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剋星敦戰役

列剋星敦戰役

列剋星敦和康科德戰役(英文:Battles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是美國獨立戰爭中發生的第一場軍事衝突。1775年4月19日,這場戰役發生在麻薩諸塞州米德爾塞克斯縣,波及城鎮包括列剋星敦、康科德(英語:Concord, Massachusetts)、林肯(英語:Lincoln)、阿靈頓以及毗鄰波士頓的劍橋。這場戰役意味著英國與其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正式爆發了戰爭。

事件起因

隔著大西洋和英國遙遙相對的美國,最初是英國的殖民地。1606年的聖誕節,有個叫克里斯多福·紐波特的英國人率領3艘船和120名移民,沿著當年哥倫布走過的航線向美洲進發。到1607年初,他們在詹姆士河口建立了第一個英國殖民地維吉尼亞。13年後,一批流亡在荷蘭的英國清教徒為了逃避本國政府的迫害,搭乘一艘名叫“五月花號”的船,來到了北美。他們以波士頓為中心,又建立了一個殖民地麻薩諸塞。當時這個地方天氣寒冷、一片荒涼。新來的移民們赤手空拳,缺衣少糧,大家依靠集體的智慧和艱苦的勞動,在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終於度過了嚴寒、飢餓的冬天,在荒漠的土地上紮下了根。

這以後的100多年中,英國人在北美一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它們是:維吉尼亞、麻薩諸塞、康乃狄克、羅德艾蘭、紐約、新澤西、德拉瓦、新罕布夏、賓夕法尼亞、馬里蘭、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喬治亞。這13個殖民地都由英國人管理。到了18世紀後半期,英國和殖民地的矛盾加深了。殖民地的居民,無論是普通的工人、農民,還是商人、產業主和知識分子,都對英國人的蠻橫和壓榨憤憤不平;英國人禁止殖民地的毛呢在產地以外出售;英國人對輸入英國的殖民地食糧徵收各種附加稅;英國人和法國人打仗,卻要在殖民地增加稅收;英國人發布“印花稅法”,報刊、小冊子、證件、票據、廣告等印刷品都要交印花稅;殖民地人民忍無可忍,感到只有起來反抗,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才是出路。共同的命運、共同的經濟利益,喚醒了他們的民族意識,使他們團結在一起,逐漸形成了美利堅民族。於是,“自由之子社”、“通訊委員會”等秘密組織在各地相繼出現了;抵制英貨、趕走稅吏、焚燒稅票甚至武裝反抗的事件一起接著一起。

事情經過

1775年4月,麻薩諸塞的總督兼駐軍總司令蓋奇得到了一個訊息:在波士頓附近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一個秘密軍需倉庫。蓋奇立即傳下命令,派軍隊前往搜查,沒收這些軍火。兩天以後,一支由800名士兵組成的英軍,由指揮官史密斯率領,連夜出發了。第二天凌晨,他們來到了離康科德還有6英里的小村莊──列剋星敦。

英軍在黎明前的薄霧中向前行進。忽然,他們發現在村外的草地上有幾十個村民,正手握長槍,嚴陣以待。顯然,這是要阻擊英軍。史密斯知道這些武裝村民是列剋星敦的民兵。他十分驚訝:這些民兵怎么這樣快就知道了英軍要來討伐呢?他哪裡知道,“通訊委員會”的偵察人員得到情報後,早已飛馬急馳把訊息報告給了列剋星敦的民兵。列剋星敦是通往康科德的必經之路,這兩個地方的民兵已經聯合起來了。

史密斯下令開火,民兵們立刻還擊,槍聲震響在列剋星教的上空。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第一仗,由這個英雄的小村莊民兵們打響了!幾分鐘以後,槍聲逐漸稀疏。民兵們因為人少,加上地形不利,很快撤離了戰場,分散隱蔽起來。有8位戰士獻出了生命。

史密斯初戰得手,非常得意。他指揮英軍進入村莊,大肆搜捕,卻始終沒有找到一個革命者。這伙殖民軍又集合起來,直奔康科德。

康科德鎮外有一條河,地勢比較險要。英軍到了鎮口,只見家家關門閉戶,鎮上十分清靜。史密斯猜測軍火可能已經分散轉移了,就下令搜查。士兵們跑遍了全鎮,結果,除了糟蹋了倉庫里的一些麵粉,砸壞了3個鐵炮的炮栓,放火燒了一堆木湯匙以外,一無所獲。史密斯無可奈何地聳了聳肩膀。

就在他下令返回波士頓的時候,鎮外傳來一陣喊殺聲,喊聲中還夾雜著清脆的槍聲。原來,附近各村鎮的民兵已經聚集在一起,向這裡奔來。民兵們的行動這樣迅速,後來人們把他們叫做“1分鐘人”(意思是1分鐘就能集合起來)。上午9點多鐘,三四百名“1分鐘人”包圍了正在撤退的英軍。他們埋伏在四面八方,從籬笆後面、灌木叢中、房屋頂上,射出了一排排槍彈,打得英軍措手不及,不斷有人中彈倒地。當英軍舉槍還擊的時候,卻找不到民兵們的人影。因為民兵在樹林裡邊走邊打,能主動出擊,而不被敵人發覺。英軍狼狽逃到了列剋星敦。在這裡,每一間房屋,每一堵牆,都是復仇者的掩體,英軍再次受到這個小村莊民兵的阻擊。

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最後還是從波士頓開來一支援軍,才把史密斯的敗兵救出了包圍圈。這一仗,英軍死傷240多人。剩下的人不僅彈藥耗盡,而且餓得厲害。有個士兵說:“我48小時沒吃一點東西,帽子被打掉3次,兩顆子彈穿透了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身穿紅色制服的英國軍人,歷來是不可一世的,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會被武裝的民兵打得落花流水。

列剋星教和康科德的戰鬥震動了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幾天以後,波士頓就陷入了民兵的包圍之中,紐約等地也成立了游擊隊。緊接著,各地的游擊隊聯合起來,攻占了一些大據點。到了5月份,在第2屆大陸會議(就是美洲大陸各英屬殖民地代表大會。第一次大陸會議是在1774年9月召開的)上,代表們決定組織自己的軍隊並任命喬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戰爭意義

列剋星敦戰役 列剋星敦戰役

每當美國人民慶祝獨立戰爭勝利的時候,誰也不會忘記,正是列剋星敦的民兵們,為這個偉大民族奠定了獨立的第一塊基石。正因為如此,列剋星敦成為美國自由獨立的象徵,被人們讚譽為“美國自由的搖籃”。

其他觀點

另一種觀點認為,獨立戰爭的第一場軍事衝突是6個月前發生的波因特普萊森特戰役(英語:Battle of Point Pleasant)。儘管在1908年,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決議案,認定波因特普萊森特戰役是獨立戰爭第一場衝突,但在史學界卻鮮有人接受這一觀點.“'Manufactured History': Re-Fighting the Battle of Point Pleasant”[人造的歷史:為波因特普萊森特戰役再戰].

列剋星頓

萊剋星頓的槍聲

“ 萊剋星頓的槍聲”亦稱“美國獨立戰爭”。萊剋星頓也稱”列剋星頓”。

1775年4月19日,在列剋星敦打響第一槍的美國獨立戰爭,是北美殖民地人民為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從1775年至1783年,持續8年之久,最終以英國在北美殖民統治的破產和北美殖民地的獨立而告終。

1775年4月18日,英國總督得知離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藏有民兵的軍火武器,於是派出士兵前往查繳沒收。工兵保爾·瑞維爾得知訊息後,星夜疾馳,通知各個村莊的民兵組織起來,迎擊英軍。英軍和民兵在萊剋星頓發生激戰,英軍儘管趕到康科德,奪取了部分武器,但損失慘重,被迫退回波士頓。萊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因此,在美國建國的歷史進程中,波士頓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萊剋星頓的槍聲”也不僅僅是槍聲的意思,而是轉變成一個事件的代名詞,即美國獨立戰爭的的開始。此次事件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標誌。

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列剋星頓城市

列剋星頓Lexington)位於麻薩諸塞州。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Lexington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建造的一型航空母艦,也是美國海軍第一種大型航空母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