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欲天

佛教所說諸天,分布於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之中。此中四王天在須彌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上,故稱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諸天,住於三十三天上方空間,故稱為空居天。身量為四分之一俱盧舍,以人間五十歲為一晝夜,定壽五百歲。其主稱自在天王(梵 Vas/avartti-devara^ja)。)︰又作四大王天、四天王天,指住於須彌山腰的持國天(東)、增長天(南)、廣目天(西)、多聞天(北)等四天王及其所率領的天眾。此天離大海十六萬由旬,距上方之兜率天亦十六萬由旬。arati-deva)︰此天依空而住,常自化五塵之欲而娛樂,故稱化樂天。

各家解釋

《俱舍論》卷八

指欲界的六天。即:一、四天王天,有持國、增長、廣目、多聞等四大天王及其所部之天眾。身量為四分之一俱盧舍,以人間五十歲為一晝夜,壽命五百歲。二、 三十三天,又作忉利天。帝釋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為三十三天。身量為半俱盧舍,以人間百歲為一晝夜,壽命一千歲。三、夜摩天,身量為四分之三俱盧舍,以人間二百歲為一晝夜,壽命二千歲。四、兜率天,身量為一俱盧舍,以人間四百歲為一晝夜,壽命四千歲。五、化樂天,身量為一又四分之一俱盧舍,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晝夜,壽命八千歲。六、他化自在天,身量為一俱盧舍半,以人間一千六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一萬六千歲。此中四王天在須彌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上,故稱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諸天,住於三十三天上方空間,故稱為空居天。見《俱舍論》卷八。

三界

指欲界之六天。即:(一)四大王天(梵 Ca^turmaha^ra^jaka^yika-deva),又作大王天、四王天。有持國、增長、廣目、多聞等四王及其所部之天眾。身量為四分之一俱盧舍,以人間五十歲為一晝夜,定壽五百歲。(二)三十三天(梵 Trayastrim!s/a),又作忉利天。帝釋天在中央,其四方各有八天,合為三十三天。身量為半俱盧舍,以人間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一千歲。(三)焰摩天(梵 Ya^ma),又作夜摩天、炎摩天、時分天。其主稱須夜摩天(梵 Suya^ma-devara^ja)。身量為四分之三俱盧舍,以人間二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二千歲。(四)兜率天(梵 Tus!ita),又作睹史多天、兜率陀天、喜足天。其主稱刪兜率陀天王(梵 Sam!tus!ita-devara^ja)。身量為一俱盧舍,以人間四百歲為一晝夜,定壽四千歲。(五)化自在天(梵 Nirma^N!a-rati),由神通力自在變作五妙欲境而受用。又作樂變化天、無憍樂天、無貢高天、尼摩羅天。其主稱善化天王(梵 Sunirmita-devara^ja)。身量為一又四分之一俱盧舍,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晝夜,定壽八千歲。(六)他化自在天(梵 Paranirmita-vas/a-vartin),於他所變化之欲境自在受樂。又作他化自轉天、他化樂天、化應聲天、波羅尼蜜天。其主稱自在天王(梵 Vas/avartti-devara^ja)。身量為一俱盧舍半,以人間一千六百歲為一晝夜,定壽一萬六千歲。此中四王天在須彌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上,故稱為地居天;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諸天,住於三十三天之上方空間,故稱為空居天。又此六欲天雖於欲境有三種受用之別,然猶為受欲之類,故稱欲生(梵 ka^motpatti)。(長阿含經卷二十、俱舍論卷八、卷十一、大智度論卷九、成唯識論卷五)((參見:三界)584)p1291

佛光大辭典

(界名)欲界有六重之天,謂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國,廣目,增長,多聞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譯言三十三天,帝釋天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從天數而名三十三天。三、夜摩天,譯言時分,彼天中時時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譯言喜足,於五欲之樂生喜足之心,故名。五、樂變化天,於五欲之境自樂變化,故名。六、他化自在天,於五欲之境使他自在變化,故名。此中四王天在須彌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上,故謂之地居天,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故謂之空居天。見智度論九,俱舍論八。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中,欲界包含有六種天,謂之六欲天。此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及他化自在天。此六天之共同特質是仍有欲樂。其中,四王天、忉利天據須彌山而住,稱地居天,其餘諸天則住於虛空密雲之上,稱空居天。茲略述如次︰

(1)四王天(Catur-maha^ra^jika-deva^h!)︰又作四大王天、四天王天,指住於須彌山腰的持國天(東)、增長天(南)、廣目天(西)、多聞天(北)等四天王及其所率領的天眾。又,持雙、持軸等七金山亦有四天王之天眾居住,故欲界天之中,此天最廣。其所居之處離大海四萬由旬,距山頂的忉利天亦四萬由旬。此天之壽量,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定壽五百。其身長四分之一俱盧舍,衣長一由旬。行欲之相,以形交成淫,與人間無異,然無人間諸不淨。

(2)忉利天(Trayastrim!s/at-deva)︰‘忉利’為梵語Trayastrim%s/at的音譯,意謂‘三十三’。梵語dev a即天。故又譯‘三十三天’。指住在須彌山頂上的三十三天。帝釋天止住於中央(善見城),其四方各有八天(八城),合計三十三天。山頂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剛手藥叉於中守護諸天。帝釋天所居住的善見城,城外四面有四苑,乃諸天眾遊戲之處。此天離大海八萬由旬,與上方之夜摩天亦相距八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千歲。身長四分之二俱盧舍,衣長二由旬。行欲之相,亦以形交成淫(或說以風為欲),與人無異,然無諸不淨。

(3)夜摩天(Suyama^-deva)︰又譯善時天或時分天。此天依空而住,常受快樂。此天離大海十六萬由旬,距上方之兜率天亦十六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二百年為一晝夜,定壽二千歲。身長四分之三俱盧舍,衣長四由旬。行欲之相,以相抱成淫。

(4)兜率天(Tus!ita-deva)︰又譯知足天。此天依空而住,於五欲境知止足。《彌勒上生經》說此天宮有牢度跋提大神,於發誓為彌勒菩薩造善法堂時,額上出五百億寶珠,此摩尼光迴旋於空中,形成四十九重微妙寶宮。此天離大海三十二萬由旬,距上方之化樂天亦三十二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四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四千歲。身長一俱盧舍,衣長八由旬。行欲之相,由執手成淫。

(5)化樂天(Nirma^n!arati-deva)︰此天依空而住,常自化五塵之欲而娛樂,故稱化樂天。此天離大海六十四萬由旬,距上方之他化自在天亦六十四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八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八千歲。身長一又四分之一俱盧舍,衣長十六由旬。行欲之相,唯男女相向而笑。

(6)他化自在天(Paranirmitavas/avatin-deva)︰即魔王天,依空而居,常假他所化之欲境而自在受樂,故稱他化自在天。此天離大海一百二十八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一千六百年為一晝夜,定壽一萬六千歲。身長一又四分之二俱盧舍,衣長三十二由旬。行欲之相,為男女相視成淫。

關於此六天之生因,諸經論之說不盡相同,然不外受持戒行與修世間禪定。如《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二說以十戒中的口四、身三等七種戒為生因。《天台四教儀》卷上說修上品十善可生地居二天,而空居四天則修上品十善,兼修未到定才能生彼處。

此外,有關六欲天之間的來去,《俱舍論》卷十一頌雲(大正29·60c)︰‘離通力依他,下無升見上。’如三十三天由自通力,能從本處升夜摩天,或依他(由上天眾接往)而升夜摩天,其餘諸天升上亦爾。

[參考資料]《長阿含經》卷二十;《大毗婆沙論》卷七十;《順正理論》卷三十一;《顯宗論》卷十六;《大智度論》卷九、卷三十四、卷九十六;《首楞嚴經》卷九;《瑜伽論》卷四;《佛地經論》卷五;《法苑珠林》卷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