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句詩

六句應該叫古詩,中國古代六句體詩(三韻)在魏晉南北朝時盛行,絕句和律詩稱為近體詩。

六句詩由來

詩是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和有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詩本應無定型,只不過後來人們逐漸對其做了定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形態和格式:四句的絕句,八句的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分為五言的,七言的等等。

六句詩的形式

六句詩的寫作仍然有其嚴格的要求和規定:
1,前四句詩的通常做法是按照普通的五絕七絕的格律來寫,而且大多是對場景的敘述或意境的渲染。
2,後邊兩句詩則作為總結和歸納,用來抒發心情和表達意志。
3,後兩句則不必拘泥於前邊的音韻(可以轉韻),只需要承接前邊內容的意境,跟前面須渾然一體方可。

六句詩名作舉例

李員外寄紙筆 唐 韓愈 題是臨池後,分從起草餘。 兔尖針莫並,繭淨雪難如。 莫怪殷勤謝,虞卿正著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