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茨山黃帝文化旅遊區

具茨山黃帝文化旅遊區

具茨山黃帝文化旅遊區,位於河南新鄭市區西南15公里處的具茨山,是黃帝活動的重要地區,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使其充滿了無限的吸引力。具茨山主峰風后嶺海拔1160米,遠遠望去,好似一尊軒轅黃帝像,是幾千年來炎黃子孫登山朝聖、尋跟拜祖的民族聖地。

基本信息

簡介

具茨山黃帝文化旅遊區,旅遊景點,位於河南新鄭市區西南15公里處的具茨山,是黃帝活動的重要地區,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使其充滿了無限的吸引力。具茨山主峰風后嶺海拔1160米,遠遠望去,好似一尊軒轅黃帝像,是幾千年來炎黃子孫登山朝聖、尋跟拜祖的民族聖地。

基本概況

眾多文獻記載;黃帝活動的中心地域就在新鄭始祖山)具茨山!
《莊子·徐無鬼》載:“黃帝見大隗於具茨之山。”酈道元在《水經注》里更明確指出:“黃帝登具茨山,升於洪堤上,受《神芝圖》於華蓋童子,即是山也。”《莊子》還有一段記載:“黃帝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崆峒山上,往見之。”巧合的是,具茨山上還真有一座崆峒山,一座逍遙觀。 明《湖南府志》載:崆峒山,在鈞州(今禹州)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遙觀,相傳黃帝修煉之處。 同時,他在記述洧水流至新鄭地域時又引《帝王世紀》云:“或言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
從下面的一些詩句中,不難體會具茨山的文化魅力:
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唐?杜甫)
吾聞仙地多後身,安知不是具茨人。(唐?李頎)
具茨雲木老,大塊煙霞委。(唐?皮日休)
具茨山外夕陽多,展江亭下春波滿。(宋?韓維)
緬崆峒問道,虛懷謁具茨。(清?乾隆皇帝晏飲歌曲)
常迷具茨駕,空睨老驥櫪。(近代?陳三立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位於河南新鄭市區西南15公里處的具茨山因是黃帝活動的重要地區,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使其充滿了無限的吸引力。具茨山主峰風后嶺海拔1160米,遠遠望去,好似一尊軒轅黃帝像:偉岸挺拔,眉眼畢現,蔚為壯觀,讓人油然產生一種敬意。莊嚴雄偉的黃帝大宗祠就建於山之東坡。山上奇峰怪石,芳草野花,龍潭飛瀑、霧海晴嵐,無不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難怪黃帝和他的臣子們以此作為戎馬根基地。
黃帝故里旅遊區已成為河南旅遊業的龍頭中原,尋根的熱點。具茨山是中華文明始祖軒轅黃帝出生、建都、發跡之地;是黃帝文化遺址、古蹟的集中點;是幾千年來炎黃子孫登山朝聖、尋跟拜祖的民族聖地。
具茨山處於中州之中、中原之中、中國之中,著稱“中天一柱”,閣稱中天軒轅閣,是中字的發源地,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具茨山古來就建有黃帝拜華蓋童子祠、軒轅閣、風后祠、黃帝迎日推策台、黃帝女兒梳妝檯、三宮、嫘祖廟、黃帝大宗祠、黃帝屯兵洞、黃帝避暑宮、幽勝宮、黑龍潭、白龍潭、日月潭等古蹟。幾千年來,具茨山上的祠、閣就興起了陰曆三月三朝頂拜祖的聖節,至今仍吸引著海內外炎黃子孫登山朝聖、尋跟拜祖。
具茨山是中華民族文明之根,近年來已重新修建了黃帝祠、中天軒轅閣、黃帝拜祖台、黃帝迎日推策台、嫘祖廟、屯兵洞等古蹟。目前,正在動工興建的黃帝大宗祠、炎黃陵圓、黑龍潭、白龍潭、日月潭等景觀和未被修復的其他古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