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國旺

刁國旺

刁國旺,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理學博士,被聘為2006~2010教育部化學化工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1999年3月~2001年3月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健康與毒物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現任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電化學方向學術帶頭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刁國旺,教授,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理學博士,現任揚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電化學方向學術帶頭人。被聘為2006~2010教育部化學化工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1999年3月~2001年3月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健康與毒物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電化學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尤其對超微電極的製作,超微電極理論及其套用方面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將超微電極套用於富勒烯電化學特性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近年來主要從事超分子化學及超分子主體化合物在納米粒子表面修飾過程及其動力學研究工作。合成了一系列環糊精及杯芳烴衍生物,研究了其在金、銀、銅等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上的修飾過程;研究了這些主體化合物與硝基苯、四氯苯醌、中性紅等形成包合物的特性,測量了相應的動力學參數,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時研究了系列杯芳烴磺酸鹽的電化學氧化特性。在J. Phys. Chem. B,Nanotechnology,J. Electroanal. Chem., Electrochimi Acta, Chemosphere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70多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0多篇。

刁國旺教授主持了以下教改、學術研究課題:

(1) 物理化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研究,主持,江蘇省教育廳,1998.7 - 2001.12。

(2)工科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主持,浙江大學工科實驗基地開放基金,2003.1-2003.12。

(3) 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主持,揚州大學,2004.1-2004.12。

(4)《大學化學實驗》江蘇省精品教材建設項目,主持,江蘇省教育廳,2006.1-2007.12。

(5) DNA電化學特性的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基金,2002.1-2003.12,主持。

(6) 超分子主體化合物在納米粒子上的組裝及其套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號:20373060),主持, 2004.1-2006.12。

(7) 以超分子主體化合物為橋鏈的納米糰簇的製備及其套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號:20673094),主持, 2007.1-2007.12。

(8) 超分子化合物的電化學特性及其套用(HK0310116),主持,江蘇省教育廳,2003.1-2005.12。

(9) 新型高效吸附劑的研製及其在石油廢水治理中的套用,北京中油愛索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主持,2006.12-2007.12。

刁國旺教授發表了以下教學教改論文:

(1) 刁國旺(1),夾套式活塞的製備,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0620068241.0),2006年。

(2) 刁國旺(3),夾套式電泳管的製備及其套用,內蒙古石油化工,2005,31:8。

(3) 刁國旺(1),雙重考勤與課堂教學,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理論與實踐探索), 2004,7:82。

(4) 刁國旺(4),化學專業教學計畫制訂的依據與背景,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教學管理與研究), 2004, 8:61。

(5) 刁國旺(1),加強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教學效率,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教學管理與研究), 2004, 8:106。

(6) 刁國旺(1),大學化學實驗改革與實踐,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教學管理與研究),2004,8:112。

刁國旺教授獲得以下教學、學術表彰或獎勵:

2008年被江蘇省教育廳授予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被聘為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與化工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2005年獲江蘇省教育廳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3年獲揚州大學優秀課堂教學質量一等獎。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稱號,江蘇省教育廳,2002年。 “新世紀人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揚州大學,2002年。 江蘇省高等學校“青藍工程”優秀學科梯隊(物理化學),主要成員,2002年。

刁國旺教授發表了以下代表性學術論文:

(1) 刁國旺(通訊聯繫人),Phase Transi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tochloroformwith the Help of Inclusion Complexes of p-Sulfonatedcalix[4]arene and Alkanethiol Molecules, Nanotechnology, 2007, 18:571-577.

(2) 刁國旺(通訊聯繫人),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p-Sulphonated Calix[8]arene,J. Appl. Electrochem., 2007, 37:331-337.

(3) 刁國旺(第1作者,通訊聯繫人),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p-Tert-butyl Calix[8]arene inCH2CL2, Electrochimica Acta, 2006, 52:42-46.

(4) 刁國旺(通訊聯繫人), Study of Inclusion Complex of β-cyclodextrin andNitrobenzene, Chemosphere, 2006, 63:522-529.

(5) 刁國旺(第1作者),Heterogeneous Reactions of HX + HONO and I2 on Ice Surfaces:kineticsand Linear Correlations, J. Phys. Chem. A, 2005, 109(7),1364-1373.

(6) 刁國旺(第1作者,通訊聯繫人),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p-Sulfonated Calix[6]arene,Electroanalysis,2005, 17:1279-1284.

(7) 刁國旺(第1作者,通訊聯繫人),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p-Sulfonated Calix[4]arene, J. Elecetroanal. Chem., 2004, 567:325-330.

(8) 刁國旺(第2作者),Kinetics of HOBr uptake on NaBr and NaCl surface at varying relative humidity, J. Phys. Chem. B, 2002,106,5679-5688.

(9) 刁國旺(第1作者), A kinetic study of the reaction of NO2 with HI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278 to 333 K, Phys. Chem. Chem. Phys. 2001, 3: 1622-1630.

(10) 刁國旺(第2作者),Heterogeneous interaction and reaction of HONO on ice films at 173-230K, J. Phys. Chem. A. 2000, 104:3150-3158.

(11) 刁國旺 (第2作者),Heterogeneous interaction of SO2 on H2O2 ice films at 190-210K, J. Phys. Chem. A, 2000, 104:7565-7573. <!--end-->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