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定[宋代女將]

劉金定[宋代女將]

劉金定(941年―1010年),又叫劉金錠,北宋名將,蒙城小澗鎮劉莊人,高瓊之妻,被宋太祖封為巾幗英雄,多見於傳統戲劇之中。 周顯德四年(957年),隨高瓊攻打南唐壽州,共解壽州之圍,陳橋兵變(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 劉金定因戰功顯赫被宋太祖封為兵馬大元帥。雍熙三年(986年),太宗正籌劃北伐,召高瓊回京,劉金定同往。 淳化四年(993年),又北上抗遼,鎮導雁門、寧武、偏頭三關,屢立戰功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劉金定去世,被後人追封為巾幗英雄享年69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少年有志

乾祐三年(950年),劉金定所在蒙城雙鎖山一帶常常遭到官軍盜匪的侵略,社會會動盪,人心不安,為保護村民劉金定棄文習武,師從鄭道士。

周顯德元年(954年)劉金定習武學成之後,其姐妹的本庄姐陳香梅、於秀蘭和黃金蟬等人拜師於劉金定,在雙鎖山操練,帶領附近青年除暴安良,保家護鄉。

周顯德四年(957年),趙匡胤統一了北方,天下歸順,唯南唐李煜盤踞江南,採取獻城詐降之策,困趙匡胤於壽州,情況危急。 青年將軍高瓊奉命自壽州(今安徽壽縣)去京師汴京(今河南開封市)搬取援軍,途經雙鎖山,砸碎了劉金定設立的招夫牌,與劉金定交戰,大戰數十回合,才分出勝負,高瓊為劉金定武藝超群所感。彼此互贈金鐧銀鈴訂終身,後兩人結為恩愛夫妻。

解圍壽州

周顯德四年(957年),高瓊率先復命,攻打壽州不料被南塘將軍余洪射傷,生死未卜,劉金定率雙鎖山義軍前來解救。在馮一峰道長的幫助下裡應外合,智取南唐重鎮壽唐關,兵臨壽州城下。

周顯德五年(958年),劉金定連續殺退北東南三門之敵,進入城中解救高瓊,並火燒余洪、苗廣道,奪下壽州城。

陳橋兵變(960年)後趙匡胤建立北宋, 劉金定因戰功顯赫被宋太祖封為兵馬大元帥,後隨夫征戰南塘,共同協助宋太祖一統北宋。

北上抗遼

開寶九年(976年),趙光義即位,劉金定夫高瓊升任御龍直指揮使。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發生了盧多遜私通秦王趙廷美之事,高瓊因巡查京城而受牽連,被降職外出任許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劉金定隨夫前往許州。

雍熙三年(986年),太宗正籌劃北伐,召高瓊回京,劉金定同往。

淳化四年(993年),劉金定隨高瓊北上抗遼,鎮導雁門、寧武、偏頭三關。

端拱二年(989年),劉金定隨高瓊被召還京師。按舊例,廉察(一般指觀察使)以上的官員入朝,才有茶藥賞賜,但太宗卻特例賞賜他們。

鹹平三年(1000年),真宗抵達大名府,派楊允恭馳往邊關,令高瓊率所部出土門,與石保吉在鎮、定二州會合,分屯冀州、邢州。此時,傅潛怯戰潰退,遼兵長驅直下。真宗急詔高瓊代傅潛為帥,遼朝鏇即撤兵,高瓊復還本職。轉運使上報高瓊的功績,真宗下詔褒獎。

鬱鬱而終

景德二年(1004年),宋真宗御駕親征,高俅隨從並指揮作戰, 劉金定負責兵馬糧草的保障。

景德三年(1006年),高瓊在汴京建寧里的家中病逝, 劉金定因傷心過度,加上年事已高,從此臥床不起。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劉金定去世,被後人追封為巾幗英雄享年69歲。

人物成就

劉金定自幼在小澗靈山道觀學文習武,學成下山後,建立義軍,並被推選為首領,帶領附近青年除暴安良。周顯德四年(957年)大敗南唐軍遂解宋軍之圍,與高瓊協同宋太祖一統北宋。趙匡胤封劉金定為御妹及兵馬大元帥,後被追封為巾幗英雄。北宋建立後,劉金定隨夫北上抗遼,助丈夫鎮守雁門、寧武、偏頭三關等重地,為保衛邊疆再立戰功。

家庭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子輩長子高繼勛字紹先,官至建雄軍節度使,死後贈太尉、太師,追封康王,諡號穆武。
次子高繼忠官至四方館使、榮州團練使。
三子高繼和官至崇儀副使。
四子高繼倫官至西頭供奉官。
五子高繼密官至內殿承制、合門祇候。
六子高繼宣官至眉州防禦使。
七子高繼隆官至引進使、陵州團練使。
八子高繼元官至東上合門使、嘉州刺史。
九子高繼荀官至右侍禁。
十子高繼芳官至供備庫使、忠州刺史。
十一子高繼顒官至左侍禁。
十二子高繼豐官至供備庫使、昌州刺史。
十三子高繼敏官至內殿承制。
十四子高繼昌官至西頭供奉官。
註:據《高衛王瓊決冊定難顯忠基慶之碑》的不完全統計,高瓊還有女兒十二人、孫六十三人、曾孫一百四十五人、四世孫七十一人、來孫(五世孫)十三人。

人物評價

總體評價

劉金定 劉金定

巾幗英雄,高瓊之妻。她自幼習武,通經史,曉兵法,有膽有識,貌美藝精。五代戰亂中,她十七歲時受鄉民擁戴,在雙鎖山豎旗立寨,保護家鄉,屢敗騷擾兵匪,威震渦、淮,使百里鄉民免受兵匪之禍,得以安居樂業。

史料記載

《蒙城縣誌》:狼峰有幸,歷經千載迎金定;渦水無憾,奔流萬世頌英雄。

後世紀念

墓址

劉金定[宋代女將] 劉金定[宋代女將]

劉金定去世後歸葬故里雙鎖山西南麓。 雙鎖山南西側有高瓊、劉金定合葬墓。原墓冢高大,磚石修建,碑石林立,青松繞墓。因遭戰火,僅存一土丘,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軼事典故

比武招親

劉金定自幼於小澗靈山道觀中學文習武,學成下山,帶領附近青年除暴安良,保家護鄉。周顯得四年(公元957年),青年將軍高瓊(字君保,蒙城小澗鎮高莊人)奉命自壽州(今安徽壽縣)去京師汴京(今河南開封)搬取援軍,途經雙鎖山,與劉金定交戰,為劉金定品格高尚和超群武藝所感動。經過了解,互相愛慕,兩人結為恩愛夫妻。

藝術形象

戲劇作品中的劉金定 戲劇作品中的劉金定
戲劇《殺四門》,《火燒余洪》,《劉金定灌藥》,《陰魂陣》,《觀星》,《劉金定歸天》,《墓中產子》,《劉金定斬四門之“壽州救駕”》
評書《劉金定三下南唐》,《趙匡胤演義》
電視劇劇本《劉金定傳奇》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