事,裡面卻碎裂了。因此,強調內在的訓練實為中國功夫之神髓。孫玉堂先生曾告誡後人:拳術著名者無不以八式為本,八式乃八大式也,熟習即久自可受用無窮。其言簡意賅斷非苛求招式奇怪、套路繁瑣之輩所能領悟的。
四、擅自珍秘流傳面窄
由於本拳在應敵之中有神奇的效果,行拳走架的妙用每每出人意表。有一位著名武術家曾這樣評論道:“北少林拳是專治練家(練武人)的東西,”得到該拳法的人如獲至寶似有利器在身,不輕易在人前顯示,更不肯輕易傳人。大都在親屬之間傳遞,故此又稱“少林短打十八家”。全面掌握的,少之又少。直到新中國建立後,孫玉堂才開始在赤峰地區有所傳授,除了一直跟隨劉顯章又收了,張謙,張國才,王世倫,王世岩,劉永芳等弟子於門下,他們都是精挑細選的、認為“孺子可教”者。所以,得列門牆者都有一種幸運進而神秘的感覺。那個時候學這個拳的人就不多,現在就更少了。我擔心老前輩辛辛苦苦創造的好東西在我們手裡丟掉。武術大師王薌齋先生說過:“學術歸人類共有,理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我們每一位中國功夫傳人都應當具備這樣的胸襟。因此不揣淺陋、冒昧地講北少林拳拳所有內容陸續整理出來,全部、真實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以期傳承下去,造福人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