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介脈頭村

1998年全村完成農業總收入364萬元,人均純收入達2800元。 到1998年底,該村已成為布局整齊、結構美觀的新村。 1998年,被臨沂市文明委授予“文明村示範村”稱號。

[前介脈頭村] 地處鄉政府駐地西南2.5公里,全村共有1300口人,113.3公頃耕地,果園面積12公頃,該村生產的蘋果以遼伏、紅津青、嘎拉、紅富士及喬納金等名優品種為主, 平均畝產值5000元,最高畝產值達1萬元,僅此一項,全村年純收入60萬元。1998年全村完成農業總收入364萬元,人均純收入達2800元。 該村從1994年起,就在搞好糧食生產的同時,經過充分調查市場,認真分析本村實際,認識到發展果品生產是增加全村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開會、研究、宣傳,解放村民們的思想,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外出參觀先進單位的經驗,觀摩管理上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請專家、技術員親臨果園現場講課、 指導, 還先後到日照、臨沂、沂源等地購買優質雞糞,每年每畝投入4000―5000公斤,進行溝施或撒施。果樹專用肥或三元素複合肥100―200公斤,通過“統一澆水,統一噴藥時間,統一購進或租用蜜蜂進行輔助授粉,統一搞好蘋果的銷售服務”工作,使果園管理走上了規範化軌道。該村在積極搞好服務、加強“統”的功能的同時,每年會同鄉果茶站評比果園,對果園管理好的戶,在評比“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活動中優先考慮,並給予一定獎勵。通過這些措施,全村出現了果園“管理好光榮,管理差可恥”的社會風氣,全村果園達到了平衡發展,高產優質,經濟效益連年提高。 該村在努力抓好果品生產的同時,進行村容村貌的規劃建設。到1998年底,該村已成為布局整齊、結構美觀的新村。該村始終把計畫生育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走在全鄉乃至全縣的前列。1998年,被臨沂市文明委授予“文明村示範村”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