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東大暴動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了對冀東地區的侵略和控制。冀東黨組織根據黨中央、北方局和晉察冀分局的指示,積極發動和組織冀東人民開展抗日游擊戰爭。這年12月,冀熱邊特委在遷安、豐潤一帶組織了冀熱邊抗日游擊第一支隊,王平陸為支隊長。

內容

1938年1月游擊隊攻下了青龍縣青河沿據點,由於缺乏經驗,王平陸同志在戰鬥中負傷犧牲。2月,特委從灤縣、遵化等地調30多名黨員組織游擊隊,繼續開展游擊戰爭。3月,黨領導了開灤五礦工人大罷工。民眾運動的蓬勃發展,壯大了冀東的黨組織,為冀東暴動在組織上和思想上準備了條件。1938年6月,受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派遣,宋時輪、鄧華同志率八路軍第四縱隊由平西東進到達薊縣靠山集、將軍關一帶,支持冀東的游擊戰爭。鑒於暴動的時機日益成熟,6月下旬,中共冀熱邊特委與同盟者代表在田家灣子召開會議,決定於7月6日舉行冀東全區武裝大暴動,並確定成立抗日聯軍6個總隊及各路指揮部人選。由於準備起義的計畫被敵人發覺,不得不提前起義。
7月6日夜,由李潤民等同志領導的抗日聯軍第五總隊,在灤縣港北莊、高各莊、門莊一帶打響。起義部隊殲滅了張各莊、糯米莊的偽警察,不到10天隊伍發展到5000多人,並在楊家院殲滅了300多名灤縣偽警察、保全隊後,乘勝進至樂亭。這時,在樂亭地區由閻達開等同志領導的暴動隊伍已發展到4,000多人,在抗日聯軍第五總隊的配合下,激戰四晝夜,攻克了樂亭縣城。
7月9日,原訂在遷安、灤縣、豐潤起義的抗日聯軍第四總隊在李運昌等同志領導下舉行暴動,起義武裝克崖口據點,殲遵化保全隊,攻克灤河岸上的敵人大據點興城,全殲王官營偽軍,隊伍迅速發展到4,000多人。在抗日聯軍四、五總隊的影響下,7月18日共產黨員周文彬、胡志發、節振國領導2,000多名開灤煤礦工人舉行暴動,其他各礦工人積極回響,部隊發展到7,000多人,占領了馬家溝林西唐家莊等礦區,後轉入山區與四總隊協同作戰。領導薊縣暴動的李子光同志,率領500人的隊伍在一舉攻克上、下倉鎮後,配合其他起義部隊和八路軍四縱隊攻占了玉田、薊縣兩城,隊伍壯大到5000多人,組織了第五總隊(原為三總隊)。

影響

冀東各路暴動部隊,無堅不摧,接連獲勝,到1938年底,暴動波及到長城以南,樂亭以北,昌黎以西,三河以東的冀東廣大地區。暴動部隊先後攻克了玉田、樂亭、盧龍、薊縣、平谷、遷安六座縣城,並且占領了不少大的集鎮,控制了廣大鄉村,基本上摧毀了敵偽對冀東廣大農村的統治。廣大黨員、幹部和民眾在暴動中經受了武裝鬥爭的鍛鍊,提高了對敵作戰的本領,堅定了抗日必勝的信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