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學[先進模範]

劉文學[先進模範]

劉文學,中國少年先鋒隊模範隊員。四川合川人。平時認真學習,熱愛過去,關心集體。1959年11月18日夜,發現壞人俞盜生產隊的海椒,為維護集體利益,與之展開搏鬥,終因年幼力小遭到殺害。

基本信息

劉文學

少年英雄劉文學少年英雄劉文學

“渠江水長又長,一個紅星閃閃亮,少年英雄劉文學……”這首曾經被傳唱的歌謠說的就是新中國第一個少年英雄劉文學。

劉文學(1945-1959年),1945年2月出生於四川省合川縣(現合川屬重慶市)渠嘉鄉雙江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受地主老財欺壓,直到解放,他們全家才過上好生活。 1952年9月劉文學入雙江村國小(1964年改為雙江村完小)學習,1957年秋,光榮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59年11月18日晚,為維護集體利益,年僅14歲的劉文學被害。

1959年11月18日晚,劉文學幫助隊里幹活回來,發現地主王榮學偷摘集體的海椒,他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阻止。王榮學的收買和威脅,絲毫沒有動搖劉文學保護集體利益的決心。劉文學不顧個人安危,與壞人展開了搏鬥,終因年幼力薄,被王活活掐死,犧牲時年僅14歲。

劉文學犧牲後,合川體育場舉行了萬人參加的追悼會,共青團合川縣委員會追認劉文學為“模範少先隊員”;1960年初共青團江津地委追認劉文學為“模範少先隊員”,中共江津地委和行署並決定撥專款修建劉文學墓園。劉文學的事跡和名字,傳遍中國大江南北。當年全國少兒開展了“學習劉文學,做黨的好孩子”的活動。 1982年4月,1983年10月,合川縣人民政府、國家民政部先後批准劉文學為烈士

現在的青少年大多不知劉文學其人。

紅色少年

1959年11月18日晚,合川縣(現重慶市合川區)雲門區(現為雲門鎮)雙江村雙江國小四年級年僅14歲的劉文學,為維護集體財產,被地主分子王榮學殺害了。很快,劉文學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

進入新世紀,這位紅色少年的英勇事跡漸漸被冰侵風蝕,更有好事者考證:劉文學當時也是去偷海椒,劉文學是出名的調皮大王……各種版本紛至沓來,竟不怕長眠地下的亡魂突然打個冷戰?

為此,我們要重講一遍劉文學的故事———

“渠江水呀彎又長,有顆紅星放光芒。少年英雄劉文學,你是我們的好榜樣……”前日,提到劉文學,家住重慶龍湖的一位長者立即就唱起了這首旋律優美的兒歌。他說,對於劉文學這位少年英雄誰不敬仰?他一直就是我們這代人學習的榜樣,我們也是唱著這首歌長大的。

在雲門區雙江村(劉文學的家鄉),55歲的村支書李天益老人也當即放開嗓子唱了起來,“這首歌是當時專門歌頌劉文學的,我們許多人都會唱。”旁邊村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合唱:“劉文學呀劉文學,你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要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他們站在劉文學家老屋前集體合唱,略為沉重的神情透出掩飾不住的淡淡哀傷。他是為了一堆海椒被地主勒死了的啊!老鄰居鄭開英憤憤地說,王雲學太壞了!劉文學成了英雄,我們作為同村人,都為他感到自豪。

村民們滿懷深情地回顧了劉文學當年的歷史片段。

劉文學的爸爸死得早,媽媽對他非常嚴厲。從小有良好家教的劉文學經常幫鄰居做事情,挑水、餵牛、撿柴,樣樣都做。劉文學的老鄰居黃婆婆對這個蓄著“一片瓦”式的髮型,跑跳時頭髮在額前一搭一搭的小同學印象非常深刻,她是看著文學長大的,黃婆婆回憶說,劉文學在班上的成績很優秀,當時全校只有3個人加入了少先隊,其中就有劉文學,他真的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李天益老人是劉文學的國小同班同學,比劉小4歲。回憶起劉文學的那場厄運,他仍記憶猶新:1959年11月16日是星期六,所有同學都在雙江村9社的白菜地里抓蟲子。活兒做完了,劉文學就“噌噌噌”地爬到樹上逮了兩個小斑鳩。我是從城裡搬到農村的,所以見著鳥兒稀奇,打算買下來,問他要多少錢,他就開始“一、二、三……”點起了抓蟲子的同學人數,結果剛好50個,於是他對我說:“就5角錢吧,正好買50個1分錢的海椒糖,一人一個。”因為當時我手頭沒有錢,就第二天回城找爸爸要了5角錢,準備星期一上學時買糖發給大家。哪曉得那天帶著錢回到學校去找劉文學,看到不少同學都很傷心,一打聽,他們說劉文學死了。我當時嚇了一跳,根本不敢相信,心想頭兩天他還活蹦亂跳的,怎么說死就死了呢?

劉文學遇害的第二天,地主王雲學被捕,他向公安局交代了事情發生的經過。

那時正是“大躍進”時期,學生們都要參加集體勞動。11月18日那晚12點鐘左右,劉文學在地里幹完農活回家,剛剛走到一塊海椒地,發現地里有一個黑影在晃動,當即上前看個究竟,原來是地主王雲學在偷海椒。當時的海椒要賣4角錢一斤,王雲學恰是收糞工,他打算進城收糞時,把海椒帶到城裡去賣。那時王雲學已經偷了半背篼海椒,正準備離開,沒想到被劉文學逮個現行。

劉文學望著王雲學跟前的半背篼海椒,立即拉住王雲學嚷著要向生產隊長報告。王雲學從身上掏出一元錢遞給劉文學,“小兄弟,這一塊錢給你,你就放我一馬嘛。”劉文學不肯。王雲學騙他說,又不是我一個人在偷,那邊還有人在偷桔子呢。劉文學一聽,這還了得,馬上拉著王雲學向更黑暗處走去。

當他們走進一塊紅苕地里,劉文學這才發現原來王雲學在耍詭計。奸計被識破的王雲學頓時起了歹心,要置劉文學於死地,只是劉文學的力氣夠大,兩人就打了起來,連紅苕藤都被踩爛了整整六排。劉文學畢竟只有14歲,哪裡是40多歲的王雲學的對手,最後被他用背篼繩子勒死了。

王雲學把劉文學勒死後馬上跑回收糞船,船長見王雲學蹲在地上卷葉子煙,向他喊道:“王雲學,恁個晚了,還蹲在那裡幹啥子?”船長哪裡知道,此時的王雲學正計畫著,如何製造一個假象躲過這事。菸捲抽完後,王雲學直奔紅苕地,扛起劉文學的屍體扔進附近一個淺淺的堰塘,製造劉溺水身亡的假象。

劉文學一夜沒有回家,鄰居們四處尋找,終於在堰塘里發現了他的屍體。縣公安局得知後,馬上派人到雙江村調查。那個時候穿鞋的人少,幾乎人人都打著赤腳,而紅苕地里到處是腳印。所以公安人員立即在村里召開社員大會,要求每個人都到地里去對腳印。

王雲學被嚇得魂飛魄散,在大家還沒有對腳印之前,他主動到公安局自首了。10天后,王雲學在合川體育館被槍斃了。

那天,劉文學的媽媽余太珍驚聞噩耗後,當即暈倒在地。今天,90高齡的老媽媽(人們都親切地稱她劉媽媽)憶起兒子時仍撕心裂肺。她說:“那晚出事之前,我在家就告訴他說:‘劉文學,現在大家都在為集體勞動,你也要堅持原則,積極勞動啊!’他答應後就到地里去了,我隨後也到附近修建鳳鳴水庫,回到家時已經是深夜了,仍沒見他回家,著急得不得了,哭著和鄰居到處找,最後在一個堰塘里找到了他的屍體。”劉媽媽說著說著,聲音再次哽咽,“王雲學這個壞蛋一貫喜歡偷盜,那晚還把我兒的臉抓得稀爛,威脅說如果我兒要帶他去見生產隊長,就要整死我兒。我兒不怕他,說要保護公共財產,堅持要拉他去,結果他就真的狠下心來,把我兒用背篼索索勒死了。”

事情已經過去45年,劉媽媽仍深深地懷念著她的兒子。“我現在最想的就是我的兒,如果他還在的話,都差不多60歲了。”劉媽媽渾濁的眼睛裡頓時包滿了淚水,“我雖然失去了兒子,但我感到驕傲,因為他是為保護集體財產而犧牲的。”

1960年,由合川縣出錢,渠嘉公社農民出工修建了劉文學墓園。當時的團中央書記胡耀邦親筆題寫了“劉文學之墓”的碑文。

在這塊肅穆的英雄墓前,每年的11月18日,都有不少小學生來掃墓。特別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來掃墓的學生數以萬計,密密麻麻的,整個墓園根本擠不下。到了九十年代,人相對少些了。現在每年祭奠,雙江國小的人員依然全部到齊,別的國小也要派代表前來掃墓。

當有人提到劉文學的種種“不好”時,李天益老人義憤填膺:“這純粹是無稽之談!小孩子頑皮是很正常的事,劉文學這么優秀的一個人,怎么可能去乾那種危害集體利益的事偷生產隊的海椒呢?事實就是事實,我不會因為自己是他的同學,不會因為自己是黨的幹部,就幫他說好話!”再問,如果當時偷海椒的不是地主分子,而是貧下中農,那劉文學會不會去抓呢?李說,他肯定照抓不誤。在那個講階級講政治的年代,集體利益勝過一切,不管是誰,只要做了損害集體利益的事,劉文學絕不手軟。

“你覺得劉文學值不值得後人去懷念歌頌呢?”李支書想都沒想就說:“那肯定是值得的噻,雖然只是半背篼海椒,但他是為了集體財產而犧牲的,啷個說也值得大家學習。說這些流言蜚語就不怕我們這些還活著的老同志心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