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薯

冬薯

冬薯,其實是馬鈴薯的一種,因在冬天栽種和收穫而得名。粵西人稱之如是。

基本信息

簡介

其實是馬鈴薯的一種,因在冬天栽種和收穫而得名。粵西人稱之如是。

根據馬鈴薯的來源、性味和形態,人們給馬鈴薯取了許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我國,山東魯南地區(滕州)叫地蛋,雲南、貴州一帶稱芋或洋山芋,廣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藥蛋,安徽部分又叫地瓜,東北各省多稱土豆。河北地區叫山藥蛋、山藥。馬鈴薯又稱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藥蛋、饃饃蛋、薯仔(香港、廣州人的慣稱)等。雖然個別地區有叫土豆為“山藥蛋”的,其實有真正叫山藥蛋的東西。因此需要分清楚,不要誤會。義大利人叫地豆,法國人叫地蘋果,德國人叫地梨,美國人叫愛爾蘭豆薯,俄國人叫荷蘭薯。鑒於名字的混亂,植物學家才給它取了個世界通用的學名——馬鈴薯。

馬鈴薯在原產地就有幾百個品種,在世界各地又不斷地培養新品種,目前全世界有幾千個品種,有含澱粉比例較高,適合作為主食的,也有適合作為蔬菜食用的。人們根據不同的用途培養出很多新品種,花色有白色、紅色、紫色等品種,地下塊莖有圓形、卵形和橢圓形,其皮色有紅色、黃色、白色和紫色的不同品種。一般用塊莖上的“芽眼”切下播種,如果用種子種植,很快就會產生變異,因此非常容易出現新品種。

信宜(屬粵西)的冬薯個體絕大部分都不大,而且煮熟後有種很特別的味道,味道也比較大(個人感覺有點酸溜酸溜的)這是兩個很大的特點。在信宜市外,如廣州等地菜市場上賣的土豆(馬鈴薯),它們的個頭大,煮熟後味道不太大也好聞。

說白了,土豆就是一個總稱;而冬薯,應是土豆的一個新品種,是包含與被包含關係吧。不是同一回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