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廣河峽谷

六廣河峽谷

六廣河位於貴州烏江上游,為修文、息烽、黔西和金沙4縣的界河。1979年烏江渡水電站建成後,回水逾70公里,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工湖“六廣湖”。六廣峽的第一峽是白馬峽,在水庫的末端素卜營山麓,長1.5公里。

六廣河峽谷

六廣河位於貴州烏江上游,為修文、息烽、黔西和金沙4縣的界河。1979年烏江渡水電站建成後,回水逾70公里,形成一個巨大的人工湖“六廣湖”。該湖從白馬灘至姊妹峰約40公里的水路上,擁有7峽景,風光奇特優美。烏江支流過修文縣境之河谷,最佳遊程為20餘公里,寬闊處煙波浩淼,狹窄處一線天。其間峰谷陡峭,懸瀑飛瀉,古樹蒼翠,猴群出沒,白鷺翔集。
六廣峽的第一峽是白馬峽,在水庫的末端素卜營山麓,長1.5公里。左岸有一巨石峭壁,兀立山巔,形若蒼鷹,稱為“蒼鷹搏擊”。大白馬灘處,河水奔騰,如脫韁野馬,名曰“白馬奔野”順流而下,經賈家洞進入第二峽。
第二峽“猴愁峽”長約3公里,兩岸崖壁陡峭,是獼猴(又稱恆河猴)出沒之地。這裡上百隻獼猴分為兩群,喧鬧攀援於懸崖樹叢中,有時泅水過覓食,有時發出如悲似泣的叫聲,使人想起李白“猿啼三聲淚沾裳”的詩句。猴愁峽內有燕舞蟬鳴、鶴翔猿啼、羅圈岩僰人懸棺葬遺址、晚霞映金湯等景點。
過六廣渡口,進入第3峽“飛龍峽”。左岸一峰橫截江流,橫看是壁,縱觀是峰,稱“鎮龍峰”,兩邊的小瀑布群象白色的木梳在為綠色的樹木梳理被風吹亂的秀髮。由白龍洞流出的地下河,形成6條兩級瀑布,其中一條變為天然噴泉,洪水季節可噴射10米多高,而後跌入河中,稱為“噴瀑奇觀”。在五姥峰下,是大屯布依山寨,優美恬靜,對岸是黔西的花苗寨,為著名的“刺繡之鄉”。

湖面在赤色的岩壁處緊縮

形成第四峽“赤壁峽”,陡峭的峽壁被赤鐵礦染成火紅色。
在“象峽”(第五峽),山青水碧,峽谷右岸,一岩脊插入河中,似象鼻吸水。峽內有“觀音洞”,風平浪靜時,旁邊一半圓形崖與水中的半圓合成一圓形,稱“破鏡重圓”,高達百米的黑龍洞瀑布,水大時雄偉壯觀,水小時薄幕輕飄,名曰“玉泉疊翠”,快出峽時,左岸一排翠壁,一年四季鬱鬱蔥蔥,名曰“翠壁戀春”。
第六峽“劍劈峽”的兩岸,岩層褶曲斷裂,沿河有許多劍劈刀削般的直岸,一出峽口,給人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迎面一岩壁兀立前方,名“雄獅嘯天”。
第七峽“戀春峽”,又稱“望峰峽”。峽中有兩座高度幾乎一樣的岩峰緊緊聯在一起,稱“姊妹峰”。相傳兩個布依族姊妹的情郎被抓去當兵,姊妹倆在此等待阿哥歸來,年復一年,淚水流成烏江,身射化為雙峰。
白馬峽、猴愁峽、 海馬峽、飛龍峽、赤壁峽、象鼻峽、劍劈峽、海馬峽四十個景融山、水、洞、瀑為一體,各具風姿,兼有長江三峽之雄奇,灕江山水之秀麗。懸崖峭壁下的苗族、布依族風情村背山臨水,猶如世外桃源。六廣古渡的王陽明遊蹤處及千仞絕壁之上已有四百多年香火的佛洞山寺顯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