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融水補給

冰雪融水補給

冰雪融水補給主要指在流域內的高山地區,永久積雪或冰川融水的補給。在乾旱、半乾旱或者部分較濕潤的山區,冰雪融水是河流補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些特殊地區,甚至成為水量的唯一源泉。

冰雪融水補給 主要指在流域內的高山地區,永久積雪或冰川融水的補給。在乾旱、半乾旱或者部分較濕潤的山區,冰雪融水是河流補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些特殊地區,甚至成為水量的唯一源泉。冰雪融水補給多發生在氣溫最高的夏季。其特點是單位面積出水率高,這是由於在冰川發育的高山地區,蒸發少的緣故。冰面消融初期,由於氣溫較低,融水下滲,往往形成雪下潛流。雪層飽和以後,才有微弱水流出露。氣溫升到0℃以後,冰面雪層融盡,冰面逐漸裸露,融水多以冰面漫流形式沿著冰面水道下流,或者沿冰裂隙下泄,最後從冰面兩側或冰洞口流出,匯成冰川谷底的河流上源。冰川的消融,除與外界熱源有關外,還隨冰面水流的加大而增加,也就是在融水匯流過程中,融水本身像滾雪球一樣,流量越來越大,這與雨水補給的形式不同。如天山冰川地區單位面積出水率較高,每平方公里達50升/秒;巴托拉冰川地區甚至可達每平方公里300—400升/秒,而一般地區僅為每平方公里3~10升/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