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成金

冷成金

冷成金,男,1962年生,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神山鎮人,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蘇軾研究會副會長 ,李清照、辛棄疾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學和傳統文化研究。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91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2003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得文學博士學位。1991年7月—1996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任講師,1996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任副教授,1999年2月——2001年8月期間任韓國韓瑞大學客座教授,2003年7月起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任教授,2004年起增補為博士生導師。

教育背景

1991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

2003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得文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唐宋文學

古代文論

傳統文化

教授課程

中國古代文學史

蘇軾研究

唐詩宋詞研究

先秦諸子與人文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

中國古代文獻與文學研究方法

主要學術兼職

1999年2月——2001年8月期間任韓國韓瑞大學客座教授

代表性論文

1.《走出自然——從蘇軾的山水詩看自然詩化的走向及其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10000字。

2.《對傳統士大夫人格的超越——論蘇軾黃州時期的思想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10000字。

3.《論蘇軾嶺海時期的思想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10000字。

4.《論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10000字。

5.《金庸小說與民族文化本體的重塑》,《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10000字。

6.《蘇軾、朱熹文藝觀之比較》,《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10000字。

7.《“俠客行”專欄(共十篇)》,《中華工商時報》,1994年6月,30000字。

8.《“古道酣歌”(共七篇)》,《雅周末》,1996年11月,15000字。

9.《山東作家群的道德意識》,《雅周末》,1996年12月,3000字。

10.《“三統”與文化保守主義》,《雅周末》,1996年10月,3000字。

11.《〈聊齋志異〉中的道德宿命意識》,《雅周末》,1996年11月,3000字。

12.《大俗大雅,至幻至真》,《雅周末》,1996年10月,3000字。

13.《孔子仁學與現代人》,《中國文化報》,1998年2月,3000字。

14.《揮之不去的文化理想——談山東作家群的道德意識》,《中國文化報》,1998年4月,3000字。

15.《傳統事功精神的新開展》,《人文雜誌》,1998年第4期,4000字。

16.《試論漢賦之美的本質》,《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9000字。

17.《金庸小說與傳統文化》,《中國水利報》,1998年11月,4000字。

18.《六朝駢文的美質美態》,《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8000字。

19.《金庸小說的文化價值》,《東方學》(韓國),1999年1月,5000字。

20.《百年文學》,《北京晚報·世紀導刊》,1999年1月,12000字。

21.《駢文之美辨正》,《論衡》,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20000字。

22.《試談中國禁毀小說的概況及禁毀因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8000字。

23.《試論唐、宋古文運動的成因及特質》,《東方學》(韓國),1999年12月,20000字。

24.《唐宋意識形態的嬗變與宋詞繁榮的文化動因》,《中國文學的文化思考》,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3月,21000字。

25.《中國古代散文中“文”、“道”觀念演變之考辨》,《東方學》(韓國),2000年12月,25000字。

26.《金庸小說與傳統文化》,《光明日報》,2001年4月,3200字。

27.《論原始儒家的倫理思想對於建構普世倫理的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8000字。

28.《武打、武俠、無賴》,《人民日報》,2001年12月,1200字。

29.《“金庸”不是神話,學術不能“隨感”——對陳冲批評的回應》,《文學自由談》,2002年第2期,3500字。

30.《從〈東坡易傳〉看蘇軾文藝思想的基本特徵——兼與朱熹文藝思想相比較》,《文學評論》,2002年第2期,14600字。

31.《試論“三蘇”蜀學的思想特徵》,《福建論壇》,2002年第3期,11000字。

32.《蘇軾的山水詩與自然詩化的走向》,《文學前沿》(第五輯),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12000字。

33.《試談金庸小說對於建構民族文學的啟示》,《2000年北京金庸小說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21000字。

34.《再答陳冲》,《文學自由談》,2002年第6期,3500字。

35.《從〈東坡易傳〉看蘇軾的情本論思想》,《福建論壇》,2004年第2期,7000字。

36.《〈東坡易傳〉與蘇軾的文藝觀》,《中國第十二屆蘇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8月,15000字。

37.《古人蘇、辛詞百則評闡釋》,《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4年8月,13000字。

38.《武俠小說與文學雅俗之分的文化機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5年7月複印,5000字。

39.《東坡易傳與傳統事功精神》,《中國蘇軾研究》(第二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7月,9000字。

40.《詩詞“文化欣賞”舉隅》,《惠州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11年第4期複印,7900字。

41.《“發憤以抒情”到“詩是窮人物”——屈原、蘇軾詩學精神內在聯繫之考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第5期,10000字。

42.《〈毗陵易傳〉的思想理論特徵》,《蘇東坡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1月。11000字。

43.《蘇軾詩文悲劇意識的特質》,《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第2期,6500字。

44.《論化時間為空間的詩詞之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年7月,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11年第7期複印,7000字。

45.《“向死而生”:先秦儒道哲學立論方式辨正——兼與海德格爾的“為死而在”比較》,《中國人大學報》,2012年3月,14700字。

46.《孔子思想中的“自足性”》,《光明日報》,2012年7月,3000字。

47.《文化視野下的詩詞之美》,《紫光閣》,2013年第5期,7000字。

48.《金庸小說的悲劇意識》,《中華文化論壇》,2013年第4期,6500字。

49.《詩詞吟誦與心靈成長》,《人民日報》,2014-06-10。

50.《資訊時代更需經典閱讀》,《人民日報》,2014-03-19。

51.《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前進力量》,《人民日報》,2014年12月03日

52.《論李賀詩的悲劇意識》,《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53.《文學要承載文化的真實》,《光明日報》,2015-08-04。

54.《人的自證與唐詩宋詞中的價值建構》,《浙江社會科學》,2016年01期。

55.《論孔子的內在親證價值建構思想》,《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2期。

56.《蘇軾詞對現實悲劇性的審美超越》,《河北學刊》,2016年03期。

57.《唐詩悲劇意識審美類型論要》,《山東社會科學》,2016年05期。

主要專著

1、《隱士與解脫》,作家出版社,1996年12月,12萬字。

2、《陸游詩選注》,大連出版社,1997年1月,30萬字。

3、《蘇軾詞選注》,大連出版社,1998年1月,27萬字。

4、《古道酣歌》,海天出版社,1998年12月,13萬字。

5、《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50萬字。(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54.7萬字。) (獲200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6、《文學與文化的張力》,學林出版社,2002年5月,24.5萬字。

7、《中國古代文學史(唐宋部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32萬字,獲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優秀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

8、《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學苑出版社,2003年5月,47萬字,獲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修訂版,學苑出版社,2004年4月,47.6萬字)

9、《唐詩宋詞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40.8萬字。(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44.8萬字。)

10、《國學之光——近代國學大師論著選讀》,冷成金、沈廣斌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337萬字。

11、《論語的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35萬字。

主編輯刊

《中國蘇軾研究》 ,學苑出版社。

主要作品

著名歷史雜談作家,其作品被翻譯到韓國和日本,並引起了韓國的”中國流”。

44集電視劇《蘇東坡》編劇,該劇已被廣電總局推薦為2009年首季四部國產優秀電視劇之一,其他三部是《美麗人生》、《潛伏》、《北風那個吹》。

被搜狐教育評為全國2009年中文專業最受歡迎十大教授和2010年各省市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榜。

編著、整理、主編、主講

1、《蘇軾》(詞選注),大連出版社1998年1月。

2、《陸游》(詩選注),大連出版社,1997年1月。

3、《新資治通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4月。

4、《讀史有學問》,南海出版社,2002年4月。2002年11月台灣未來書城出台灣地區繁體字版。

5、《〈人物誌〉譯釋(辨經)》,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年12月。2003年3月譯成韓文出版。

6、《傳統智慧的文化形態》,團結出版社,1998年1月。2003年6月譯成韓文出版。

7、《中國禁毀小說百部》(主編),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

8、《讀懂中國智慧》,重慶出版社; 第1版 (2013年12月1日)

9、《三千年來誰著史》,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第1版 (2015年6月1日)

10、《進退捨得:有一種境界叫蘇東坡》,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第1版 (2014年5月1日)

11、愛課程視頻公開課《唐詩宋詞的審美類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