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拖延症毀掉你

別讓拖延症毀掉你

有案例、有乾貨,詳盡地分析了拖延症的形成原因,並幫你解決困擾93%成年人的拖延問題。一旦做出決定就不要拖延,有想法,立即行動。 2017年10月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從學生到學者,從白領到家庭主婦,拖延問題幾乎存在於每個人身上。

總是列舉很多計畫,卻從未實施怎么辦?任務還未開始,就產生疲勞感怎么辦?難以定位努力的方向,看不到未來的願景怎么辦?曾幾何時,“拖延症”已經慢慢成為一種“流行病”。它侵蝕我們的時間,拖慢我們的效率。在片刻解脫之後,又給我們帶來更多焦慮。

拖延症的表現是什麼?

我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怎么擺脫這個困擾世界上93%成年人的頑疾?

本書作者基於數年的心理學理論研究基礎,運用“案例+理論”的方式,對拖延症進行了一次仔細、詳盡、更為真實的剖析,並為讀者提供各類預防拖延的方法。

讀懂這些你就會發現,有些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去做;有些能力,不是欠缺,而是不挖掘。

作者簡介

李世強(筆名:木子)

自由撰稿人,80後新銳作者。遊走世界,看遍各國人文、動態,以獨特的視角解讀不同的人生。曾從事圖書編輯,網際網路企業主編,網際網路培訓師等工作。專注於情緒、人格與人際交往等心理學領域研究數十年,頗有建樹。

現已出版:《幽默溝通技巧:在任何場合說服任何人》《曾國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激發潛能的心理暗示》《現在你受的苦,必將照亮未來的每一步》《見字如面:重溫書信里的時光和記憶》《遺失的古國》等十餘部作品。

目錄

前 言

上 篇 探秘拖延,解剖心理

Part1 拖延心理的形成:探秘拖延如何深入內心

Part2 拖延心理的隱患:觸碰拖延這顆雷,人生灰飛煙滅

Part3 拖延心理的陷阱:別找不到你人生出口的方向

Part4拖延心理的傷害:它會成為壓垮你內心的稻草

Part5 拖延心理的病根:想把你塑造成“拖拉斯基”

下 篇 克服拖延,勇往直前

Part6對戰拖延心理的計策:先消滅懶惰這個“兄弟”

Part7 扯掉拖延心理的華麗外衣:掀開完美主義的虛偽面具

Part8 堵住拖延心理的冠冕藉口:讓藉口沒有說出的可能

Part9 治療拖延心理的良藥:打一針高效執行的強心劑

Part10 戰勝拖延心理的秘密武器:來吧!讓自己充滿正能量

媒體評論

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裡的拖延,該書巧妙地將人們心裡的拖延習慣用案例的方式展現出來,讓讀者反思、研究、體會、欣賞。——張小張

作為人文社科類的心理學讀物,這本書非常詳細、生動地為我們展示出拖延症的方方面面,即使非專業人士也能讀懂,並對其產生濃厚興趣。——喵才

我們內心往往充斥著各類拖延,影響我們的生活、交際、工作……本書恰到好處地剖析“拖延”這一心理問題,專業地解讀拖延症患者的苦惱。——柒年

編輯有話說

◎你存在以下問題嗎:

總覺得時間富餘,工作一拖再拖;

看到同事閒聊,自己也放下手中的工作,加入其中;

設定目標、列出計畫,卻從未實施;

凡事要求完美,卻害怕做不到而從未動手;

找一些冠冕堂皇的藉口,為自己的懶惰解圍。

如果這些問題你存在3條,那么你就應該提早解決這個困擾著93%成年人的拖延問題。

◎合理高效地利用每一分鐘,擺脫拖延

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和時間。

空想一秒鐘不礙事,一分鐘不礙事,有時甚至休閒玩樂一個小時、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都不礙事。但是日積月累,慢慢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變成了一個不學無術的人,看著面目全非的自己,才回憶起開始拖延的那一天。

◎運用“案例+理論”的方式,將拖延症的癥結一網打盡

本書作者用大量的案例,從1節認識拖延症課、4節分析拖延症課,以及5節克服拖延行為課,對拖延症進行了一次仔細、詳盡、更為真實的剖析,為讀者提供各類改變拖延習慣的有效方法。

一次次地拖延,一次次地浪費時間,逐漸拉開人生的差距。如果曾經的你,在面對很多猶豫不決的事時立即行動,那你現在應該過著什麼樣的人生。

文摘

◎拖延症,你的真實面目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那些有成就的人有很多優秀的品質,做事絕不拖延肯定是其最重要的品質之一。生活中的每個人,要想在日後有所作為,也必須從現在開始就養成立即執行的習慣,如果你有拖延症,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調節自己的拖延心理。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從員工到總裁,從學生到社會青年,從家庭主婦到職場人士,拖延的問題幾乎會影響到每一個人。因為了解自己的,始終是我們自身,你是否有拖延的習慣,也許你的上司、家人、老師並不知曉,但是你自己清楚,或許現在的你已經陷入了拖延的泥潭中,那么是時候解決這個問題了。

如果你確實不清楚自己是否有拖延症,那么,我們可以掌握幾種拖延的形式和症狀,來對照一下。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下面的故事:

我有一個姐姐,我覺得她就是嚴重的拖延症患者。下面我來講講我這位姐姐的一件事情。她懷孕的時候,無聊的她想打發時間,就買來一些漂亮的毛線,想著給未出世的孩子織一件衣服,可是她卻遲遲沒動手,總是懶懶地躺在床上,每當她想到那些毛線時,總是告訴自己:“還是先吃點東西,看看電視,等會兒再說吧。”可是等她吃完東西、看完電視以後,她發現天已經黑了,於是,她會說:“晚上開著燈織毛衣對孕婦的眼睛不好,還是明天再織吧。”第二天,她還用同樣的藉口拖延。

我姐夫是個貼心的好男人,他心疼老婆,並未催促她,她的婆婆看到那些被放到柜子里的毛線,本想替她織,但她卻堅決要自己為孩子織毛衣,她還心想,如果是個女兒,一定要織個漂亮的毛裙,如果是個男孩,就織一件毛褲。但隨著她的肚子越來越大,她越來越不想動,後來,她告訴自己,要不就等孩子出來再織也行。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孩子很快出生了,是個漂亮的小姑娘,帶孩子成了她主要的工作,孩子漸漸長大,很快就到一歲了,可是那件毛裙還沒開始織。後來,她發現,這些毛線已經不夠給孩子織了。於是打算只給孩子織一件毛背心,不過打算歸打算,動手的日子卻被一拖再拖。當孩子兩歲時,毛背心還沒有織。當孩子三歲時,她想,也許那團毛線只夠給孩子織一條圍巾了,可是圍巾也始終沒有織成……漸漸地,她已經想不起來這些毛線了。孩子開始上國小了,一天孩子在翻找東西時,發現了這些毛線。孩子說真好看,可惜毛線被蟲子蛀蝕了,便問媽媽這些毛線是乾什麼用的。此時她才又想起自己曾經所憧憬的那件漂亮的帶有卡通圖案的花毛衣。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小故事,事情雖小,但它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些有拖延習慣的人,多半都是拖延心理在作怪,而且,他們還總是會為自己尋找各種藉口,要克服拖延的習慣,你必須先拋棄拖延的心理。如果不下了決心就不採取行動,那事情永遠不會完成。

的確,我們都會在某種程度上犯這種錯誤,將今天應該做完的事情推到明天。享受現在的歡樂,延遲那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我們應該知道,即使在當下我們可以將這些痛苦拋出腦海,最終它仍會到來,狠狠地擊中我們並擾亂我們外在的平靜。那么,拖延的症狀都有哪些,拖延症的真面目是什麼呢?

1.缺乏明確的願景

人們拖延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太過迷茫,如果我們看不到未來清晰的願景,又怎么會有動力呢?

如果,我們對將要達到的目標和為何這樣做有個清晰的構想,那么你會有足夠的動力去努力並完成任務。

2.計畫不足

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你心中必須有一個很高的標準,不能是一般的標準。在決定事情之前,要進行周密的調查論證,廣泛徵求意見,儘量把可能發生的情況考慮進去,避免出現1%的漏洞,直至達到預期效果。

3.缺少時間

忙於做事並不意味著高效率。要善於利用每天的不同時間段。一般來說,上午頭腦清醒,特別是第一個小時是效率最高的時候,可以將一些難度大而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時進行。下午大腦一般比較遲鈍,可以做一些活動量大又不需太動腦筋的工作。這將有助你提高工作效率,使得工作早日完成。

4.疲勞感

很多時候,人們之所以拖延,多半他們都會以疲勞為藉口,但實際上,真正令人們疲勞的還是無休止地拖延一件事。一定程度上說,疲勞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我們早點休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堅持做一件事,我們就能減少疲勞、增強自信心,逐漸克服拖延心理。

5.對結果的恐懼

對結果感到害怕是拖延的另一個原因。一些人害怕失敗,他們沒有良好地完成任務的能力,因此他們推遲行動。不管你信不信,還有另一些人害怕成功。他們可能知道完成特定的任務會給他們帶來一些並不想要的結果。對此,我們要對完成或不完成一項任務的結局有明確的認識。

6.自制力不足

在現今我們更容易受技術和額外的刺激影響,從而更難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做事之前,我們最好先排除那些可能出現干擾的因素,比如關掉手機、網路等。

7.惰性

惰性總是與拖延相伴相生的。你會發現,那些你不願意做的工作,往往是你不喜歡做的事或者是難做的事,因此,要克服拖延心理,你首先要克服惰性,萬事開頭難,要把不願做但又必須做的事情放在首位,而對於難做的事可以試著把困難分解開,各個擊破;對於那些難做決定的事,則要當機立斷,因為最壞的決定是沒有決定。

總之,你需要明白,拖延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也不會讓問題憑空消失,拖延只是一種逃避,甚至會讓問題變得更嚴重。那么,你為什麼還要逃避呢?那些成功者從不拖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