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賬制記賬方法

貸:銀行存款(美元) 貸:銀行存款(美元) 貸:銀行存款(美元)

分賬制記賬方法是一種外幣交易的賬務處理方法,我國的許多金融類企業均採用分賬制記賬方法。金融類企業的外幣交易頻繁,涉及外幣幣種較多,可以採用分賬制記賬方法進行日常核算。資產負債表日,應當分別貨幣性項目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貨幣性項目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非貨幣性項目按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分賬制記賬方法下,為保持不同幣種借貸方金額合計相等,需要設定“貨幣兌換”科目進行核算。實務中又可採取兩種方法核算:
(一)所有外幣交易均通過“貨幣兌換”科目處理
在這種方法下,會計處理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發生的外幣交易同時涉及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的,按相同外幣金額同時記入貨幣性項目和“貨幣兌換(外幣)”科目,同時,按以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的金額,記入非貨幣性項目和“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
2.企業發生的交易僅涉及記賬本位幣外的一種貨幣反映的貨幣性項目的,按相同幣種金額入賬,不需要通過“貨幣兌換”科目核算;如果涉及兩種以上貨幣,按相同幣種金額記入相應貨幣性項目和“貨幣兌換(外幣)”科目。
3.期末,應將所有以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反映的“貨幣兌換”科目餘額按期末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並與“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餘額相比較,其差額轉入“匯兌損益”科目:如為借方差額,借記“匯兌損益”科目,貸記“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如為貸方差額,借記“貨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科目,貸記“匯兌損益”科目。
4.結算外幣貨幣性項目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匯兌損益”。
(例20—12)假定甲銀行採用分賬制記賬方法,選定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並以人民幣列報財務報表。20×7年9月,甲銀行發生以下交易:
(1)9月5日,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貨幣資本100000美元,無契約約定匯率,當日匯率為1美元=7.8元人民幣;
(2)9月10日,以2000美元購入一台固定資產,當日匯率為1美元=7.75元人民幣;
(3)9月15日,某客戶以39000元人民幣購入5000美元,當日美元賣出價為l美元=7.8元人民幣;
(4)9月20日,發放短期貸款5000美元,當日匯率為1美元=7.85元人民幣;
(5)9月25日,向其他銀行拆借資金10000歐元,期限為1個月,年利率為3%,當日的匯率為1歐元=9.5元人民幣;
9
(6)9月30日的匯率為1美元=8元人民幣,1歐元=10元人民幣。
對於上述交易,企業應作如下會計分錄:
(1)9月5日,收到美元資本投入
借:銀行存款(美元) USD$100000
貸:貨幣兌換(美元) USD$100000
借:貨幣兌換(人民幣) RMB¥780000
貸:實收資本 RMB¥780000
(2)9月10日,以美元購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RMB¥15500
貸:貨幣兌換(人民幣) RMB¥15500
借:貨幣兌換(美元) USD$2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 USD$2000
(3)9月15日,售出美元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 RMB¥39000
貸:貨幣兌換(人民幣) RMB¥39000
借:貨幣兌換(美元) USD$5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 USD$5000
(4)9月20日,發放美元短期貸款
借:貸款(美元) USD$5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 USD$5000
(5)9月25日,向其他銀行拆借歐元資金
借:銀行存款(歐元) €10000
貸:拆入資金(歐元) €10000
“貨幣兌換(美元)”賬戶的貸方餘額為USD$93000(USD$100000一USD$2000一USD$5000),按月末匯率折算為人民幣金額餘額為RMB¥744000(93000×8);
“貨幣兌換(人民幣)”賬戶有借方餘額725500(780000—15500—39000)。
“貨幣兌換”賬戶的借方餘額合計為RMB¥725500,貸方餘額合計為RMB¥744000,借貸方之間的差額為一RMB¥18500,即為當期產生的匯兌差額,相應的會計分錄為:
借:貨幣兌換(人民幣) RMB¥18500
貸:匯兌損益 RMB¥18500
(二)外幣交易的日常核算不通過“貨幣兌換”科目,僅在資產負債表日結轉匯兌損益時通過“貨幣兌換”科目處理
在外幣交易發生時直接以發生的幣種進行賬務處理,期末,由於所有賬戶均需要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列報,因此,所有以外幣反映的賬戶餘額均需要折算為記賬本位幣余額,其中,貨幣性項目以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非貨幣性項目以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後,所有賬戶借方餘額之和與所有賬戶貸方餘額之和的差額即為當期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例20—13)仍以(例20—12)為例,日常核算中相應會計分錄如下:
(1)9月5日,收到美元資本投入
借:銀行存款(美元) USD$100000
貸:實收資本 USD$100000
(2)9月10,以美元購入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USD$2000
10
貸:銀行存款(美元) USD$2000
(3)9月15日,售出美元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 RMB¥39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 USD$5000
(4)9月20日,發放美元短期貸款
借:貸款(美元) USD$5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 USD$5000
(5)9月25日,向其他銀行拆借歐元資金
借:銀行存款(歐元) €10000
貸:拆入資金(歐元) €10000
資產負債表日,編制賬戶科目餘額(人民幣)的調節表:非人民幣貨幣性項目以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非人民幣非貨幣性項目以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如下表
借方餘額賬戶 幣種 外幣餘額 匯率 人民幣餘額 貸方餘額賬戶 幣種 外幣餘額 匯率 人民幣餘額
銀行存款 美元 88000 8 804000 拆入資金 歐元 10000 10 100000
​ 歐元 10000 10 ​ 實收資本 美元 100000 7.8 780000
貸款 美元 5000 8 40000 ​ ​ ​ ​ ​
固定資產 美元 2000 7.75 15500 ​ ​ ​ ​ ​
銀行存款 人民幣 ​ ​ 39000 ​ ​ ​ ​ ​
人民幣餘額合計 ​ ​ 898500 人民幣餘額合計 ​ ​ 880000
匯兌損益 ​ ​ ​ ​ ​ ​ ​ 18500

相應會計分錄為:
借:貨幣兌換(人民幣) RMB¥18500
貸:匯兌損益 RMB¥18500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採用分賬制記賬方法,還是採用統賬制記賬方法,只是賬務處理程式不同,但產生的結果應當相同,計算出的匯兌差額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