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茲魚

利茲魚

利茲魚(Leedsichthys problematicus)是一種已經滅絕巨大的厚莖魚目魚類,生活在1億6500萬至1億5500萬年前的侏羅紀中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巨大的硬骨魚類。在現存魚類中與利茲魚最接近的是弓鰭魚,雖然這兩種魚類之間的關係仍然距離很遠。利茲魚的化石可以在英格蘭的卡洛夫階、德國及法國北部、智利的牛津階及法國的啟莫里階等地發現。

基本信息

名稱由來

利茲魚利茲魚

利茲魚的名稱意為“利茲的魚”,因化石收集家艾佛列·尼克森·利茲於1886年在英格蘭彼得伯勒發現它的化石而得名。

利茲在發現它的化石後,以problematicus作為利茲魚的種名,這是因為這具化石非常破碎,非常難以辨認及描述它。

體形

利茲魚利茲魚

雖然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幾具利茲魚的化石,但是完整的脊椎骨化石尚未發現,所以古生物學家很難確定它的大小。

亞瑟·史密斯·伍德沃德(ArthurSmithWoodward)在1889年描述利茲魚的標本,並拿它的尾部與另一種厚莖魚類Hypsocormus比較後,估計它的長度大約是9米。

古生物學家D.M.Martill在1986年拿他剛發現的利茲魚化石與其他厚莖魚類互相比較,不過因為這具樣本相當不尋常,所以利茲魚推斷出來的體型大小範圍相當廣。

最近古生物學家根據歷史上所發現的化石,及古生物學家在靠近彼得伯勒惠特西(Whittlesey)所發現更完整的樣本來估計的結果都支持亞瑟史密斯伍德沃德當時所估計的結果-9至10米。近來古生物學家使用樹輪年代學來研究利茲魚的骨骸,結果顯示它們要長到這個長度需要花費21至25年。而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研究人員認為,利茲魚出生之後20年可體型增長至9米,38年達到16.5米,其生長速度超過了現代鯨鯊 。

目前(2013年),研究人員能夠將骨骼化石樣本拼湊在一起,通過分辨它的魚鰓位置來判斷利茲魚的身體長度。他們認為利茲魚體重可達到21.5噸,相當於兩輛雙層巴士或者三頭非洲象的重量 。

生態習性

利茲魚與滑齒龍利茲魚與滑齒龍

骨骼化石表明這種以浮游生物為食的大型魚類,它們生活在1.6億年前,與恐龍在同一時期滅絕消失。利茲魚的壽命大約40年,長著巨大的嘴,起到吸塵器的作用,能夠吸食數千條小型魚類,其中包括:小蝦米和水母

利茲魚是一種濾食性動物攝食者,它們在魚鰓形成一種獨特的網狀結構,當海水通過嘴部時過濾浮游生物。該網狀過濾結構非常微妙,且很難保存下來,它類似於蜂巢,其功能像捕撈浮游生物的拖船魚網,捕食效果非常顯著 。

保存在倫敦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P.6924樣本顯示,利茲魚遭受上龍亞目的滑齒龍攻擊。這些傷口後來癒合了,這顯示利茲魚可以躲避牛津黏土組(OxfordClay)中的侏羅紀掠食者,很可能是因為它們具有強大的尾巴。

大眾文化

利茲魚出現於2003年的《與恐龍共舞特別篇──海底霸王3》里,一隻利茲魚被地蜥鱷弓鮫獵殺,最後被一隻滑齒龍殺死,成了一群滑齒龍的大餐。

史前滅絕的海洋生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