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詩詞]

六和塔[詩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此詩描寫黃昏時分登六和塔遠眺的景色,有落日西沉、夜月初升的動態,也有野樹暮靄、燈火點點的靜態,構成一幅動人畫面。

詩詞正文

六和塔

(清)林則徐

浮屠矗立俯江流①,暮色蒼茫四望收。

落日背人沉野樹, 晚潮催月上沙洲。

千家燈火城南寺, 數點帆歸海外舟。

莫訝山僧苦留客, 有情江水也回頭②。

題解

此詩描寫黃昏時分登六和塔遠眺的景色,有落日西沉、夜月初升的動態,也有野樹暮靄、燈火點點的靜態,構成一幅動人畫面。

作者

林則徐(1785—1850),清末名臣。字少穆,一字元撫,晚號俟村老人,福建侯官(4-福州)人。嘉慶十六年(1811)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江道監察御史、江蘇巡撫、按察使等,道光十八年(1838)受命欽差大臣到廣東禁菸,並在虎門銷毀237萬斤鴉片,二十年任兩廣總督,鴉片戰爭後被革職、充軍伊犁,二十六年被起用,歷為陝甘總督、陝西巡撫、雲貴總督。少工駢麗,能詩文,有《林文忠公政書》等。

【注釋】

①浮屠:梵語“佛塔”的音譯。②此句指六和塔下的錢塘江蜿蜒曲折呈“之”字狀,似有不忍遠離的情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