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魚[冰魚:一些不同種類的魚類之俗稱]

冰魚[冰魚:一些不同種類的魚類之俗稱]

冰魚,又稱南極冰魚,南極蝦魚,屬於南極魚亞目鱷冰魚科,是生長在深海零度以下無污染的魚類,它以南極蝦為食,拒食雜物。體內含有豐富的魚脂肪DHA、EPA等成分,且鈣質含量豐富,不含血紅素,營養價值較高,是很適合現代人的健康食品。

基本信息

概述

冰魚是生活在南極的魚類之一,共有十六種,都屬於南極魚亞目(Notothenioidei)。在南極魚科的幾百種紅色血液的物種中,只有冰魚缺乏血紅蛋白。冰魚是唯一同時缺乏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脊椎動物。

形態特徵

南極冰魚外型細長,頭比較大,外皮呈黑白相間 ,大大的眼睛和長著長牙的嘴,纖細的魚鰭骨上覆蓋著透明的膜。它沒有鱗片,而且是白色,某些部位潔白如雪,其他部位則是半透明的,體內幾乎不含血紅蛋白。

生物學特性

適應性
黑鰭冰魚黑鰭冰魚

冰魚可能通過鰓和極薄的皮膚吸收了許多溶解在海水中的氧,因此它們可以不需要大而柔軟的紅細胞。而且,生物學家們還推測,較稀薄的血液在身體中循環流動的時候阻力比較小,而節約能量消耗也有利於生存,尤其是在極端環境裡。同許多極地的魚類一樣,冰魚體內也可以產生抗凍蛋白質,使其在接近冰點的低溫海水中仍能保持血液流動 。海水由於鹽度較高,其冰點比淡水低,南極半島附近的海水溫度在夏天大約是1.5℃,冬天是-1.8℃ 。

基因突變性

南極冰魚血紅蛋白的缺失不是一種有用的適應行為,而是一個基因突變導致的不幸結果。冰魚的血液攜帶氧氣的量只有普通魚類血液的10%,為了生存,它們不得不大幅調整自己的身體。進化鑄成的這個大錯也許對於大多數魚類來說是致命的,但冰魚的鰓,加上一點點幸運的環境優勢,拯救了它們,沒讓它們因血液的缺陷而滅亡。

種群現狀

南極冰魚正面臨一個新的威脅――人為的氣候變化。南冰洋正在變暖,而且可能酸化,營養將會減少。相比紅血球魚類,成年冰魚對溫度變化更敏感,它們無法經受高溫,所以正在南冰洋發生的溫度變化可能給冰魚帶來滅頂之災。

菜餚製作

鱷冰魚鱷冰魚

南極冰魚,魚肉口感類似蝦肉,細緻又不失彈性,魚身細,容易熟。

冰魚的做法很多,既可以清涮、鹽烤,又可油炸、做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