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權利與正義

《公民、權利與正義》是2012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政治哲學以哲學的方式探究人類生活中關涉政治層面的根本問題。如欲治政治哲學,必先掌握其基本範疇。針對當前政治哲學熱點,李海青所著的《公民、權利與正義:政治哲學基本範疇研究》選取了十二個基本範疇進行研究。這十二個範疇大致可分為三類:“市民社會”、“權利”、“自由”與“平等”四個範疇為一類,《公民、權利與正義:政治哲學基本範疇研究》內容主要涉及現當代市民社會的權利要求;“正義”、“制度”、“民主”與“法治”四個範疇為一類,內容主要涉及現代制度的理念與類別;“公民”、“公共領域”、“價值共識”與“公共理性”四個範疇則作為一類,內容主要涉及公共生活與公共性。

作品目錄

引言政治哲學與當代中國政治體制改革
基本範疇1市民社會
一、“市民社會”範疇的歷史演變
二、市民社會的內涵與現代構成
三、當代中國市民社會的發育
基本範疇2權利
一、權利的內涵
二、權利:為現代和諧奠基
三、權利的內在局限
基本範疇3自由
一、自由:作為一種資格、機會與能力
二、自由的價值
三、自由作為一種德性
四、自由的限制
基本範疇4平等
一、平等的根據
二、平等權利的三個層次​
三、平等的價值
基本範疇5正義
一、正義觀念的歷史流變
二、規則正義及其價值
三、德性正義及其功能
基本範疇6制度
一、制度的內涵
二、制度合理性的三重維度
三、轉型期中國的制度建設
基本範疇7民主
一、現代民主的內涵闡釋
二、民主參與
三、民主決策
四、民主的具體形式
基本範疇8法治
一、法治作為一種制度體系的層級結構
二、法治與權力分立的邏輯
三、法治的平衡機制
四、當代法治的變革與發展
五、法治的良性反饋循環
基本範疇9公民
一、公民理念的豐富內涵
二、公民、臣民、人民與市民:一種政:治哲學的比較
三、現代公民育成的經濟與社會基礎
四、積極推進公民教育
基本範疇10公共領域
一、現代公共領域的興起與內涵
二、公共領域的功能
三、網路公共領域的發展
基本範疇11公共理性
一、公共理性的基本內涵
二、公共理性的運作
三、公共理性的功能
基本範疇12價值共識
一、價值共識通過民主程式而達成
二、作為前提性價值共識的基本權利規定
三、共識程式與包容他者
四、交涉程式的特定要求
五、程式共識:共​享的客觀性
結語超越規範性政治哲學
一、政治哲學研究的現實性與實踐性維度不應忽略
二、政治哲學研究現實性層面缺失的原因
三、馬克思思路歷程的啟示
附錄一現代民主:運作於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之間
附錄二民主哲學視野中的思想解放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