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絡美容技法圖解

刺絡美容技法圖解

《刺絡美容技法圖解》是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刺絡美容技法圖解刺絡美容技法圖解
刺絡美容技法圖解

叢書名: 圖解中醫美容技法叢書

作 者: 向陽,趙田雍,向雲飛 編著

出 版 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字 數: 168000

版 次: 1

頁 數: 157

印刷時間: 2008/09/0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6739306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 美麗裝扮 >> 美容師用書

定價:¥21.00

內容簡介

本書可作為醫院美容科、醫學美學院校師生、中醫美容愛好者和普通美容院美容師的參考用書。 刺絡美容法,是在刺絡法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是中醫針灸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本書主要介紹了刺絡美容的技法。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介紹刺絡美容法的基礎知識、原理、作用、治療範圍、工具和操作方法、刺絡的力度、出血量和時間療程、常用經穴的選穴、配穴以及注意事項和禁忌。下篇臨床證治則介紹了82種疾病的辨證要點、治療原則、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等。為了能適應普及的需要,讓中醫美容師和中醫美容愛好者能迅速掌握,書中還配以圖示,可按圖索驥。

作者簡介

向陽,北京人,1982年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分院(現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學院)。曾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從事臨床工作多年,受到葉成鵠韓碧英、李寶珠等多位研究員、主任醫師的提攜和指導。

1989年曾到前蘇聯羅斯托夫,1994年曾到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國進行中醫針灸和皮膚病的診治及講學。先後著有《實用中醫皮膚病診療及美容技法》和《傳統中醫美容法》,也曾參與出版過《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和《中國中成藥優選》等著作。

目錄

上篇 刺絡美容法基礎知識

第一章 刺絡法和刺絡美容法

一、刺絡療法

二、刺絡美容法

第二章 刺絡美容法的原理

一、改善微循環

二、調節免疫功能

三、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ACTH有調整作用

四、降低眼壓和保護視力

五、降低血尿酸和尿尿酸

六、對腦血流動力學有調整作用

第三章 刺絡美容法的作用

一、開竅醒神

二、瀉熱排毒

三、活血止痛

四、祛瘀通脈

五、散結消腫

第四章 刺絡美容法的治療範圍

一、清熱開竅,醒神益智

二、清熱消雍,排毒祛邪

三、涼血清熱,解毒消瘡

四、清熱瀉火,消風止癢

五、活血化瘀,祛瘀生新

六、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七、通經活絡,行血除麻

八、通絡祛濕,調節臟腑

九、通絡祛瘀,消積散

十、益氣養血,提高免疫

第五章 刺絡美容法的工具和操作方法

一、刺絡美容法的工具

二、刺絡美容法的操作方法

第六章 刺絡美容的力度和出血量及時間

一、刺絡美容的力度

二、刺絡美容的出血量

三、刺絡美容的時間

第七章 刺絡美容常用的經穴

一、刺絡美容的常用經絡

二、刺絡美容的常用俞穴

三、刺絡美容常用的耳穴

第八章 刺絡美容法的選穴和配穴

一、選穴

二、配穴

第九章 刺絡美容法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一、注意事項

二、禁忌

下篇 刺絡美容臨床證治

第一章 直接損美性疾病

一、結膜炎

二、麥粒腫

三、斜視

四、流淚症

五、上瞼下垂

六、慢性唇炎

七、口周皮炎

八、酒渣鼻

九、痤瘡

十、黃褐斑

十一、黑痣

十二、化妝品皮炎

十三、面部紅血絲

十四、顏面疔瘡

十五、面肌痙攣

十六、面神經麻痹

十七、血管性水腫

十八、盤狀紅斑狼瘡

十九、耳部濕疹

二十、扁平疣

二十一、頸淋巴結核

二十二、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二十三、甲狀腺囊腫

二十四、腦疽

二十五、毛囊炎

二十六、神經性皮炎

二十七、少年白髮

二十八、脂溢性脫髮

二十九、頭皮屑.

三十、斑禿

三十一、多形紅斑

三十二、紅斑性肢痛症

三十三、白癜風

三十四、硬結性紅斑

三十五、蟲咬皮炎

三十六、丹毒

三十七、帶狀皰疹

三十八、玫瑰糠疹

三十九、皮膚瘙癢症

四十、夏季皮炎

四十一、銀屑病

四十二、環狀紅斑

四十三、傳染性軟疣

四十四、無汗症

四十五、陰囊濕疹

四十六、蕁麻疹

四十七、下肢靜脈曲張

四十八、凍瘡

四十九、腱鞘囊腫

五十、足癬

五十一、雞眼

五十二、跖疣

第二章 間接損美性疾病

一、青光眼

二、鼻衄

三、舌腫

四、復發性口腔潰瘍

五、慢性喉炎

六、梅核氣

七、三叉神經痛

八、頭痛

九、肩關節周圍炎

十、落枕

十一、皮肌炎

十二、水腫

十三、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十四、痛風

十五、股外側皮神經炎

十六、產後少乳

十七、乳腺炎

十八、乳腺增生

十九、痔瘡

二十、肛門濕疹

二十一、外陰瘙癢

二十二、前列腺增生

二十三、膽囊炎

二十四、帶下病

二十五、月經不調

二十六、崩漏

二十七、痛經

二十八、便秘

二十九、腰痛

三十、慢性疲勞綜合徵

書摘插圖

上篇 刺絡美容法基礎知識

第一章 刺絡法和刺絡美容法

一、刺絡療法

刺絡療法,又被稱為刺血療法,古代則被稱為“刺血絡”。其是用三棱針等器具在人體體表某一部位或俞穴淺刺,使之出血少許,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

刺絡療法是中醫針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是從古代“砭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漢書·藝文志》中說:“醫經者,……用度箴石湯火所施”。唐代顏師古注說:“石,謂‘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則有砭今其術絕矣”。《說文解字》則解釋說:“砭以石刺病也”。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特別是金屬的出現,砭石也被分化發展成“九針”,其中的“鋒針”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三棱針。

在中醫的經典文獻《黃帝內經》中就有許多關於刺絡療法的記載,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提出:“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菀陳則除之……”的治療原則。《素問·針解》篇則解釋說:“菀陳則陳之者,出惡血也”。《靈樞·脈篇》則說:“刺諸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素問·調經論》則又云:“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以入經,以成其疾”。“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在刺絡的具體操作方法上,在《靈樞·官針》篇中更有明確記載:“絡刺者,刺小絡之血絡也”,“贊刺者,直入直出,數發針而淺之出血”,此外還有“豹文刺”等方法。

以後歷代醫家也都十分重視刺絡療法,據載扁鵲就曾用刺絡法治癒虢太子的“屍厥”;華佗就曾用頭部刺絡,醫治曹操多年的“頭風症”;唐代侍醫秦鳴鶴就曾用刺絡百會、腦戶等穴治好了唐高宗的目眩、目不能視的急症。經過歷代醫家的不斷實踐和進步,刺絡的治療範圍也更加擴大。晉唐時期相繼有了刺血排毒和放血拔罐的治療方法;宋金時代,著名醫學家張子和更重視刺絡療法,在總結前人的經驗基礎上,提出“出血者,乃所以養血者”,“出血者,乃發汗之一端也”的觀點,為世人打開了新的眼界。“出血者,乃所以養血者”,“出血者,乃發汗之一端也,,的觀點,為世人打開了新的眼界。現代針灸大師賀普仁教授勤求古訓,臨床實踐,不斷總結,提出“強通法”,令刺絡法更加豐富和完善。

二、刺絡美容法

刺絡美容法就是用三棱針為工具,來刺破人體表面的一定穴位或表淺血絡,放出少量血液來改善人的容貌和形體美的方法。

刺絡美容法在步入美容業短短的十幾年來,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其不僅療效好,見效快,而且簡單,方便,易學,無任何副作用和危險性。如選擇耳穴放血,就可以治療面部,包括五官的許多疾病。而且見效速度之快,是其它方法不可比擬的。大椎放血治療痤瘡更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實踐證明:刺絡美容法,對於美容上出現的一些難題,有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章 刺絡美容法的原理

用現代科學的手段來揭密祖國瑰寶——古老的“刺絡法”的治病原理,是當代醫家義不容辭的責任。經過許多學者們的研究發現,刺絡時放出少量的血對人體不僅無害,而且是有益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