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劈作用

冰劈作用

寒冷地帶,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凍結成冰時,體積膨大(增大9%左右),因而它對圍限它的岩石裂隙壁產生很大的壓力,可達960~2000kg/cm2,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寬。當冰融化時,水沿擴大了的裂隙更深入地滲入岩石的內部,同時水量也可能增加,並再次凍結成冰。這樣凍結、融化頻繁進行,使裂隙不斷擴大,以至使岩石崩裂成為岩屑。這種作用叫冰劈作用。又稱凍融風化。

名稱

冰劈作用

現象

一、這樣凍結、融化頻繁進行,使裂隙不斷擴大,以至使岩石崩裂成為岩屑。
二、在乾旱區,當岩石裂隙中的水,溶解著大量的鹽類礦物時,一旦含水量蒸發,濃度達到飽和,鹽類再結晶,使體積增大,對圍限它的裂隙產生膨脹壓力,使裂隙擴大加深,也可以使岩石崩裂。

歸類

冰劈作用(凍融風化)屬於風化作用中的物理風化作用中的一種。物理風化包括熱力風化和凍融風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