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時代

小說刺青時代,作者蘇童,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刺青時代

作者:蘇童 著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8-1

字數:136000

頁數:186

開本:32

紙張:膠版紙

ISBN:9787532127238

包裝:平裝

定價:¥16.00

精彩片段

男孩小拐出生於一月之夜,恰逢大雪初歇的日子,北風吹響了屋檐下的冰凌,香椿樹街的石板路上泥濘難行,與街平行的那條護城河則結滿了厚厚的冰層。小拐的母親不知道她的漫長的孕期即將結束,她在鬧鐘的尖叫聲中醒來,準備去化工廠上夜班。臨河的屋子裡一片黑暗,拐的母親在黑暗中摸索了一會兒,提起竹藍打開了面向大街的門。街上的的積雪已經結成了蒼白的冰碴,除了幾盞暗淡的路燈,街上空無一人。小拐的母親想在雨鞋上綁兩道麻繩以防路滑摔跤,但她無法彎下腰來,小拐的母親就回到屋裡去推床上的男人,她想讓他幫忙系那些麻繩。男人卻依然呼呼大睡著,怎么也弄不醒。小拐的母親突然著急起來,她怕是要遲到了。她對著床上的男人低低咒罵了幾聲,決定抄近路去化工廠上班。

小拐的母親選擇從結凍的河上通過,因為河的對岸就是那家生產樟腦和油脂的化工廠。

她打開了平時鎖閉的臨河的後門,拖著沉重的身體下到冰河上,像一隻鵝在冰河上蹣跚而行,雨鞋下響起一陣細碎的冰碴斷裂的聲音。小拐的母親突然有點害怕。她看見百米之外的鐵路橋在月光里舖下一道黑色的菱形陰影、似乎有一列夜間貨車正隆隆駛向鐵路橋和橋下的冰河。小拐的母親甩綠頭巾包住她整個臉和頸部,疾步朝對岸的土坡跑去,她聽見腳下的冰層猛地發出一聲脆響,竹藍從手中飛出去,直到她的下半身急遽地墜進冰層以下的河水中、她才意識到真正的危險來自於冰層下的河水。於是小拐的母親一邊大聲呼救一邊用雙腳踢著冰冷的河水。她的呼救聲聽來是紊亂而絕望的,臨河窗戶里的人們無法辨別它來自人還是來自傳說中的河鬼,甚至沒有人敢於打開後窗朝河面上張望一下。

第二大凌晨,有人看見王德基的女人穿著紅毛衣躺在冰河上。她抱著她的花棉襖,棉襖里包著一個新生的嬰兒。

男孩小拐出生沒幾天他母親就死了,在香椿樹街的婦女看來,小拐能活下來是一個奇蹟,她們對這個沒有母親的嬰孩充滿了憐憫和愛心,三個處於哺乳期的女人輪流去給小拐餵奶,可惜這種美好的情景只持續了兩三個月。問題出在小拐的父親王德基身上,王德基在那種拘謹的場合從來不迴避什麼,而且他有意無意地在餵奶的婦女周圍轉悠,那三個女人聚在一起時都埋怨王德基的眼睛不老實,她們覺得他不應該利用這種機會占便宜,但又不好趕他走。終於有一次王德基從餵奶婦女手中去接兒子時做了一個明顯的動作,一隻手順勢在姓高的女人的乳房上摸了一把。姓高的女人失聲叫起來,該死,她把嬰孩往王德基懷裡一塞,你自己餵他奶吧。姓高的女人惱羞成怒地跑出王家,再也沒有來過,姓陳和姓張的女人也就不來了。”

男孩小拐出生三個月後就不吃奶了,多年以後王德基回憶兒子的成長,他竟然不記得自己是怎么把小拐餵大的。他向酒友們坦言他的家像一個骯髒的牲口棚,他和亡妻生下的一堆孩子就像小豬小羊,他們在棚里棚外滾著拱著,慢慢地就長大了,長大了就成人了。

七十年代初期在香椿樹街的男孩群中盛行一種叫釘銅的遊戲,男孩們把各自的銅絲彎成線圈帶到鐵路上,在火車駛來之前把它放在鐵軌上,當火車開走那圈銅絲就神奇地變大變粗了。男孩們一般就在紅磚上玩釘銅的遊戲,誰把對方的銅圈從磚上釘落在地,那個被釘落的銅圈就可以歸為己有。

曾有一個叫大喜的男孩死於這種遊戲,他翻牆去銅材廠偷銅的時候被廠里的狼狗嚇著了,人從圍牆上墜下去,腦袋恰恰撞在一堆銅錠上。大喜之死給香椿樹街帶來了一陣惶亂,人們開始禁止自己的孩子參與釘銅遊戲,但是男孩們有足夠的辦法躲避家人的干擾,他們甚至把遊戲的地點遷移到鐵路兩旁,乾脆就在枕木堆上繼續那種風靡一時的遊戲。每個人的口袋裡塞滿了銅絲,輸光了就臨時放在軌道上等火車碾成銅圈,那年月來往於鐵路橋的火車司機對香椿樹街的這群孩子無可奈何,他們就一遍遍地拉響尖厲的汽笛警告路軌旁的這群孩子。

……

作者簡介

蘇童,男,生於1963年1月,江蘇蘇州人。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4年到南京工作,一度擔任《鐘山》編輯,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江蘇分會駐會專業作家。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迄今有作品百十萬字,其中中短篇小說集七部,長篇小說二部。中篇小說《妻妾成群》被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目錄

刺青時代

舒家兄弟

南方的墮落

灼熱的天空

民豐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