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佐斌

接收偽政權1945年9月中旬,劉佐斌和吉鄭興率領20幾名關內幹部只帶兩隻小手槍,到達偽喀喇沁右旗所在地——平莊,接收偽政權。 1946年3月,國民黨軍隊從建平撤出,縣機關又回到建平縣城。 1949年3月,劉佐斌調離建平縣。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加入共產黨

194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至1945年8月先後任豐玉遵聯合縣區民政助理、區長、縣民政科長;1945年8月被派往東北。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中共冀東區委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立即組織一批幹部挺進東北接收偽政權。時任豐玉遵聯合縣民政科長的劉佐斌和中共豐灤遷聯合縣委組織部部長吉鄭興同時被派往中共熱中地委所屬的建平縣(日偽時期改為喀喇沁右旗),分別任縣長和中共建平縣委副書記。

接收偽政權

1945年9月中旬,劉佐斌和吉鄭興率領20幾名關內幹部只帶兩隻小手槍,到達偽喀喇沁右旗所在地——平莊,接收偽政權。當時一些漢奸走狗在平莊城內外貼滿了大標語,說什麼“蔣委員長抗戰八年”,“歡迎蔣委員長派員來接收”……偽旗長烏勒巴圖說他們自己已經早把旗政府改稱為建平縣了,掛了縣政府大牌子,用不著別人接收。王逸倫和前蘇軍軍官來到平莊。在他們的支持下,劉佐斌把全體偽職、軍、警人員集合在一起,向他們宣講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偉大功績,共產黨接收政權是理所當然的道理,講了當前形勢和共產黨的寬大政策,命令他們繳械投降。結果,順利接收了偽政權,建立了建平縣人民政府,設立了9個區。劉佐斌和吉鄭興將從關內帶來的幹部分別派到9個區去工作,不久區級地方政權相繼建立起來。
接收了偽政權,劉佐斌又負責建立地方武裝工作。原旗公署特務、警察大隊共300多人,其中有100多名是騎兵,而且武器彈藥相當充足。對這些人,劉佐斌一是給他們講當前的形勢和共產黨的寬大政策,教育他們改惡從善站到人民的一邊來,並鎮壓了特務警察隊隊長徐亞東、警察討伐隊隊長武興漢等一心與人民為敵,圖謀叛亂的特警人員。二是把偽特務、警察大隊改編為縣大隊,並委任原特務隊長、警察署長為縣大隊的隊長、副隊長。三是把他們調離縣政府所在地平莊,派他們下去剿匪。這樣就穩定了局勢,安定了民心。不久,又在中共熱中地委的幫助下組建了縣支隊,在全縣範圍內展開了剿匪反霸、建立鞏固區村政權和建立區級地方武裝等項工作。

駁斥與指責

1946年初,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發起進攻,侵占了建平縣城,縣機關和部分區幹部轉移到農村去打游擊。1946年3月,國民黨軍隊從建平撤出,縣機關又回到建平縣城。當時國共雙方已簽訂停戰協定,駐在赤峰的停戰監督小組聞訊前來建平檢查,指責共方違反停戰協定。劉佐斌當即義正詞嚴地駁斥他們:“我們是地方政權,雖然有支隊一個連駐在城內,但這是我帶的地方武裝,其職能是保護我們的安全和維護這裡的治安,並無什麼正規部隊進駐!”美蔣代表理屈詞窮,灰溜溜地離開了建平。在此之後較平靜的四五個月里,劉佐斌參與和領導了在全縣貫徹中央“五四”指示的運動,進行了平分土地的工作,為下一步土地改革打下了基礎。

帶領與發展

1946年8、9月間,國民黨軍大舉向解放區進犯,直到1947年6月建平全境解放,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裡,縣委、縣政府領導全縣人民堅持與國民黨軍展開武裝鬥爭。配合正規部隊遏制了敵軍的戰略進攻,殲滅了若干地主武裝和20多股土匪。斃傷俘敵1300多人,繳獲一批軍用物資。在拉鋸式的爭奪戰中,全縣區村政權始終沒有癱瘓,有力地支援了戰爭。
1947年6月,建平縣全境獲得解放,在縣委的領導下,劉佐斌參與和領導了重建建平的各項重大活動,當年10月開始全面土地改革運動,到第二年3月基本結束。
1948年,帶領全縣人民開展生產救災、戰勝災荒,消滅殘餘土匪和戒菸運動;並動員大批人力、物力支援遼瀋戰役,使黨領導下的人民政權逐步穩定,社會秩序也逐步好轉,為恢復國民經濟和各項建設奠定了基礎。
1949年3月,劉佐斌調離建平縣。

於北京逝世

劉佐斌因病於2006年8月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8歲。遺體已於2006年8月4日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主要成就

原北京市建工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離休幹部。
歷任赤峰縣縣長,熱河省公路局副局長、交通廳副廳長、建工局局長;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廳副廳長;國家建工部機械局副局長;北京市建工局副局長、黨委副書記等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