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源工程

冷熱源工程

《冷熱源工程》是2009年9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雲飛。 本書闡述了蒸氣壓縮式製冷、吸收式製冷的基本原理,以及鍋爐的工作過程及鍋爐房設備的組成,介紹了空調冷熱源設備的選擇及冷熱源系統的設計方法。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冷熱源工程》是高等院校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規劃教材。

《冷熱源工程》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冷熱源裝置,主要內容包括蒸氣壓縮式製冷循環的基本原理、蒸氣壓縮式製冷系統的組成、吸收式循環的基本原理、供熱鍋爐的工作過程及其結構;下篇為冷熱源系統設計,內容包括冷熱源設備選擇與機房設計、空調水系統設計及設備選擇、地源熱泵系統及設計方法、蓄冷系統及設計方法。

《冷熱源工程》內容系統性強、深入淺出,既可作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學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該專業設計、安裝、管理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0 緒論

0.1 空氣調節與冷熱源

0.1.1 空氣調節

0.1.2 人工製冷的方法

0.1.3 鍋爐的工作過程

0.2 空調冷熱源的發展與套用現狀

0.2.1 製冷技術的套用及發展

0.2.2 熱泵系統

0.2.3 冷熱電三聯供系統

上篇 冷熱源裝置

1 蒸氣壓縮式製冷循環

1.1 理想製冷循環

1.1.1 逆卡諾循環

1.1.2 濕蒸氣區的逆卡諾循環

圖書插圖 圖書插圖

1.2 蒸氣壓縮式製冷的理論循環1.2.1 蒸氣壓縮式製冷的飽和循環

1.2.2 蒸氣壓縮式製冷的基本系統

1.2.3 飽和循環與逆卡諾循環比較

1.3 蒸氣壓縮式製冷飽和循環的熱力計算

1.3.1 p-h圖的構成及套用

1.3.2 蒸氣壓縮式製冷的熱力計算

1.3.3 製冷量與製冷係數

1.3.4 節流前過冷對製冷循環的影響

1.3.5 吸氣過熱對製冷循環的影響

1.3.6 回熱循環

1.4 蒸氣壓縮式製冷的實際循環

1.5 雙級壓縮製冷循環和復疊式製冷循環

1.5.1 雙級壓縮製冷循環

1.5.2 復疊式製冷循環

1.6 製冷劑

1.6.1 製冷劑的種類與命名

1.6.2 製冷劑的性質

1.6.3 製冷劑的替代

1.7 熱泵

複習思考題

2 蒸氣壓縮式製冷系統

2.1 製冷壓縮機

2.1.1 往復式壓縮機

2.1.2 螺桿式壓縮機

2.1.3 離心式製冷壓縮機

2.1.4 滾動轉子式製冷壓縮機

2.1.5 渦旋式製冷壓縮機

2.2 冷凝器

2.2.1 冷凝器的種類及特點

2.2.2 冷凝器的選擇計算

2.3 蒸發器

2.3.1 蒸發器的種類

2.3.2 蒸發器的選擇計算

2.3.3 載冷劑

2.4 節流機構

2.4.1 手動膨脹閥

2.4.2 浮球膨脹閥

2.4.3 熱力膨脹閥

2.4.4 熱電膨脹閥和電子脈衝式膨脹閥

2.4.5 毛細管

複習思考題

3 製冷系統及輔助設備

3.1 製冷系統的典型流程

3.2 製冷劑系統中的輔助設備

3.3 製冷劑管路的管徑的確定

3.4 製冷系統的自動控制與運行調節

3.4.1 製冷系統的自動閥門

3.4.2 製冷系統的控制器

3.4.3 蒸發器的自動調節

3.4.4 壓縮機的自動調節

3.4.5 製冷系統的自動安全保護

3.5 蒸氣壓縮式冷水機組

3.5.1 活塞式冷水機組

3.5.2 螺桿式冷水機組

3.5.3 離心式冷水機組

3.5.4 風冷式冷水機組

複習思考題

4 溴化鋰吸收式機組

4.1 吸收式制冷機的工作原理

4.1.1 吸收式製冷的工作過程

4.1.2 溴化鋰溶液特性及熱力狀態圖

4.1.3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的工作原理

4.2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的熱力計算

4.2.1 熱力計算過程

4.2.2 製冷循環工作參數的確定

4.3 雙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

4.3.1 蒸氣型雙效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

4.3.2 直燃型雙效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

4.4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的形式與結構

4.4.1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的主要形式

4.4.2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的主要部件與附屬設備

4.5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的性能調節

4.5.1 外界條件變化對機組性能的影響

4.5.2 部分負荷時的能量調節

複習思考題

5 供熱鍋爐

5.1 概述

5.1.1 鍋爐房設備組成

5.1.2 鍋爐的工作過程

5.1.3 鍋爐的分類

5.1.4 鍋爐基本特性的表示方法

5.2 鍋爐燃料與燃燒計算

5.2.1 燃料的成分及分析基準

5.2.2 燃料的種類及特性

5.3 鍋爐熱平衡與燃燒計算

5.3.1 鍋爐熱平衡

5.3.2 鍋爐熱效率

5.3.3 燃燒計算

5.4 常用燃燒設備

5.4.1 鏈條爐

5.4.2 循環流化床爐

5.4.3 燃油、燃氣鍋爐

5.4.4 水煤漿鍋爐

5.4.5 輔助受熱面

5.5 煙風系統

5.5.1 鍋爐通風

5.5.2 煙氣淨化

5.6 汽水系統

5.6.1 水循環的原理

5.6.2 汽水分離

5.6.3 鍋爐水處理

5.7 燃燒系統的輔助設備

5.7.1 運煤系統

5.7.2 除渣系統

5.8 鍋爐常用附屬檔案

5.9 供熱鍋爐節能

複習思考題

下篇 冷熱源系統設計

6 冷熱源設備選擇與機房設計

6.1 冷熱源設備的選擇

6.1.1 製冷設備容量及台數的選擇

6.1.2 鍋爐型號及台數的選擇

6.2 冷熱源機房設計

6.2.1 冷熱源機房的位置

6.2.2 冷熱源機房布置

6.2.3 燃煤鍋爐房設計

6.2.4 燃油燃氣鍋爐房設計

複習思考題

7 空調水系統設計

7.1 冷凍水系統及循環水泵的選擇

7.1.1 冷凍水系統的形式

7.1.2 冷凍水系統設計

7.1.3 循環水泵的選擇

7.1.4 其他輔助設備的選擇

7.2 冷卻水系統及設備選擇

7.2.1 冷卻水系統布置形式

7.2.2 冷卻塔的選擇及布置

7.2.3 冷卻水泵的選擇

7.3 凝結水系統

7.3.1 凝結水管設定原則

7.3.2 凝結水管管徑

7.4 管路系統的隔熱措施

7.4.1 絕熱材料及性能

7.4.2 絕熱層厚度的確定

複習思考題

8 地源熱泵系統及設計方法

8.1 地源熱泵系統的基本概念

8.1.1 地源熱泵系統的分類

8.1.2 地源熱泵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8.1.3 地源熱泵系統的特點

8.1.4 土壤源地源熱泵系統

8.1.5 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

8.1.6 地表水源熱泵系統

8.2 地源熱泵系統設計前期的準備工作

8.2.1 地源熱泵系統的設計特點

8.2.2 系統負荷計算

8.2.3 現場勘測

8.3 土壤源熱泵系統設計方法

8.3.1 土壤換熱器的設計步驟

8.3.2 地埋管換熱器的布置形式

8.3.3 地埋管管材與傳熱介質

8.3.4 地埋管管長的確定

8.3.5 豎井、管溝數目及間距

8.3.6 管道壓力損失計算與循環泵的選擇

8.3.7 校核管材承壓能力

8.3.8 土壤換熱器傳熱計算方法

8.4 地下水源熱泵系統設計

8.4.1 閉式環路地下水系統設計

8.4.2 開式地下水系統設計

8.5 地表水地源熱泵系統設計

8.6 地源熱泵系統最佳化

複習思考題

9 蓄冷空調系統及設計方法

9.1 概述

9.1.1 蓄冷空調技術的原理

9.1.2 蓄冷設計模式與控制策略

9.1.3 蓄冷空調技術的發展與套用

9.2 水蓄冷空調系統

9.2.1 水蓄冷空調系統的特點

9.2.2 水蓄冷空調系統的形式

9.2.3 水蓄冷槽的類型及其特點

9.2.4 水蓄冷空調系統設計

9.3 冰蓄冷空調系統

9.3.1 蓄冰技術

9.3.2 冰蓄冷空調系統的循環流程

9.3.3 冰蓄冷空調系統設計

複習思考題

10 冷熱電三聯供系統

10.1 概述

10.2 集中式冷熱電聯供技術

10.2.1 集中式冷熱電聯供系統的形式

10.2.2 集中式冷熱電聯供系統的冷熱媒及冷熱量調節

10.2.3 集中式冷熱電聯供的輸配系統

10.3 建築分散式冷熱電聯供技術

10.3.1 分散式發電技術

10.3.2 熱回收技術

複習思考題

附錄

附錄1 製冷劑編號及一般特性

附錄2 R22飽和狀態下的熱力性質

附錄3 R717飽和狀態下的熱力性質

附錄4 R134a飽和狀態下的熱力性質

附錄5 R22過熱蒸氣的熱力性質

附錄6 R717過熱蒸氣的熱力性質

附錄7 R134a過熱蒸氣的熱力性質

附錄8 氯化鈣水溶液的物性值

附錄9 乙二醇水溶液的熱物性值

附錄10 R717(NH3)的p-h圖

附錄11 R134a的p-h圖

附錄12 R22的p-h圖

附錄13 LiBr-H2O溶液的h-ξ圖之一

附錄14 LiBr-H2O溶液的h-ξ圖之二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