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毅

Ligan remain gian

個人信息

姓 名:劉金毅
性 別:男
職 稱:研究員

簡歷

1984年-1988年就讀於南京大學古生物及地層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分配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和副研究員。1998年考取碩博連讀研究生,師從邱占祥院士,從事第四紀食肉類化石系統分類及生物地層學等相關研究,2003年7月獲理學博士學位。歷年來參加了“南京中更新世直立人及其伴生生物和環境的研究”、“北京猿人的生活環境”和國家九五攀登專項“早期人類起源及其環境背景研究”等多項課題。

生平經歷

1988.7~1993.12,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哺乳動物研究室,任實習研究員。
1993.12~2000.12,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周口店國際古人類研究中心,任助理研究員。
2000.12~2001.3,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哺乳動物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員。
2001.3~至今,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哺乳動物研究室,任副研究員。
2008.7~至今,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標本館館長。

代表論著

1. 劉金毅,張翼,1992。河南確山後山裂隙堆積含有大量的上新世_早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中國岩溶
2. 劉金毅,1993。中國甘肅靈台上新世雷家河組的發掘-肉食類化石觀察的初步報告。Northern Hemisphere Geo-Bio Traverse
3. 劉金毅,1999,記北京妙峰山晚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兼論最後斑鬣狗的遷移與絕滅。《龍骨坡史前文化志》
4. 劉金毅,2001,中國鬣狗(Pachycrocuta sinensis)的研究綜述——與現生兩屬Hyaena和Crocuta的系統發育關係淺析。見:鄧濤,王元(主編),第八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5. 劉金毅,2002,南京湯山葫蘆洞的食肉類。見吳汝康、李星學和吳新智等主編:南京直立人,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02-111。
6. 劉金毅,2003,安徽繁昌人字洞的劍齒虎及其它食肉類化石的系統研究。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
7. 劉金毅,2004,貓科劍齒虎化石研究的現狀與回顧。見董為編:第九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8. 劉金毅,2004,安徽繁昌人字洞食肉類化石的組成及地質年代淺析。見董為編:第九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9. 劉金毅,2005。安徽繁昌人字洞的巨頦虎(Megantereon)化石。古脊椎動物學報
10. 劉金毅,鄭龍亭和徐欽琦等,2006,蕪湖金盆洞舊石器遺址的食肉類。人類學學報
11. 劉金毅,2006,安徽繁昌人字洞早更新世的鋸齒虎頭骨。第九屆全國第四紀學術大會論文摘要,南京
12. 劉金毅,房迎三,張鎮洪,2007,動物群分類記述-食肉目。見南京博物院和江蘇省考古研究所編:南京駝子洞早更新世哺乳動物群。北京,科學出版社
13. 劉金毅,邱占祥,2009,哺乳動物化石-食肉目。見金昌柱,劉金毅編:安徽繁昌人字洞-早期人類活動遺址。北京,科學出版社
14. 劉金毅,金昌柱和韓立剛等,2009年,人字洞遺址的發掘工作。見金昌柱,劉金毅編:安徽繁昌人字洞-早期人類活動遺址。北京,科學出版社
15. Huang WP, Zheng SH, Zong GF, Liu JY, 1993. Pliocene mammals from the Leijiahe Formation of Lingtai, Gansu, China – Preliminary report on field work in 1972 and 1992. Northern Hemisphere Geo-Bio Traverse
16. 徐欽琦,金昌柱,同號文,董為,劉金毅和蔡炳溪,1997。北京人時代的三次冰川旋迴。見童永生等編;演化的實證――紀念楊鍾鍵教授百年誕辰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17. Steve Weiner, Qinqi Xu, Paul Goldberg, Jinyi Liu, Ofer Bar-Yosef, 1998,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Fire at Zhoukoudian, China. Science, Vol
18. Dong Wei, Xu Qinqi, Jin Changzhu and Liu Jinyi,1999, The Quaternary herbivore faunas in North-east China, evolu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 徐欽琦,董為,劉金毅,1999,北京猿人的環境與文化。《第四紀研究》
20. 金昌柱,徐欽琦,董為,劉金毅,魏光飈,鄭龍亭,韓立剛,1999,安徽繁昌人字洞舊石器遺址。《史前考古學新進展——慶祝賈蘭坡院士九十華誕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徐欽琦等編,科學出版社
21. 董為, 徐欽琦, 金昌柱, 同號文, 劉金毅, 蔡炳溪,1999。繼承遺產,走向未來。《史前考古學新進展——慶祝賈蘭坡院士九十華誕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徐欽琦等編,科學出版社
22. 金昌柱,鄭龍亭,董為,劉金毅,徐欽琦等,2000,安徽繁昌更新世人字洞古人類活動遺址及其哺乳動物群,《人類學學報》
23. Weiner Steve, Coldberg Paul, Bar-Yosef Ofer, Xu Qinqi and Liu Jinyi,2000,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Fire at Zhoukoudian.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Sup. Vol
24. Noel T. Boaz, Russell L. Ciochon, Xu Qinqi and Liu Jinyi, 2000, Large Mammalian Carnivores as a Taphonomic Factor in the Bone Accumulation at Zhoukoudian.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Sup. Vol.
25. Jin Changzhu, Dong Wei,Liu Jinyi,et al.,2000,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arly Pleistocene Deposits and Mammalian Fauna from Fanchang,Anhui Province,China.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Sup. Vol
26. Dong Wei,Jin Changzhu,Xu Qinqi,Liu Jinyi et al.,2000,A Comparative Review on the Mammalian Faunas Associated with Homo erectus in China.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Sup. Vo
27. 同號文,劉金毅,韓立剛,2001,安徽繁昌早更新世貘類化石(奇蹄目,哺乳綱)。《科學通報》,
28. Paul Goldberg,Steve Weiner, Bar-Yosef Ofer , Qinqi Xu and Jinyi Liu, 2001, Site Formation Processes at Zhoukoudian, China. Jounal of Human Evolution
29. Tong Haowen,Liu Jinyi and Hang Ligang,2002,On fossil remains of Early Pleistocene tapir from Fanchang,Anhui.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0. Jin Changzhu, Zheng Longting, Dong Wei, Liu Jinyi, et. al., 2003, The Early Pleistocene Deposits and Mammalian Fauna from Renzidong, Fanchang, Anhui Province, China. In Yung-jo Lee eds, Palaeolithic Man’s Lives and Their Sites
31. 同號文,劉金毅,2004,更新世末期哺乳動物群中絕滅種的有關問題。見董為編:第九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32. 董為,劉金毅,M Jaeger,朱奇志,杜湘珂,2004,化石頭骨虛擬3D圖象的復原與矯正。見董為編:第九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33. 同號文,劉金毅,張雙全,2004,周口店田園洞大中型哺乳動物記述。人類學學報
34. 金昌柱,董為,高星,劉武,劉金毅等,2004,安徽蕪湖金盆洞舊石器地點2002年發掘報告。人類學學報
35. Noel T. Boaz, Russell L. Ciochon, Qinqi Xu, Jinyi Liu. Mapping and taphonomic analysis of the Homo erectus loci at Locality 1 Zhoukoudian, China.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36. 同號文,劉金毅,2006,狗年話犬。化石
37. 同號文,尚紅,張雙全,劉金毅等,2006,周口店田園洞古人類化石點地層學研究及與山頂洞的對比。人類學學報
38. 董為,候新文,房迎三,劉金毅,朱奇志,2006,南京湯山早更新世獵豹頭骨CT掃描數據的三維重建。自然科學進展
39. 董為,劉金毅,房迎三,2006,化石腦內膜的虛擬3D重建與比較解剖。見董為編:第十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
40. Dong W, Hou XW, Liu JY, et al., 2007. 3D virtu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Pleistocene cheetah skull from the Tangshan,Nanjing, China.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41. Jin CZ, Ciochon RL, Dong W, Hunt RM, Liu JY et al., 2007. The first skull of the earliest giant panda. PNAS
42. 曾志傑,金昌柱,劉金毅等,2008,安徽淮南晚新生代鬣狗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學報
43. 邱占祥,史勤勤,劉金毅,2008,Machairodus horribilis Schlosser, 1903頭骨材料記述。古脊椎動物學報
44. 金昌柱,劉金毅主編,2009. 安徽繁昌人字洞——早期人類活動遺址. 國家“九五”攀登專項“早期人類起源及環境背景的研究”系列專著之四. 北京:科學出版社
45. 徐欽琦, 金昌柱, 鄭龍亭, 劉武, 董為, 劉金毅, 孫承凱, 呂錦燕,2009。 關於金盆洞遺址的古地理古氣候古生態問題。《人類學學報》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項目

2008-2009年:國家資源平台項目:“岩礦和化石標本標準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試點”北古所子項目。
2008-2009年:中國科學院生物局“戰略生物資源技術支撐體系”專項:古脊椎動物、古人類及石器標本共享資料庫。
2010-2012年: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更新世斑鬣狗的骨骼形態與系統分類、演化研究”。

參加項目

2007-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重點項目:“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古人類起源與演化”廣西子課題。
2004-2007年:中國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淮地區晚新生代洞、裂隙堆積哺乳動物群序列研究。
1998-2002年:國家“九五”攀登專項:“早起人類起源及環境背景的研究”安徽子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