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護士

冷血護士

園丁、人民警察、白衣天使,這些都是人們從小都極度崇拜的職業,可在這世風日下的社會,這些原本高尚的職業也發生了質變。2011年2月22日晚,一名護士發微博抱怨,大意為:希望病人等自己下後在死,不然半夜就要收拾屍體,這條微博一經發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的圍觀,紛紛聲討這名冷血的白衣天使。人性的冷漠在這名醫護人員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職業道德在她身上蕩然無存。事發過後,汕頭市該醫院立即對這名冷血護士作出了停職處理。

微博惹眾怒

“測試人品的時刻到了,有個病人的血壓一直在降,半夜很可能要起床收屍,這大冷天我暖個被窩也不容易,等我下班在(應為‘再’)死啊……”
2011年2月22日晚,一則微博開始在網上廣為流傳。在這條微博提供的截圖中,疑為汕頭某醫院女護士的博主在自己的微博中,對病人生死相當冷漠,一心只盼著下班,並稱病人開始吐血不關自己的事。
當事人當事人李某

在當事醫院汕頭市中醫院。該院醫教科林姓科長介紹,該微博博主確為汕頭市中醫院內科醫護人員李某。醫院已成立調查組調查此事,李某已被停止處方權並調離臨床崗位。林姓科長同時透露,調查中,李某反映,網帖所附照片及明信片確為她本人所有,但文字內容與其無關,因其微博賬號被盜。
這則微博提供了一名疑為汕頭某醫護人員的微博截圖,並附該醫護人員自拍生活照以及明信片一張。這則微博提供了一名疑為汕頭某醫護人員的微博截圖,並附該醫護人員自拍生活照以及明信片一張。
在截圖的文字內容部分,有以下內容:“今晚來上班收到的最好訊息!亮點在最後2行,病人2:10Pm宣布臨床死亡~今晚可以睡個好覺!明天可以出遊了!!”“測試人品的時刻到了,有個病人的血壓在往下跌,半夜極有可能得起床收屍。我未雨綢繆,殯儀館的電話也問好了,但還是希望她能頂過今晚,這大冷天的,我暖個被窩也不容易,您就等我下班再死,好不?”“事實證明我的RP(人品)實在太好了呀~昨晚家屬無數次要求拔掉輸液管讓病人安心而去,我一再拒絕,硬是把她的生命延續到了今天。在我下班的時刻她開始吐血,估計也就這幾個小時的事了,反正不關我的事了,我下班了,噢耶耶耶~~”

譴責博主冷血

該微博已被轉發12000餘次,網友評論達2000多條。微博博主對於生命的冷漠,讓眾網友感到憤怒異常。
“憤怒!請敬畏生命。人活一世決定不了自己的壽命長短,但是至少在死的時候要有尊嚴。在醫患關係脆弱的今天,出現這樣的護理人員讓人遺憾,開除吧。”網友“一片冰親在玉壺”說。
網友“念念觀自在”則不無悲哀地說道:“白衣天使,以前是個光輝的稱號,一如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現在,神馬都不是了。為了這個曾經的稱號默哀一分鐘。”
不無激憤的網友甚至根據微博內容對博主展開了人肉搜尋,並且很快鎖定了汕頭市中醫院內科某護士。

已被調離崗位

林姓科長表示,李某在其個人微博上的言論後,醫院相當震驚高度重視,並在昨晨召開了專門會議。“這事來的相當突然,說實話我們也有點蒙。”林姓科長表示,目前醫院已經做了目前能做的一切工作,並且出台了對於此事的《鄭重聲明》。
目前汕頭市中醫院已經成立了由醫院醫務科、監察室組成的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處理,對李某進行了嚴厲批評教育,並已停止了李某的處方權,調離臨床崗位。林姓科長同時代表院方對公眾的關注表示感謝,對該院醫護人員的言行深感歉意。
林姓科長還透露了調查組從當事人李某處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據林姓科長介紹,李某對調查組表示,網路流傳的微博確為其本人微博,個人生活照和明信片確為她本人所有。“李某說,照片和明信片一直保存在她的電腦里。”
但李某同時對調查組表示,微博文字部分內容與其本人無關。“她說自己微博被盜,用原來的密碼已無法登錄,文字部分內容屬他人強加。”林科長表示,李某本人已就此事向警方報案,“我們目前也在對整個事情進行調查。”

相關評論

“半夜起床收屍,暖個被窩不易,下班再死”,這一連串吸引人眼球的“雷人”話語疊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個讓無數網友憤慨不已的社會新聞。作為救死扶傷的職業護士,在面對危重病人需要精心護理和充分生命尊重的情況下,卻大言不慚的在自己的微博里說出這樣的“心裡話”,而且還沒有絲毫的不安和愧疚,真的讓我等刮目相看了。
不過看很多網友的留言,卻愕然發現,很多網友對於女護士的這種表態不感到稀奇,原因是很多人從事某一行業時間長了,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職業倦怠和職業心理麻木在裡面,就像很多外科醫生面對再血腥的車禍現場也會保持冷靜一樣,當一個護士長期面對著人的生老病死,或許對生命的離去和尊重意識就慢慢讓位於自己的工作感受,甚至在她的眼裡,一個生命的離去,甚至比不上她暖的那個被窩的意義重大。
誠然,這是一種解釋,但是,筆者認為這只能是一種病理性的職業心理疾病分析,用這個理由不能來解釋缺乏職業道德教育和人文關懷的醫護現狀。當前醫患矛盾突出,很大程度上醫生和病人之間缺乏彼此互信和充滿人情味的執業和就醫環境,在進入醫院的那一刻,彼此之間的不信任和防備就已經在雙方的頭腦中上滿了弦,如此一來,“我下班你再死”的職業心態又有何難解釋呢。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這是一個沉重而老舊的話題,多少年來,各行各業,一直都在喊著,做著,宣傳著,但效果如何呢,相信每個行業的人對行風建設和職業教育的效果以及效果的持久性都有自己的判斷。我們在不斷把各種職業自律條例上牆之後,怎么讓這些冰冷的處罰條例從牆上走下來,走進職業人的心中,化為充滿人文關懷的行動,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好像不是某一個企業或者行業就能做到的,這和整個社會大的環境有關,所有行業內的糟粕和醜陋,無不是社會文化、人文素養缺失在微觀領域內的表現。
經過網友搜尋,言語冷血的女護士被人肉搜尋到了,但她不承認自己說過這些話,辯解自己的賬號被盜用,或許這是一個最弱智也是最明智的藉口,死活就是一個不承認,你能把我怎么樣。
其實結果是誰已經不重要,從近幾年的醫患矛盾到給病人縫肛門事件,惡劣的醫患關係可見一斑。加強教育該如何徹底深入的貫徹,職業道德之困何時能夠求解,正困擾著我們的醫務工作者及其管理部門,也煩惱著我們這些普通人,畢竟,誰都不能擔保一輩子不生病,不進醫院,在雙方都感到委屈和不解的困局裡,政府層面的制度設計者們,是否該做反思和有所行動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