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王維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yǒu]
[xiāo]

作品鑑賞

王維這首《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就是一首抒寫雪中思友的詩,表達出對友人深切的關懷。胡居士:名不詳。只知他家境清寒,信奉佛教,住處距王維不遠。王維有《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與胡居士皆病寄此兼示學人》等詩,從詩中可知胡居士賢而貧困,王維曾經周濟過他。前六句寫山居的靜寂,雪景的清幽,結尾處的對雪懷人之情,就是在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自然地觸發出來。
中二聯是寫雪景的名句。一般人好用鵝毛柳絮、碎瓊亂玉等來寫雪景。王維寫雪,筆墨空靈,感覺細膩而有層次。詩人先從聽覺著筆,寫他夜裡隔著窗子聽見風吹動竹子的聲響;接著寫視覺所見:清晨開門一看,才發覺皚皚白雪已鋪滿了山頭。“風驚竹”有聲,“雪滿山”有色,境界空闊,又緊扣著詩人隔窗“聽”和開門“看”的動作神態,一驚一嘆的內心感受,這就使人如臨其境。接下去的一聯 ,“灑空”二字摹寫動態,描繪雪花紛紛揚揚、漫空飛舞之態;“積素”二字寫靜,表現給地面上已積起厚厚的一層白雪。“深巷靜”、“廣庭閒”、則渲染雪夜裡深巷、廣庭環境的清寂,傳達出詩人的心境。詩人通過“驚”、“滿”、“靜”、“閒”四個動詞和形容詞,細緻地表現了自己在雪夜裡的思緒變化。王維吸取了前人寫雪的藝術經驗,同樣運用不粘滯於物象而純從感覺印象著以淡墨的表現方法,繪出一幅清寒、寂靜而又有聲息、光色、動感和生氣的夜雪圖。
這首詩的主題和藝術構思,對中唐山水詩人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等名作,都有一定的影響。

作者簡介

王維像
王維
(701-761)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晚年居於藍田輞川別墅。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擅畫人物、叢竹、山水。公元721年(開元九年)中進士第一,為大樂丞,累官至給事中。公元756年(天寶十五載),為安史亂軍所獲,署以偽官。兩京收復後,降職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王維詩現存約四百首,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他繼承和發展了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傳統,對陶淵明田園詩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了一個高峰。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有《王右丞集》。

人物評價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鍾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並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王維詩在其生前以及後世,都享有盛名。史稱其“名盛於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寧、薛諸王待若師友”(《新唐書》本傳)。唐代宗曾譽之為“天下文宗”(《答王縉進王維集表詔》)。杜甫也稱他“最傳秀句寰區滿”(《解悶》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圖則贊其“趣味澄復,若清沈之貫達”(《與王駕評詩書》)。昔人曾譽王維為“詩佛”,並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並提。以思想內容而言,王維詩遠不能與李、杜相提並論;而在藝術方面,王維確有其獨特的成就與貢獻。唐劉長卿、大曆十才子以至姚合、賈島等人的詩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維影響。直到清代,王士禎標舉神韻,實際上也以其詩為宗尚。但這派詩歌,往往陶情風景,缺乏社會內容。

王維詩選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送邢桂州

鐃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 赭圻將赤岸,擊汰復揚舲。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使至塞上

腳踏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jì),都護在燕(yān)然。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酬張少府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群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王維墓

據《藍田縣誌》記載,王維墓位於輞川鄉白家坪村東60米處,墓地前臨飛雲山下的輞川河岸,原墓地約13.3畝。現被壓在向陽公司14號廠房下。《唐右丞王公維墓》碑石被向陽公司14號按石料使用,壓在水洞裡。墓前遺物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督郵程兆聲和陝西巡撫畢沅豎立的碑石兩座,“文革”中被毀。王維的母親也葬在此地。交通部六處修輞川公路時將王維母墳塔平毀。當年建設中的短視行為給藍田的文物旅遊資源造成了難以彌補的缺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