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參與

公民參與

《公民參與》把關注焦點放在公民如何與政府產生互動關係進而影響公共政策的問題上。《公民參與》收錄的文章包含了公民參與領域的大部分關鍵問題,文章的作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公民參與》可以為研究人員和管理者提供有益的思想財富和研究素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把關注焦點放在公民如何與政府產生互動關係進而影響公共政策的問題上。本書收錄的文章包含了公民參與領域的大部分關鍵問題,文章的作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本書可以為研究人員和管理者提供有益的思想財富和研究素材。

擴展

在一個社區中,居民對社區事務的參與成為社區參與,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說社區參與就是公民參與,而所謂的公民參與是"指本身即非政府組織,又非專業人士的社會大眾,對一些有關他們生活質量的公共政策及機構的決定作出影響的活動和行為。"通過這一概念我們可以看到公民參與的主體是普通公民,是普通大眾的行為,無論這個活動是否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至少這種自下而上的參與行為影響了決策者的活動,而且它的目標實施公民有權力

公民參與公民參與

控制那些可能對他們的生活帶來影響的社會政策和計畫,因此是一種政治性的活動,是對政府或其他團體行為的監督,而公民參與的形式也使不確定的,可以是自發組織起來的,比如說社區里組織成立的業主委員會,也可以是由政府推動和支持和發展起來的運動,比如經常出現的科普知識學習周之類的社區活動,"Oakley及Marsclen(1984)回顧並總結了眾多在發展項目中對參與的理解與闡述,最終將其歸納成以下幾方面:1、參與是人們對國家發展中的一些公眾項目自願的貢獻,但他們不參加項目的總體設計或者不應該批評項目本身的內容,(拉美經濟委員會)......3、參與設計人們在既定的社會環境和背景下有計畫,有組織的爭取增加對資源及管理部門的控制和影響,這些人在過去是被排除在對資源及管理部門的控制和影響之外的(Pearse,Stiefel.1979)4、社區參與是受益人影響發展項目的實施及項目方向的一種積極主動的過程,這種影響主要是為了改善和加強他們自己的生活條件,如收入、自主能力以及他們在其他方面追求的價值(Paul.1987)"公民參與意識越高標誌著社會文明程度越高,參與實際上就是權利的使用,一個社會公民對權利意識的重視程度越高越說明公民自身的素質也越高。同時參與對於一個項目的建設實施同樣具有巨大的作用,公眾積極地參與發展項目,一定會提高項目的成功率,因此對公眾參與意識的培養,提高其自身的參與能力,他們會更清晰,更正確地分析和判斷自己的情況,更好組織自己,從而對社區項目起到創新性的作用。

編輯推薦

《公民參與》:當代西方公共行政學思想經典難譯叢

文摘

插圖:

在現代生活中,真正意義的社區發展過程需要面對很多複雜的發展障礙。

激進的個人主義:在過去,人們當然會顧及自身的利益,但似乎也關心大家的共同利益。在現今的生活中,人們好像只關心自己的“特殊利益”,“社區”已經異化成為特殊利益團體的簡單集合體。幾乎沒有人願意考慮公共利益,更不必說為了實現社區利益而做出主動讓步。激進主義的極端發展傾向就是分裂主義和軍國主義。

多元化: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比如,在千禧年之始,加利福尼亞州將成為一個“少數民族占大多數”的社會。我本人就生活在一個擁有3.5萬人口而且高加索人占大多數的城市。在這裡,從幼稚園到第十二年級的社區學校,你可以聽到35種語言和方言。

除了種族和語言之外,收入、年齡、教育、興趣和經驗也將人們彼此隔離開來。過去,我們只能收看三個主要的電視台的節目,閱讀全城著名的幾種雜誌,比如Look or Life,這些電視台與雜誌把每個人都聯繫起來,促進了全民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然而當今,我們卻能收看200多個有線電視頻道和閱讀成千上萬種迎合少數人特別興趣的商業雜誌。

忙碌的、汽車中心化的生活方式:在汽車引導的社區生活中,人們幾乎沒有時間與工作關係之外的朋友甚至是家人進行交流。許多人每天都要在工作地與居住地之間花費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的車程。當到家之後,就會把自己鎖在屋裡。如果還有一點精力,就去廚房做飯。如果家裡有孩子,大人還會和他們一起玩耍直到哄孩子們上床睡覺。或許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把一點時間留給自己和愛人。顯然,上班族幾乎沒有剩餘的時間和精力與其他戶主或房客見面交談,更不用說參加家長會或者城市政府籌劃的預算發展論壇等活動。

設計不佳的社區:按照既有的社區規劃安排,人們的居住地點與生活功能服務區是相互隔離的,這極大地促進了汽車中心型社區的發展。我們被迫開車去工作、購物、用餐甚至去修理皮鞋。城市邊緣的居住區內幾乎沒有公共場所,因此,家庭的室外活動都要在自家後院裡進行,所以,我們幾乎看不到自己的鄰居。

序言

雖然這是一個共識瓦解的世界,對於什麼是最好的研究,我們越來越難以達成共識,但是,有一點應該是不可否認的——我們的研究必須有助於促進知識的增長,有助於我們理解和反思這個越來越複雜的處於不斷變化中的世界。而無論是哪一個領域的研究,欲實現知識的增長,都必須充分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知識的增長是繼承性的。我們都是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深入、完善某一領域的研究,從而不斷推進知識的增長。此外,欲判斷我們的研究是否真的推動了知識的增長,還需對研究現狀有非常全面而準確的了解。否則,我們可能在重複研究而不自知。

自20世紀80年代恢復公共行政學以來,中國的公共行政學似乎越來越繁榮。然而,在繁榮的背後,卻存在著很大的隱憂。其中,尤以研究質量方面的問題最為讓人不安。最近的一些評估發現,數量越來越多的公共行政學研究,存在著大量的重複,甚至是低水平的重複。許多研究根本沒有文獻評估,或文獻評估不全面,從而導致毫無意義的重複研究,這樣的研究根本無法推動公共行政學知識的增長。一些研究雖然有文獻評估,但是,僅僅評估國內文獻,而忽略了國外高質量的基本相關文獻。這一方面導致了重複的惡果,另一方面導致中國的公共行政學無法與國際學術界進行對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