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祭黃帝

公祭黃帝

清明公祭黃帝活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盛事,此活動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表達了中華兒女對黃帝的緬懷之情,每年中歷三月三日部分海外華人華僑也相繼從海外歸國一起公祭黃帝。

祭典發展歷程

祭祀黃帝,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祀大典,旨在新睦九族,和合萬邦,消弭戰禍,趨於大同。公祭黃帝是以官方名義組織的有嚴格規模、等級和儀式的大型祭祀活動。據載,祭祀軒轅黃帝始於部落時代。春秋時期,公祭黃帝陵成為有組織、有規模、有等級的大型公共活動。唐朝將祭祀黃帝陵列為國家祭典,以後歷經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等,世代相傳,綿延不絕。目前,黃帝陵的祭祀大殿、祭祀廣場以及8萬餘株千年古柏的防火工程已經基本完成,新的祭祀廣場可容納近萬人,黃帝陵整體已修繕一新,呈現出莊嚴肅穆的氛圍。

歷屆祭文展示

丁亥年公祭祭文
惟西元二〇〇七年四月五日,歲逢丁亥,大地回春;節屆清明,萬象更新。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高奏鐘鼓雅樂,敬獻醴酒清醇,抒愛國之情,壯民族之魂。謹致祭於我人文初祖軒轅黃帝之陵,曰:夫仁民則昌,德盛則興。煌煌我祖,萬世垂功;開先立極,澤被寰瀛。播谷藝桑,肇啟畜牧農耕;制禮作樂,創立制度文明。足歷海岱,親政以建偉業;心勞崆峒,愛民而效聖能。舟車指南,八荒交通;州土市朝,宇內綏寧。撫度四方,萬國和融。奠基華夏,百族盛興。唯力是奉,唯德是行。懿德仁勛,世代相頌。
神州綿綿,日升月恆;中華巍巍,萬里鵬程。大江南北,開放之花競艷;長城內外,改革之果映紅。國泰民安,偉業興隆,欣逢盛世,告慰聖靈:炎黃兒女,開啟新程,高舉旗幟,更創新功。科學發展,務實求真;惟人為本,本固邦寧;關注民生,情傾百姓;構建和諧,社會鼎興。勵志守節,樹立榮辱新風;協調統籌,發展全面推進;昌盛經濟,共繪小康美景。看紫荊怒放十載,白蓮八度春風。願寶島統一,兩岸攜手,秉承先祖緒業,共圖民族復興;和平發展,致力和諧世界,促進五洲大同。
沮水盈盈,橋山蒼蒼;古柏凝翠,春花吐芳。告慰我祖,敬獻心香。大禮告成,伏維尚饗
戊子年公祭祭文
惟西元二〇〇八年四月四日,歲次戊子,序屬陽春,乾朗坤明,萬象更新。海內外炎黃胄裔,謹備鮮花清醴,恭祭於我人文始祖軒轅黃帝。辭曰:
赫赫我祖,萬古元宗,下啟五千年以引其遠,廣昭九萬裏以領其重。教化萬民,福佑百姓,積善廣被,昭示源遠之正;築城定邦,社稷肇興,平一宇內,彰顯流長之統。披艱履險,鼎新圖強,前仆後繼,弘揚我祖開天之功!
世紀更新,國運一派昌隆。開拓進取,民族盡顯興盛。經濟繁榮,綜合國力巨增。科學發展,創新觀念日融。民主政治大昌,和諧社會大興。雪域高原,天路開通。嫦娥奔月,萬眾歡騰。躬逢奧運盛典,揚我華夏精神。惟我國人,唯祖功是崇,唯大業為勤。以人為本,國運隆興。改革開放,偉業常新。兆民殷富,龍脈永恆。殷殷期盼,兩岸一統。協和萬國,互補共贏。一樽還酹我祖,蒼昊菁魂垂豐。
煌煌麗日,浩浩春風。橋山毓秀,沮水鍾靈。惟布虔敬,大禮告成。伏惟尚饗
明太祖洪武四年祭文
皇帝謹遣中書管勾甘,敢昭告於黃帝軒轅氏:朕生後世,為民於草野之間。當有元失馭,天下紛紜,乃乘群雄大亂之秋,集眾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亂,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繼天立極,作烝民主,神功聖德,垂法至今。朕興百神之祀,考君陵墓於此,然相去年歲極遠;觀經典所載,雖切慕於心,奈稟生之愚,時有古今,民俗亦異。仰惟聖神,萬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聖靈不昧,其鑒納焉!尚饗!
1908年同盟會祭文
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五年九月重陽日,玄曾孫某某等謹以香花清酒牲餚之儀,敬獻於我皇祖軒轅黃帝之墓前而泣告曰: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鍾齊孕靈。乃聖乃靈,允文允武。舉修六府,彰明百物。翦蚩尤於涿鹿,戰炎帝於阪泉。揮斥八埏,疆里萬國。用是奠基中夏,綏服九州,聲教覃敷,訖於四海。凡有血氣,莫不尊親。自是以後,聖子神孫,歷世相承,堯舜以禪讓緝熙,湯武以征誅定亂,洎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皆能仰承遺緒,奮厥聲威,鎮撫百蠻,光宅九土。其間偶逢衰替,暫墮綱維,穢醜跳梁,蠻夷猾夏,然皆歷時未幾,族服厥辜;棄彼氈裘,襲我冠服。我民族屢蹶屢振,既仆復興,卒能重整金甌,澄清玉宇者,莫非我皇祖在天之靈,有以默相而祐啟之也。迨至前明甲申之歲,國運凌遲,建州虜夷,乘我喪亂,驅其胡騎,入我燕京,盜踞我神器,變亂我衣冠,侵占我版圖,奴役我民眾。神州到處,遍染腥膻,文化同胞,備受壓迫。剃髮令下,雖聖裔猶莫逃。旗兵駐防,遍禹跡而皆滿。又無論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二百年之慘痛猶存,十八省奇恥未湔已也。且近年以來,歐美民族,對我環伺,各欲臠割大好河山,而滿清政府恣其荒淫,不恤國恥。殷憂之士,義憤填膺。近有執義幟而起者,粵東如陸皓東、鄭士良、孫逸仙;湖南如馬福益、黃克強、唐才常,均矢志盟天,力圖恢復。某等生逢艱巨,何敢後人!乃集契約志,密籌方略,誓共驅除韃虜,光復故物,掃除專制政權,建立共和國體,共赴國難,艱巨不辭。決不自私利祿,決不陷害同人,本眾志成城之古訓,建九州復分之義師。伏望我皇祖在天之靈,鑒此愚衷,威神扶祐,以紓民生之苦,以復漢族之業。某等不自量力,竭誠奉告,不騰惶愧煎灼,鬱結悲禱之至。尚饗!

陝西清明庚公祭軒轅黃帝文陝西清明庚公祭軒轅黃帝文
1939年毛澤東的祭文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智,光被遐荒;
建此偉業,雄立東方。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
琉台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以地事敵,敵欲豈足;
人執笞繩,我為奴辱。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東等不才,劍屨俱奮,
萬里崎嶇,為國效命。頻年苦鬥,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
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經武整軍,昭告列祖,
實鑒臨之,皇天后土。尚饗!
甲戌(2008)年重陽民祭黃帝陵祭文
維甲戌年9月9日,秋高氣爽,節屆重陽。黃陵縣中華民族子孫祭祖謁陵接待委員會,誠邀海內外學者、專家和各界人士及當地民眾萬餘人,同聚於橋山之巔,敬備雅樂芳花時果,恭祭於吾中華民族開山元祖軒轅黃帝陵前而告慰曰:偉矣軒轅祖,聖名耀人寰,創文醒愚民,止戈定指南。始祖奠初基,弘恩惠大千。治水播五穀,墾田養桑蠶。律呂岐黃妙,男耕女織甜。祖德千秋仰,功盈龍馭天。重九逸仙界,龍脈永續延。偉矣中華國,春秋一千年。民族立東土,支柱賴軒轅。廣袤幅員三萬里,青出於藍勝於藍。堯天舜日朗,老子孔子賢。秦皇樹大業,漢武威振天。唐宗宋祖耀,孫文轉坤乾,更喜毛公揮巨手,開創共和新紀元。歷代偉人尊始祖,黃帝精神千古傳。我輩皆龍子,赤子向橋山,身流炎黃血,同根心相連。月是故鄉明,飲水當思源。開來又繼往,啟後還承先。值此改革開放日,施才報國慰祖顏。祖國期一統,人民盼團圓。高舉炎黃赤幟,同揚愛國主鏇。愛國何分在朝在野,興邦莫論誰後誰先。國家興亡事,匹夫有責肩。九州齊奮起,“小康”做標桿。圖強圖盛興偉業,心香炷炷祭軒轅。尚饗!協和萬國,互補共贏。一樽還酹我祖,蒼昊菁魂垂豐。煌煌麗日,浩浩春風。橋山毓秀,沮水鍾靈。惟布虔敬,大禮告成。伏惟尚饗!
庚寅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文庚寅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文
庚寅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文 
惟公元二零一零年四月五日,歲次庚寅,節屆清明,惠風和暢,萬象更新。炎黃子孫,聚首於橋山之陽,謹以鮮花時果,恭祭我人文始祖軒轅黃帝,辭曰:
大哉我祖,肇啟鴻蒙,修德振武,韶德懿行。興文字,創法度,麗九天而垂象;教稼穡,工算數,昭萬世以騰文。大勛纓垂曠典,華蓋絡結祥雲。下拯黎庶,上符昊命;愷樂九垓,澤被八紘
承香火之連綿,歷百朝而代嬗。融百族於后土,壯新華以集賢。六十年自強不息,國運新天。保增長萬眾同心,再克時艱;倡公平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西部開發,賡續新篇;兩岸三通,同胞歡顏;自主外交,和諧為先。轉變方式,布局謀篇,開中華振興新元;纘承遠祖,奮發踔厲,建神州福祚綿延。
橋山凝翠,沮水流觴。衷情拳拳,雅意洋洋。告慰吾祖,永茲瑞康。
伏惟尚饗!

歷屆出席領導

年 份 參加公祭黃帝典禮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199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
1995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全國政協副主席洪學智
199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
1997 國務委員宋健,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兆國
1998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
1999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
2000 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兆國、馬萬祺、陳錦華
2001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
200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李鐵映,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佩雲,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孚凌
2003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
2004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
2005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延東
2006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李兆焯
2007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蔣正華,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
2008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榕明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席顧秀蓮
2009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
2010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烏雲其木格,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中華海外聯誼會會長杜青林

2011年新祭典

公祭軒轅黃帝公祭軒轅黃帝
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2011年4月5日上午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前隆重舉行,1萬多名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中共陝西省委書記趙樂際等與海內外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代表參加了公祭典禮。
約5000年前,黃帝通過聯合其他部落統一了黃河流域,奠定了華夏文化的基本格局。位於黃土高原南部的黃帝陵,是傳說中黃帝的衣冠冢。
祭祀典禮9時50分開始。現場擊鼓34下,代表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崇敬先祖的心聲。
“百年共和,奠民族民主之初基;九秩奮鬥,揚華夏振興之雄風。”陝西省省長趙正永恭讀祭文。今年恰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吳伯雄等分批敬獻花籃,這也是他首次參加黃帝陵祭祖大典活動。
隨後,全體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陝西省小天鵝藝術團的孩子們朗誦《振興中華賦》,樂舞告祭後,人們分批有序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
據文獻記載,自漢代以來,中國歷代王朝多有公祭黃帝的傳統。上世紀80年代以來,清明公祭黃帝的典禮越來越受到海內外華人關注。如今,每年都有80多萬人次前來謁陵祭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