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生[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劉明生[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劉明生[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明生,男,1958年7月18日生。江西省萬安縣楓林鄉莊上村(現為梘頭鎮蕉源村)人,現住萬安縣城。中共黨員,大專文化。

1975年畢業於萬安中學,1977年7月任楓林鄉莊上村國小民辦教師,1978年9月改任莊上村赤腳醫生。1979年10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任莊上村團支部書記,1989年參加全國高等教育新聞專業自學考試,於1994年畢業。1990年調楓林鄉人民政府任司法調解員,1991年任楓林鄉企業辦主任兼會計、統計,1993年1月辭職從事個體商業。2004年6月從事《萬安人物》的編纂工作。

基本信息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基本簡介

劉明生,男,漢族,1960年10月生,江蘇省揚中人,1983年7月入黨,1978年3月參加工作,河北工業大學電機與電器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教授,河北省省管專家。

個人簡歷

博士、二級教授、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5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中國鐵道學會裝備學科帶頭人(2004年);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2007年)、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04年)、河北省教學名師(2010年)、河北省職工創新能手(2004年)、河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2004年);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優秀教育工作者(1989年)、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先進科技工作者(1995年)。
系北京郵電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工程大學兼職研究生導師、臨沂大學和邯鄲學院兼職教授。河北省人民政府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專家組成員、河北省文化共享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工產品可靠性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鐵道學會高級會員;河北省人工智慧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河北省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河北省CAD研究會副理事長。
長期以來,圍繞著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物聯網、科技條件平台、信息技術教育套用等領域和重大信息工程項目中的關鍵技術,開展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管理與套用等方面的研究、教學和科普工作。在教學和教育科學研究方面,是國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特色專業負責人、河北省電子信息工程創新高地負責人和多門河北省精品課程的負責人;主持10餘項教育部、鐵道部和河北省教育科學項目,研究成果獲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2004年)、二等獎2項(2000年、2003年);在自然科學研究方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公安部科技創新項目、鐵道部自然科學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支撐項目、河北省科技平台項目、河北省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邯鄲市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等30餘項以及橫向科研項目10餘項,研發總經費超過1000萬元,研究成果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2003年,2007年)、二等獎2項(2001年,2005年)、公安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2008年)。多項主研項目獲省部級政府科技進步獎和教學成果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Journal of Computer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計算機工程》、《教育研究》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教科研論文137篇,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67篇次。出版著作1部、教材7部。

研究領域

網路與信息安全、計算機網路技術及其套用.

科研項目

主持 分散式IC卡管理系統及其套用,2003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1);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管理系統,2001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1);
鐵路隧道工程竣工圖計算機輔助繪圖,1999年獲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主研,3);
秦嶺隧道全斷面岩石掘進機掘進技術研究,2002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研,9);
鐵路線路搶修設計專家系統,1998年年獲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主研,2)
《信息技術基礎》立體化教材建設與研究,2004年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1)
基於Web的遠程教學系統的研究與設計,2003年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1);
非計算機類專業學生計算機套用能力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研究,2000年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1);
工程製圖與機械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2003年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3);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的研究與實踐,2000年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3);
基礎課製圖類CAI系列課件的研究與開發,2000年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3)。
河北省科技成果網路信息管理系統,河北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研究經費70萬元,主持人;
智慧卡系統安全套用的技術研究及實現,河北省自然基金項目,研究經費10萬元,主持人;
IC卡系統的安全性研究與實現,公安部,研究經費4萬元,主持人;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推廣,河北省科技廳,研究經費10萬元,主持人;
機房信息管理系統,河北省教育廳項目,研究經費2萬元,主持人;
基於Web的套用系統統一安全認證模式研究,院青年基金重點資助項目,主研人;
基於Internet的遠程教學支撐平台的設計與實現,河北省重點項目,主持人; 建立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探討與實踐,學院重點資助教改項目,主持人。

論文及著作

基於遺傳算法的數字地圖誤差校正方法研究,工程圖學報,2000年(第1作者);
一種基於DES算法的軟體註冊技術研究,計算機工程,2000年(第1作者);
基於Internet的電子商務信息安全模型,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 2000 Vol13 No.3,(第1作者);
一種基於Web的醫療保險信息安全發布方案設計,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1.3(第1作者);
基於遺傳算法的數字地圖誤差校正方法研究,工程圖學報,2000年(第1作者);
一種基於DES算法的軟體註冊技術研究,計算機工程,2000年(第1作者);
基於Internet的電子商務信息安全模型,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 2000 Vol13 No.3,(第1作者);
一種基於Web的醫療保險信息安全發布方案設計,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1.3(第1作者);
信息技術基礎,河北大學學出版社,2002.7,主編; 信息技術基礎實驗指導與習題,河北大學學出版社,2002.7,主編;
信息技術基礎,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1.06,參編; 計算機文化基礎,河北大學出版社,1998.08,參編。
信息技術基礎實驗指導與習題,河北大學學出版社,2002.7,主編; 信息技術基礎,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1.06,參編;
計算機文化基礎,河北大學出版社,1998.08,參編。

獲得榮譽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有4篇論文被EI、ISTP收錄,出版專著及教材4部; 主持和主研教學(科學)研究課題25項,其中17項獲獎,主持的科研項目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主持的教研項目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學術團體

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鐵道學會高級會員、學科帶頭人,河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兼任河北省電子政務建設專家領導小組成員,石家莊市電子政務建設專家顧問組成員,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理事、河北省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 河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等學術職務。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教育背景

1. 1992年,美國德克薩斯州A&M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 博士學位
2. 1984年,哈爾濱建工學院 市政環境工程學院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碩士學位
3. 1981年,哈爾濱建工學院 市政環境工程學院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1. 2004~至今: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建築工程學,能源系統實驗室主任,教授
2. 1999~2007: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能源系統實驗室主任,建築工程學,副教授
3. 1999~2007:哈爾濱工業大學,客座教授和研究生院研究員
4. 1997~1999:德克薩斯州工程試驗站能源系統實驗室,副研究工程師/助理工程師
5.1994~1997:德克薩斯州工程試驗站能源系統實驗室,副研究工程師/助理工程師
6. 1992~1994:德克薩斯州工程試驗站能源系統實驗室,研究科學家助理
7. 1989~1992:德克薩斯州工程試驗站能源系統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8. 1988~1989:加利福尼亞大學勞倫斯伯克力國家實驗室研究專家
9. 1985~1988:哈爾濱建工學院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助理教授(中國講師)
10.1984~1985:哈爾濱建工學院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講師

學術兼職

1. 1999~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 建築熱能系 客座教授
2. 節能和太陽能建築,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
a. 2000.06~2003.03:委員
b. 2003.04~2005.04:主任委員
3. 建築工程協會
a. 2003.10~至今:建築工程雜誌 編委會成員
b. 2003, 論文集聯合主編
c. 2000~至今:連續運行部門主席
d.2003年和2005年建築工程協會會議籌劃指導委員會成員 (2001.06~2003.09:積極組織和參加建築工程第一屆年度會議並對會議摘要收集作出重大貢獻。)
4. 美國暖通空調工程師協會
a. 表決權的會員, TC 7.6系統能源利用
b. 表決權的會員, TC 4.11智慧型建築系統
5. 北京建築和市政工程協會 HVAC實驗室發展 顧問委員會成員

學科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研究方向

1. 通過監視控制系統研究系統線性化理論;基於機械的、電學的、電子器件的系統特性和環境要求的系統特性研究。
2. 發展經濟合作組織247技術(ECO247)
3. 發展智慧型的暖通空調系統和電廠系統

論著成果

1. 開發在自然條件下多個非控制參數的大對象的線性熱性能和特性的測量和識別。特別是在特有頻率範圍內輸入信號的設計和實施。數字濾波器創建“整齊和可靠的”一對一動態輸入和輸出的信息。 ARMA方法用於標識動態和穩態特性。這種理論和方法為大型複雜系統的性能鑑定提供可靠,準確及符合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2. 開發比例和積分控制迴路的最優控制目標的自動辨識/執行。控制性能的特點是高頻能量的比率。控制收益最佳化基於高頻信號能量的比例與總信號能量。這使得比例和積分控制環路為非線性系統控制提供性能優良控制方法。這種理論和方法為所有複雜的機械、電氣和控制系統提供可靠的、精確的、唯一的解決辦法。
3. 連續調試(CC)技術的主要創始人。連續調試技術通過最佳化控制系統的暖通空調和能源消耗平均降低建築能耗23%。其套用指導已經被制定成聯邦能源管理計畫。這項技術已通過德克薩斯州A&M 大學授權和轉移到私營公司和研究機構。
4. CCLEP技術創始人。CCLEP技術集成了在改造階段最優控制和運行。該項技術增加了30%的能源,減少了20%的資本成本。
5. ECO247創始人。該ECO247技術通過集成創新技術在設計、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平均降低建築和設施的能源為35%。該技術和工藝也被用於電廠系統,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廠。這項服務商標由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完成。
6. 為工程教育開發/實施了“活的工程”的概念。把一個工程項目作為一個有生命力的東西融入設計階段操作和維護,設計該系統的使用壽命。這導致新的設計規則,並解決了一些經典設計缺陷,使得建築工程項目的任務說明的發生變化。

山西省交城國稅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個人簡歷

劉明生,男,1966年5月出生,1985年3月參加工作,199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本科學歷,現任山西省交城國稅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1985年3月至1993年4月,任山西省交城稅務局西營所;
1993年5月至1994年6月,任山西省交城稅務局城關所;
1994年7月至1994年12月,任山西省交城國稅局義望所;
1995年1月至1997年2月,任山西省交城國稅局監審股;
1997年3月至2002年9月,任山西省交城國稅局義望所;
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任山西省交城國稅局辦公室;
2005年10月至2010年8月,任山西省交城縣國稅局稽查局;
2010年8至今,任山西省交城縣國稅局紀檢組長。

主管工作

監察室、辦公室、夏家營稅務分局。

海南醫學院教授

劉明生,男,教授,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課題首席專家,海南省引進優秀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員,海南省政協第四和第五屆委員,民盟海南省委常委。1979-1999年11月在瀋陽藥科大學學習和工作 ;1999年12月來瓊工作,主持創建海南省首家藥學專業和熱帶藥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現任海南醫學院藥學院和海南省熱帶藥用植物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學術兼職為全國高等藥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藥學會中藥天然藥專委會委員、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天然藥物化學》編委、國家自然基金通訊評審專家、省藥學會副理事長、海南省南藥黎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和海口市黎族醫藥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等。
主持和參加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2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和省市重點項目2項及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獲得海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和教育廳科技進步獎一項;申請、公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自參加工作以來,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60餘篇;主編黎族醫藥第一本正式出版物《黎藥學概論》由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行,並作為學校特色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參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天然藥物化學》等5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