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善中學

兼善中學

重慶市兼善中學(Chongqing Jianshan Middle School)創辦於1930年秋季,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毛背沱,是重慶市首批重點中學,國家首批基礎教育課改實驗學校,是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盧作孚先生創辦的。學校堅持“兼善天下”的辦學理念,秉承“捨得乾、讀兼善”的校訓,培養了一大批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如原國務院總理李鵬夫人朱琳、原四川省長肖秧、重慶市委副書記邢元敏、成都軍區副司令員蒙進喜、中國社科院博導吳恩遠、中國駐英大使胡定一,中國現代文化研究所所長舒乙,著名作家楊益言等,可謂桃李滿天下,巴蜀多門生。兼善中學悠久的辦學歷史及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散發出的魅力令人景仰,贏得了社會的關注。

學校簡史

重慶市兼善創辦於1930年秋季,國中第一班以江北貧兒院的29人為基礎,借北碚火焰山東嶽廟暫住。1932年3月新建校舍樓房一幢於北碚公園右側(即今天北碚圖書館紅樓)1939年5月為躲避日寇飛機轟炸,遷校於北碚雞公山槽坊口,同年經蔣中正批覆同意增設高中部。1942年4月再遷至毛背沱即現在校址(1946年8月將國中部遷到杜家街果園)。

至解放初期,學校為“北碚私立兼善中學”,累計辦國中班33個,高中班20個。以“智、仁、勇、恆”為校訓,教育學生以“兼善天下”為己任,注重培養學生艱苦樸素、作風誠樸、刻苦學習、熱愛勞動的優良品質,“捨得乾,讀兼善”廣為流傳。學校聘任外籍教師戴大衛、留美教授徐桂英、留美著名學者劉若雨和劉世民、國內大學教授顧實、敖職因、施白南、周光舞、儲師竹(二胡大師劉天華弟子)等任教,梁漱溟、晏陽初、陶行知、沈鈞儒、黃炎培、何魯、馮玉祥、賀龍等都到學校演講或視察。實施“導師”、“導生”、“導友”的“三導”教學方式,人人做到榮譽考試(沒有老師監考),獲得四川省畢業會考長期免考的特殊待遇。文體活動十分豐富,“赫爾斯”球隊、“南風國樂社”、“突兀文藝社”享有名氣。自力更生、勤儉辦校,興辦“兼善公司”,經營公寓、餐廳、農場等附屬企業。抗戰時期,積極開展救亡宣傳和募捐,創辦進步壁報《星火》,劉征鴻等同學到延安抗大學習。1949年秋,學校教師中地下黨員達13人,他們發動“鐵黎社”姚澍等學生聲援南京“四﹒一”血案,迎接解放。

由人民政府接管學校後, “國立實驗中學”、“北碚區初級致用中學”併入,先後更名為“川東區北碚市第一中學”、“北碚市第一中學” 、“四川省重慶市第十三中學”。1985年7月7日,四川省教廳同意恢復校名為“四川省重慶市兼善中學”,8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鵬總理為學校題寫校名。1997年6月,更名為“重慶市兼善中學”至今。1982年4月27日,被四川省教廳命名為首批辦好的省重點中學。1999年12月25日,被重慶市人民政府確認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解放後,學校得到空前發展,至1988年,學校有高國中班級33個,學生1770人。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秉承“兼善天下”的理念,繼續實施“三導”制度,教師不僅要會教而且要教會,學生不僅要學會而且要會學。“學校小社會、社會大學校”,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學生走出學校、走出教室,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到農場、到農村。湧現了如原國務院總理李鵬夫人朱琳、原四川省長肖秧、重慶政協主席邢元敏、成都軍區副司令員蒙進喜、中國社科院博導吳恩遠、中國駐英大使胡定一,中國駐羅馬尼亞參贊劉方華,中國革命歷史博物副館長萬崗,中國現代文化研究所所長舒乙,著名作家楊益言,海政文工團著名演員傅麗坤,著名民營企業家盧國紀,著名建築家盧小荻,亞洲飛人汪虹……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巴渝多門生。

進入新世紀,學校以拓展兼善教育文化內涵為抓手,以隊伍建設為突破口,以提高辦學效益為出發點和歸宿,傳承並進一步深化“兼善天下”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率先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兼善模式”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已在市內外推廣。目前,現有教學班69個,學生4250人,教職工274人,其中研究員7人,特級教師4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西南大學兼職教授6人,重慶市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11人,市級骨幹教師15人,北碚區首批名師7人,高級教師69人。學校是重慶市首批示範高中創建學校,創建過程就是不斷發展學校從而提高學校影響力的過程。創設和諧氛圍,建家就是建學校,“溫馨家園”建設常態化、制度化。從2006年起,學校工會與黨政一道加強教工隊伍建設,把職工小家建到各年級組和各處室,從氛圍營造、硬體投入、定期主題活動開展等全力實施教工隊伍建設“三大工程”即青藍工程、棟樑工程和名師工程,教工在其間交流工作、暢談學習、享受教育幸福,其樂融融。兼善教育文化建設成效明顯,一年一度的“教育文化節”集中展示階段性建設成果。2009年,我校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模範職工之家”,並於2010年8月30日正式授牌。

如果說課堂教學、“兼善天下”青年教師培訓班是教師文化的外在表現,那么一大批“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謙謙學子則是學生文化建設的不懈追求,而兼善廣場則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典範。它由三組、六柱、二十四幅文字圖案以及嘉陵江小三峽微縮景觀和獨善園等所組成,給人一種厚德載物的精神薰陶和自強不息、奮發進取、振興中華的精神力量。2007年3月,中央電視台對兼善教育文化建設成果作了專題報導。

學生科技文化活動成就斐然。學校以“科技文化節”、“學生論壇”、“讀書節”等活動為載體,組織學生廣泛參加各類科技競賽和學科知識競賽。學生的科普創作成為重慶教育的精品和亮點。僅08-09年度就有姜玉琴等30名學生的新型發明獲得國家專利證書,學生參加科技競賽獲國家級二等獎3人次,三等獎3人次,市一等獎6人次,二等獎13人次,區級獎34人次。在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NOC)中被評為全國“年度優秀實驗基地”。學校還大力扶持建設學生電視台、學生廣播站、學生社團、自建網站等學生文化陣地,使之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8月5日,我校代表北碚區參加重慶衛視大型電視活動“中國紅·青春中國心”節目錄製,與來自重慶育才中學學生代表隊進行“唱紅歌、讀經典、講故事”活動的現場對決。經過一天緊張激烈的角逐,我校代表隊展示了學校四位一體活動的成果,彰顯了紅色經典文化的魅力,得到現場評審老師的高度讚揚。

兼善中學悠久的辦學歷史及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散發出的魅力令人景仰,贏得了社會的關注。“兼善助學基金”、國家專項助學金、社會各界捐贈及學校教師捐款等年均達80餘萬元,年資助各類學生700餘人次。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在重慶唯一資助的三屆“珍珠班”均落戶我校,兼善校友、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國際歷史科學委員會俄國革命史委員會共同主席、博士生導師吳恩遠先生捐贈的“恩遠”基金等各種愛心獎助基金,無不浸潤著貧困學子,體現著兼善的大愛。

2011年,兼善中學已經走過了八十年風雨歷程。學校編撰《兼善教育史略》、《兼善師生名錄》、《兼善教育故事》、《行者無疆》校慶專題片,“校史展覽館”,慶祝學校八十華誕。“祝福兼善——教師個人演唱會”、“老三屆”校友專場文藝演、“中國·加拿大校長國際論壇”、“吳恩遠校友報告會”、“嘉陵流碧 兼善輝煌”文藝演出等校慶系列活動將校慶氛圍推向了頂峰。2010年10月30日是80周年校慶慶典日,我校校友、重慶市政協主席邢元敏,學校創始人盧作孚嫡孫、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盧曉鍾,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雅棠,中共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北碚區區長龍華等市區級領導親臨校慶慶典現場,與來自海內外歷屆校友、社會賢達及全校師生近萬人共慶八十華誕,共話兼善輝煌。回校校友以捐款、捐物、認捐樹木、回贈作品、對口幫扶在校學生等實際行動,紛紛表達對母校的祝福和感激。

今天的兼善人,已站在昨天與今天的交匯點上,關注學校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關注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兼善中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

辦學模式

建校後,以“在農村建立合乎時代的中學”為宗旨,培養學生成為“是生產的而不是享受的,是平民的而不是特殊的,是前進的而不是保守的,是強有力的而不是懦弱的”人才。重視學用結合,反對死讀書。實行“導師、導友、導生”制。組織畢業班學生到國小實習。設獎學金、清貧助學金。

發展前景

1939年辦兼善企業公司,經營農場、工廠、餐廳、公寓等,以企養校。組織學生勤工儉學,自籌學費。選送優秀學生到民生公司或兼善公司就業。形成“艱苦誠樸,奮發進取,服務社會”的兼善精神。

外界評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抓教學,重育人。進行過十年一貫制、五年一貫制、數學教材改革、英語口語訓練教學、語文導讀、體育興趣分班教學等實驗,重物理、化學、生物課的實驗。堅持教學與生產勞動結合,辦農場、飼養場,副食品自給自足。重視體育,田徑、足球等傳統項目。

碩果榮譽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國家課題先進集體,市基教課改先進集體,北碚民主管理實驗學校,教育科學實驗學校,空軍招飛工作先進單位,市體育傳統項目運動隊,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全國科學實驗學校,全國五星紅旗單位,教育技術裝備先進集體,重慶市重點中學。

師資團隊

兼善中學教師團隊素以精湛的教學技能、高超的教學藝術、強大的加工能力享譽巴渝大地。高2 012級教師團隊更是他們中的傑出代表。該團隊的主體教師曾連續在2000年、2003年、2006年為兼中創下聯考輝煌。特別是06年,各項指標在北碚區同類重點中學中遙遙領先,各個上線率均領先同類重點中學10個以上百分點。09級在高二的聯考中又全面領先於同類重點中學,我們必將創造兼善中學教育的又一個輝煌。

李文蘭

中學數學高級教師,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市優秀班主任,長期擔任高三年級組長。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成績顯著,所擔任組長的年級聯考成績全面領先於區同類重點中學;輔導學生參加全國高中數學奧賽,田玉、李鵬來等學生獲國家二、三等獎,市一、二等獎總計20餘人次,被評為重慶市優秀輔導教師;所著《數形結合的三種套用》、《清水摸魚----攻克最後一道填空題》等十餘篇文章發表於《聯考金刊》等刊物上。“不求名利,但求心實”是其教書育人20年的不懈追求。

賀曉霞(已調走)

女,1970年2月出生。1991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物理系獲理論物理學學士學位,2000年國家教委首批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獲教育學碩士學位。現任重慶市兼善中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高中物理骨幹教師。

賀曉霞自工作以來,始終堅持奮鬥在教育、教學、科研第一線,先後擔任班主任、學校教科處主任、教學副校長,是國家級核心刊物《中學物理教學探討》編輯、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兼職教授,西南大學“物理學”專業兼職教師。多年來,其優秀的職業品行、精湛的教學技藝、卓著的科研成果,在市、區教育界贏得廣泛的讚譽,享有較高知名度。作副主編或參與編寫《綜合實踐活動(8年級上)》等全國骨幹教師培訓核心教材,課標組教科書、教參及教輔用書等共9本;在國家級市級刊物發表論文“力學前概念調查與分析”等共15篇;完成《高中研究性學習指導管理與評價研究》等課題研究6項;論文、著述、課題獲獎6項。先後榮獲 “重慶市重點中學中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研究性學習科一等獎”、“重慶市第三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著述一等獎”、“北碚區第四屆基礎教育優秀教改成果評選一等獎”、“重慶市百佳精彩女性”、 “重慶市課程改革先進個人”、“北碚區優秀德育科研工作者”、北碚區五一勞動創新獎章“; “北碚區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和“全國首屆教育碩士優秀學員”。

楊富成

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骨幹教師,重慶市北碚區中心教研組成員,重慶市兼善中學數學教研組長;受區級表彰8次,其它校級各類表彰20餘次;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所帶班級受區、校級表彰13次,連續三屆聯考成績超出市平均分近30分,學生參加國家、市級競賽獲獎34人次,其中鄧佳鳳等3人獲全國數學奧賽一等獎;發表論文16篇,參與編寫人教社九年制義務教材國中代數部分章節,承擔國家、市級重點課題3個,現承擔並主持市級課題“課例研究”。

蘇德江

中學高級教師,重慶市北碚區骨幹教師,重慶市兼善中學物理教研組長,受校級各類表彰10餘次;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所帶班級物理聯考成績常年位居年級第一,高出市平均分10餘分,學生參加物理奧賽獲國家、市級一、二等獎20餘人次;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靜電學試驗研究》等論文10餘篇,著作《高二物理精講、精練、精測》等深受師生好評。

曾治琴

1991年西南師範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本科畢業,中學外語高級教師。秉承“不斷追求,自我完善;用心教書,專心育人”的原則,撰稿、發表或獲獎文章數篇,並成功地送走了六屆高中畢業生。八年班主任工作既是鍛鍊的機會也是展示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平台。

李興科

地理教研組長,從教12年來,先後帶過6屆高三。現為北碚區高中地理核心組成員,北碚區第三屆骨幹教師,北碚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近年來,在十幾個省級刊物中發表文章四十餘篇,主編教輔書一本,參編二本。我銘記,用愛心創造成功教育。

大愛永存

2010年3月7日,離休幹部蔣年榮老師81歲高齡的夫人朱定潤女士因腦出血癱瘓一年後不幸離世。十年前,校離休幹部蔣年榮老師和夫人雙雙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夫人過世後,蔣年榮老師第一時間撥通了相關單位電話,重慶醫科大學派專車服務,實現了夫人的遺願。

兼善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羅統碧對蔣年榮老師的行為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對中國醫學事業發展的大力支持,蔣年榮老師夫婦的行為值得所有人景仰”。

蔣年榮老師說,98年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曾志同志“喪事從簡,不舉行送別活動”﹑捐獻遺體的遺願感染了很大一批知識分子,也深深感染了自己。在與夫人商量後,他們夫婦同時辦理了遺體捐獻的手續。蔣老師還說:“這只是我們對醫學事業微薄的貢獻,也是對組織多年來培養自己的一絲回報。”

教育文化簡述

“兼善教育文化”是在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立足學校辦學歷史,順應時代發展中孕育而生。“辦有靈魂的教育,育有文化的人才”是兼善中學在辦學歷程中逐漸形成的辦學追求。

深入研究學校近80年來的發展歷史,我們發現“關愛他人,關注生活;獨善其身,兼善天下”正是兼善中學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精髓。結合國家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發展需要,在傳承和創新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兼善教育,兼善天下”的辦學理念,全面構建兼善教育文化,以文化引導教師,培育學生,以文化立校,彰顯兼善教育品質。

兼善教育文化的特點在兼和善。兼,《說文解字》說是會意字,它的本義是一手持二禾。引為1、同時進行幾件事情或具有幾樣東西:2、兼併、合併等;兼善,指德才兼備,兼濟他人;兼善教育是指向善的教育,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是加強自我修養,兼濟他人,服務社會,更是文化學校長期教育改革與實踐中積聚起來的思想精華。

兼善教育文化的核心內容是“愛國(為魂),責任(為先),廣博(為根),成功(為本)”。這更是站在學生成長和教師個人發展的角度提出的。一方面繼承傳統,汲取精華,另一方面,強調人文管理,把人文的思想進一步滲入到學校文化建設的內涵中。

兼善教育文化的基本理念是“兼善天下”: “兼善天下”是兼善傳統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的一種傳承與回歸,也是一種發展與豐富,其基本內涵在於:她是一種協作奉獻、豁達奉獻的團隊精神;是一種厚德載物、推己及人的博愛精神;是一種海納百川、和而不同的開放精神;是一種求真務實、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兼善教育文化建設實踐策略是從整體著眼,分布實施,逐步提高。工作流程流程大致是主題確定,成效預顯,圍繞實施,反思總結,交流展示。具體做法如下:

(1)突出 “主題文化”,使兼善文化成為學校工作的中心。

(2)實施“人本”管理,使兼善文化貫穿到學校管理中。

(3)創建個性化課程,把兼善教育文化融入課程中。

(4)創新德育活動,使兼善教育文化體現到學校活動中。

(5)打造環境文化,使兼善教育文化載體呈現在校園生活中。

(6)豐富活動文化,使兼善教育文化成為師生生活的有機整體

兼善教育文化促進了學校和諧發展。兼善教育文化構建,促進了學校的和諧發展,中央電視台、重慶市電視台,工人日報、重慶日報、晨報、晚報、人民教育、中國發明與專利雜誌、中國教育學刊等主流媒體先後都給予了報導。歷經追尋和艱難跋涉,一代代兼善人不斷超越自我,跨越發展,獲得成功。在全新的歷史條件下,兼善中學將發揚傳統、開拓創新,本著“兼善教育,兼善天下”的理念,力爭利用5-10年時間,把學校建設成為在全市乃至全國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高質量示範高中,為所有兼善人鋪就錦繡前程。

相關新聞

兼善中學老師很另類 數學課當體育課上

吳夢依老師正在講課吳夢依老師正在講課

2013年9月,在重慶市兼善中學初一3班的課堂上,出現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數學課。同學們在教室里歡呼雀躍,兩名同學在教室的前後兩側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往教室中間走,像是在演情景劇一樣。據學校負責人介紹,觀摩的確是一堂數學課,其實“這是在向學生展示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所包含的幾個條件”,進行的模擬體驗教學。

本堂課的導演者叫吳夢依。整節課吳老師都把控得遊刃有餘。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達到了教學目標,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精神。

吳夢依老師身上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正是由於有一些小叛逆和創新的精神,才讓她成為一名深受學生愛戴的班主任,她的課也是學生們最喜歡上的課。一名學生講到,以前不喜歡數學課,不但覺得枯燥,而且一面對大堆的數學公式就不知道從哪兒入手,也不知道怎樣靈活的運用,而吳老師的課讓一切的枯燥變得有趣,讓數學的套用變得通俗易懂。這種靈動的課堂模式以推廣到學校各個學科各個課堂的,在區級市級的賽課活動中贏得了好評與尊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