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識大師:說結構

再識大師:說結構

《再識大師:說結構》是2001年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華祥。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結構,我以為是素描的核心,結構就是聯繫。是形和形、形體和形體、此物與彼物的聯繫。結構,在形體上表現為各個形體之間的連線方式,在明暗上表現為各種色調的形狀和邏輯關係,以及抽象的排列關係。在構圖上表現為不同形狀的多向聯合。

結構,通常被理解為解剖和幾何構造,這都不錯。但是,這種看法導致了普遍的概念化觀察與程式化表現。結構固然包含解剖與幾何,但人們很容易把它當成結構本身。事實上,解剖與幾何並不等於結構,結構的內涵和外延要豐富得多。內涵前面已經說過。外延卻可以有舉不盡的例子。譬如“動物的皮下組織—肌肉結構、肌肉所依託的骨骼結構;房屋的牆與頂、門和窗的結構;汽車的外殼和內部結構;一棵樹的乾、莖、枝葉結構;一個酒瓶的瓶頸、瓶身和瓶蓋的結構;一件衣服的領、袖和兜的結構;一枝槍的槍托、槍鏜、槍機和槍管的結構;一枝鋼筆的筆尖、筆膽、筆身的結構等等。這些我都統稱為”自然結構“。這個概念,既不同於解剖結構,也不同於幾何結構,它是客觀的餓非虛擬的存在。是內在與外在的統一,是眼睛能夠看見的形象。

自然結構,是此物成為此物,彼物成為彼物的基本依據。如”中山裝“的結構,是除了領、袖和衣身之外,還有四個帶蓋的兜。

結構還有另外一種重要特徵。有一些軟性的東西會變形,如:衣服、毛髮、肌肉、水、雲彩等等。在某種外力的作用下,這些東西會發生變形,因而呈現出變異的形體和線條,我將此稱為”運動結構,“是某物的此一時和彼一時之差別的基本依據。如:同一條褲腿在站立時的布褶與彎曲時的布褶變化。自此,我可以說,不論結構的外部形態有多少,都可以將它們納入”自然結構“和”運動結構“中。如果我們弄清楚了這兩種結構的規律,就等於找到了打開一切結構的鑰匙。

編輯推薦

由著名藝術家王華祥主持創辦 “飛地藝術坊”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私人藝術作坊。他向弟子們傳授常規(寫實)素描的非常思維思路。在此之前,王華祥已在中央美術學院的本科生和進修生中,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他的素描教學思想在全國的許多院校以及青年畫家中廣為流傳,他的 “無主版”彩色木刻使許多同行受益,他的黑白木刻教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聽眾。不僅如此,王華祥的油畫也異軍突起,一起步就與境外畫廊簽約,成為少數幸運者之一。王華祥是1999年首期《藝術家》雜誌的封面人物,是1999年第一、二期《美術文獻》素描專集的特約主編,是世紀末書系之《畫壇偶像。〈色界梟雄〉〈女媧之靈〉和〈水墨潮流〉的總策劃。1998年至1999年,王華祥還客串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油畫藝術總監,策劃了1999年春季油畫拍賣會,策劃了木版家族系列展,他還參與策劃了藝術雜誌〈當代學院藝術〉。2000年7月,王華祥被〈今日中國美術〉組委會聘請為評審並參與了評選工作。2000年8月,王華祥被總政藝術局聘為“全軍美術高研班”的惟一教師。王華祥的個人畫集和學術專著有〈將錯就錯〉〈 現實與虛無之間〉〈當代藝術家畫庫—王華祥〉〈名師點化—王華祥說素描〉〈再識大師〉等。即將出版的教學著作有:〈反向教學系統〉(素描)(版畫)(油畫)(綜合媒材)等9本書。他的 油畫、版畫和素描都參加了國內外的許多重要展覽,並且被一些大的博物館和收藏家收藏。

作者簡介

王華祥(1962-)貴州人。1984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88年畢業留校任教,並任飛地藝術研究中心主持,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89年版畫作品《貴州人》參加第七屆全國美展並獲金獎。《美術》、台灣《藝術家》、《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青年》雜誌均發表作品及專訪文章。1990年參加全國青年美展,作品出展南斯拉夫、德、美、法、英等國。1991年舉辦個展。1992年作品入編《中國美術五十年》。曾出版教材《將錯就錯》。作品多被國內外美術館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