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一中

利川一中

利川市第一中學是中央文明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聯繫學校、湖北省示範學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德育先進單位、湖北省校園建設與管理先進單位、湖北省優秀考點、湖北省衛生先進單位、恩施州教學質量優勝學校、恩施州教科研先進單位,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近10所著名重點大學優質生源基地。5年來,共向全國各類大學輸送新生4500人。現占地近約80畝,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有教職工245人(其中退離休69人),在校學生3370人,44個教學班。有受國家、省級表彰的模範、優秀教師13人,特級教師、省管專家、州市優秀人才10多名,高級教師 67人,碩士研究生5人,有100多人次280多篇論文(著)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表或學術交流。

學校簡介

利川一中利川一中

利川一中全稱為“利川市第一高級中學”,其前身為“利川縣立高等國小堂”,創辦於1905年。後於抗戰初期的1938年10月開辦國中,更名為“湖北省立聯合中學利川國中分校”。1958年開辦高中,又更名為“利川縣第一中學”。1986年,利川撤縣建市,學校更名為“利川市第一中學”。一百年崢嶸歲月,利川一中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一百年艱苦求索,一中人創造了一個個教育奇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利川一中駛上了迅速發展的快車道。現占地近百畝,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有教職工184人,在校學生3300人。現為湖北省示範學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德育先進單位、湖北省校園建設與管理先進單位、湖北省優秀考點、湖北省衛生先進單位、恩施州重點高中、恩施州教學質量優勝學校、恩施州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恩施州綠色環保先進單位,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近10所著名重點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學校歷史

利川一中誕生於抗戰初期的一九三八年,71年的戰鬥歷程,幾度滄桑,幾度輝煌,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如今已躋身於“湖北省示範學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校園建設與管理先進單位”、“湖北省德育先進單位”“湖北省優秀考點”、“恩施州教學質量優勝學校”。
學校概況

一中新教學大樓一中新教學大樓

學校布局合理,環境幽雅。居鄂西邊陲川渝交界的利川城中心,面臨318國道,背靠鍾靈山,占地近百畝,建築6萬餘M2,居鬧市而無喧囂之虞。教學、生活、運動三區自成體系,工作、學習、生活環境舒適別致,校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四季花香,景色宜人,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師資雄厚,德才兼備。擁有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年齡結構合理,配備任用得當。現有在職專任教師143人,其中受國家、省級表彰的模範、優秀教師11人,有70多人次280多篇論文(著)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或學術交流。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兢兢業業。培育英才,成績斐然。曾連續十多年高考成績卓著,名列全州前茅。學生中一批高層次人才脫穎而出,並呈現持續穩定發展的強勁勢頭。如譚再樹、唐俊輝、胡振華、宋萬發、杜海、許勇、馮華升、牟志平、明亮、張偉特、李楠、劉波、萬磊等學生考進清華、北大校園;歐顯康、陳蓉、胡振華、楊燕、陳永尚、楊瑒、向美珍等學生奪取了全州高考狀元。特別是在2002年高考中,學生成績名列全州理科一、二、三、五名,尖子層人數居全州領先地位,一大批同學進入全國重點院校,有5名被清華、北大錄取。學科競賽獲獎人數多、檔次高,在全州占領先位置,近幾年獲國家級獎300多人次,省級獎800多人次。

以人為本,立德昌校。近年來,學校被表彰為“湖北省教育先進集體”、“湖北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校園建設與管理先進單位”、“湖北省衛生先進單位”、“湖北省優秀考點”。在高考、德育、綜治、綠化、計生、工會等工作方面,多次獲得省、州、市表彰。學校完善了管理體系,實行封閉管理和開放式教學,建立了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形成了“嚴謹、求實、團結、進取”的校風。

解貧濟困,獎掖標兵。學校為貧困生鋪設“綠色通道”,提供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希望工程資助、減免學雜費和社會募捐等多途徑助學,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性。

冬季的學·校操場冬季的學·校操場

強化管理,以質取勝。每學期定時檢查教案、作業二次,突擊抽查二次,並將檢查結果以月報形式通報全校;利用學生評教師的方式,促進教學相長;改進評優表模方式,變“舉手表決”為量化考評,使一批教學成績優秀的教師評上勞模和優秀,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明確理念,長效發展。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明確了獨特的辦學理念:立德昌校,樹人為本;塑造高尚人格,發展個性特長,激活學習潛能,培養創新精神,努力適應社會,構建和諧環境,為學生協調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各級黨委、政府及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下,當地政府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給予利川一中大力傾斜,解決了學校的禮堂、食堂和教學樓的改擴建問題。在人才的調配上,市政府在利川一中的現場辦公會上公開承諾向一中傾斜,利川一中可在全市選調骨幹教師,可在全州招聘優秀教師,可在省里的人才交流會上招聘優秀應屆大學畢業生。幾年來,該校在市裡的其他幾所中學裡選調了近20名骨幹教師,在省里的人才交流會上招聘了14名優秀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使該校的教師隊伍,在學科、年齡結構上更趨於合理。在職稱的評審和聘用上,儘管職數已超,但市政府仍解決了該校近30名高、中級教師的評聘問題。

所授榮譽

冬季的新教學大樓冬季的新教學大樓

利川市第一中學是中央文明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聯繫學校、湖北省示範學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德育先進單位、湖北省校園建設與管理先進單位、湖北省優秀考點、湖北省衛生先進單位、恩施州教學質量優勝學校、恩施州教科研先進單位,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近10所著名重點大學優質生源基地。5年來,共向全國各類大學輸送新生4500人。現占地近約80畝,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有教職工245人(其中退離休69人),在校學生3370人,44個教學班。有受國家、省級表彰的模範、優秀教師13人,特級教師、省管專家、州市優秀人才10多名,高級教師 67人,碩士研究生5人,有100多人次280多篇論文(著)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表或學術交流。

學校質量一流,人才輩出。宋卓亞同學在2008年5月榮獲由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表彰的“中國中學生正泰品學獎”(此獎為中國中學生的最高榮譽,全州僅此一人)。高考一批高層次人才脫穎而出,並呈現持續穩定發展的強勁勢頭。如譚再樹、唐俊輝、胡振華、宋萬發、趙軍章、杜海、許勇、馮華升、牟志平、明亮、李楠、劉波、萬磊、溫馨、余勝等學生先後考入北大、清華;歐顯康、陳蓉、胡振華、楊燕、陳永尚、楊暘、向美珍、溫馨、余勝等學生奪取全州高考“狀元”,每年都有一大批學生考入全國知名大學。同時,學生個性特長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發展,學科競賽成績顯著,近幾年獲國家級獎者300多人次,省級獎800多人次,其獲獎人數之多,檔次之高,在全州占領先位置。

歷史沿革

一中校訓一中校訓

1905 年 利川縣立高等國小堂

1938年10月 開辦國中,更名為“湖北省立聯合中學利川國中分校”。

1958年 開辦高中,又更名為“利川縣第一中學”。

1986年 利川撤縣建市,學校更名為“利川市第一中學”

發展前景

辦學理念辦學理念

利川一中未來的發展藍圖已在一中人心中描繪。繼續保持利川一中在恩施州應有的領先地位,在辦學過程中,不斷攀登新台階、創造新輝煌。學校規模,擬將從現在的34個教學班2400名學生提升為36個教學班,2500名學生,不斷改善學校的軟環境和硬體建設,繼續保持示範學校的光榮稱號。

在2010年的高考中取得了新的歷史性突破,二本的上線率竟超過了50%這是新的飛躍,也是新的希望,這不僅為學校贏得了讚賞,也為以後的學生做了好的榜樣,也希望後屆考生能借著勝利的東風,繼續前進。

1、提高師資水平。建設一支思想素質和專業素質並重,崇尚學習,爭做專家,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年齡 、學歷、學科、知識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2、改善辦學條件。①興修學生宿舍, ②最佳化生活設施,③升級實驗設備,④擴大運動場所,⑤改善辦公條件,⑥拓展校園面積,⑦美化校園環境,⑧文化校園氛圍。

辦學特色辦學特色

3、完善管理機制。管理興校,獎罰分明,公生明廉生威,信生效,以制度激勵和督促廣大師生員工。

4、彰顯人文關懷。動員和團結廣大教師愛崗敬業,求真務實,形成自覺地把教育工作當成事業來熱愛和追求的良好風氣。

5、擴大辦學規模。教學班達60個,學生數達4200人。

6、創辦優質教育。教育教學的老師處於全州八縣(市)一中領先地位,樹示範形象,展名校風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