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捷夫

列昂捷夫(1930-1979)是一位飲譽世界的心理學家。他提出了主導活動的概念,即在每個年齡階段總是有某些形式的活動起主導作用,他以活動為標準,提出了個體心理發展分期的新原則。 一生出版或發表了200多種著作,主要著作:《心理的發展問題》(1959)、《活動、意識、個性》(1975)

人物生平

列昂捷夫(1930-1979)是一位飲譽世界的心理學家。他提出了主導活動的概念,即在每個年齡階段總是有某些形式的活動起主導作用,他以活動為標準,提出了個體心理發展分期的新原則。

一生出版或發表了200多種著作,主要著作:《心理的發展問題》(1959)、《活動、意識、個性》(1975)

活動理論

(一)活動的對象性

對象有兩種:

——制約著活動的客觀事物

——調節活動的客觀事物的心理映像

(二)活動的需要性

活動總是由特定的需要來推動的

(三)活動的中介性

活動在主客體相互轉化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中介作用。

(四)內部活動和外部活動

活動可分為外部與內部兩種,這兩種活動具有共同的結構,可以相互轉化。

內化是內部活動形成的機制,內部活動又通過外部活動而外化。

(五)活動和意識的統一

人的心理是在活動中形成與發展起來的,活動本身也受人的心理、意識的調節。

(六)主導活動觀

在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總有一種活動起著主導作用

人物評價

列昂捷夫是文化歷史學派的主要成員,他所創立的活動理論進一步發展了維果茨基的思想,“活動”一詞已成為蘇俄心理學的基本概念,活動理論成為蘇俄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列昂捷夫的研究成果無論對蘇俄心理學的發展,或是對社會文化歷史學派的進一步完善,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在一些具體問題上,諸如活動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內化是心理活動產生的機制等方面還有不少爭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