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瀝青路面

我國已經有10個省的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其中山東達到了2411公里。 在已經建成的高速公路瀝青路面中,大部分路面的使用狀況是比較好的。 年建成的廣深高速公路,至今沒有發生嚴重的破壞,現正進行表面功能性的維修養護。

簡介

公路瀝青路面是我國當前較為普遍的路面結構,具有表面平整、堅實、無接縫、行車舒適、耐磨、噪聲低、施工期短、養護維修簡便,能夠吸水,且適宜於分期修建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套用。近年來由於受車輛超載、水毀、養護管理不嚴的原因,不少路面呈現出開裂、泛油、剝落、車轍等破損情況,正常維修期大大提前,公路行使質量降低,直接影響車輛運行。
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是中國公路歷史上交通發展速度最快,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時期,自1988年瀋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以來,中國的公路事業進入了以建設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等高等級公路為主的新時代。如圖1所示,1998年以來,中國已經連續4年每年將超過2000億元的投資用於公路建設,2002年達到公路建設 3211.73億元。到2002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176.5公里,比1989年增長了74 %,公路密度以國土面積計算,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8.4公里,13年增長了7.7%,以人口總數計算達到13.6公里/萬人,通公路的鄉鎮比重達到99.5%,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達到92.3%。高速公路里程,1989年全國僅為271公里,到1999年突破1萬公里,到2002年突破2萬公里,一年新增5693公里,達到25130公里,高速公路的總里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明年就將超過30000公里。用短短的十多年時間走完了已開發國家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我國已經有10個省的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其中山東達到了2411公里。2002年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占總里程的比重達到14.1%,比上年增加了0.7%。由於公路建設的發展,帶動了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在各種運輸方式的總運量中,公路運輸完成的客貨運量和客貨周轉量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
在已經建成的高速公路瀝青路面中,大部分路面的使用狀況是比較好的。例如1991年建成的京津塘高速公路,至今已經12年,情況良好,現正進行微表處里或再生進行預防性養護。1988年建成的瀋大高速公路,瀋陽至鞍山段除進行了局部修補外,仍在正常使用。1993 年建成的廣深高速公路,至今沒有發生嚴重的破壞,現正進行表面功能性的維修養護。另外,1996年建成的滬寧高速公路、八達嶺高速公路以及隨後建成的京滬、京哈、京珠三大高速公路主幹線,大部分路段都達到了相當高的使用水平。 不過,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由於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起步晚,技術力量的儲備較少,經濟基礎較差,以及中國的氣候和交通荷載條件惡劣,車輛超載嚴重,優質的道路石油瀝青等原料缺乏等原因,鋪築的高速公路路面結構還存在種種問題,一些路段的建設水平並不如人意,甚至發生了通車頭幾年就不得不大規模維修的車轍、開裂、泛油、坑槽等早期損壞現象。如何預防高速公路的早期病害是我國重要的研究課題。(來源: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