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掃街秀

公務員掃街秀

公務員掃街秀是指2016年7月下旬起,山東省濟寧市的一些大街小巷,常見一批批胳膊上套著紅袖章的人在掃街,他們不是理應司職的環衛工人,而是來自各個機關的公務員。公務員表演“掃街秀”,引來一片吐槽聲。

概述

2016年7月下旬開始,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的大街小巷,一個特殊的群體顯得很是“扎眼”。他們或是提著笤帚,或是抓著抹布,胳膊上的紅袖章,又將這一群體與環衛工人相區別。他們來自濟寧市任城區各個機關,他們的身份是機關公務員。公開報導中,任城區為“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暗訪考核”,發動了全區“各級各部門立即進入臨戰備考狀態”,而公務員掃街,正是動員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但公務員表演“掃街秀”,引來一片吐槽聲。

網民觀點 

正方觀點

公務員掃街秀公務員掃街秀
合適。新聞中提到此舉是為了抽查城市衛生管理和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且已經進行統籌安排不會影響日常工作,公務員隊伍掃街活動也能從帶頭示範上提醒民眾愛護城市衛生的重要性。

逯紅塵:公務員打掃大街有很好的宣傳作用,可以讓更多的人來愛護環境、講究公共衛生。公務員在保證日常工作不受影響時,打掃街道上的衛生可以時時提醒,人人都應為公共場合的衛生負責。無論環衛工人還是政府部門的公務員。同時,可以摒除“官本位”思想,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僕精神在人們的心裡生根發芽。

羅立志:我們縣創建省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也多次動員黨政機關公務員清掃自己的責任區,學校師生也參加了,打掃自己的公共區,這個活動好,增強大家的創建意識,體會環衛工人的辛勞,帶動全體市民愛護好城市環境,摒棄破壞衛生的陋習,還能加強作風建設。

hnszj:公務人員偶爾掃掃街,沒啥奇怪的。

反方觀點

不合適。公務員不是環衛工人,掃街和執勤並非公務員的本職工作,動員公務員在工作時段內開展掃街活動有不務正業之嫌,人不盡其用是對國家人才資源的浪費。

李兆清:當地公務員為了迎接國家衛生城市暗訪考核而掃街,顯然是不合適的。為了迎接檢查而掃街,可以體現對城市衛生工作的重視,可以增加通過暗訪考核的信心,但同時,這又何嘗不是日常工作不到位的體現?如果平常也這么重視,還需要臨時抱佛腳,在暗訪考核來臨之前組織公務員上街打掃衛生嗎?打掃衛生是環衛工的事情,維護城市衛生是全體市民的事情。公務員有公務員的事情,工作時間上街大掃除,影響正常工作怎么辦?

一支萼YIZHIE:公務員和掃街是兩種工種,硬把它混為一談,可笑至極。如果把掃街作為星期天義務勞動而全民參與之,倒不失一項好辦法,能行嗎,做不到的。

姜文來:公務員有公務員的職責,掃街不是其職責範圍,讓其掃街純屬“亂彈琴”。如果公務員掃街在正常工作日,那其承擔的服務工作必然受影響,如果是節假日讓其去掃街,也侵犯了其休息權。無論怎么說公務員去掃街都是不合適之舉,是本末倒置,還是認真完成公務員本職工作吧,這才是正道。

媒體評論

按理說,公務員走出機關,偶爾上馬路“掃街”,倘若是一次志願服務性的公益活動,接一下地氣,既體驗基層環衛工人的辛勞,又服務社會,那也無可厚非。問題的癥結在於:濟寧市政府這回組織機關公務員突擊“掃街”是有明確的目的性,即:為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暗訪考核。這真的有點“臨時抱佛腳”的意味!倘若平時城市的環衛工作做得很紮實、很認真、很常態化,何以面對國家衛生城市的暗訪考核底氣不足?何以功利性地組織公務員突擊“掃街”?公務員表演“掃街秀”,說穿了就是為了政府的“政績秀”。

伴隨著工業社會的到來,社會分工已不囿於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界域,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又不斷分列出不同的工種。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其實,有的場域即使同行也會從事不同的工作。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日臻職業的細分化、職務的序列化、職責的層級化,各人在自己明確的崗位上充任一顆社會良性運作的“螺絲釘”,不缺位,有作為,同時還要做到:不越位,勤作為。濟寧市組織一次又一次的公務員“掃街”,從社會分工的視角看,純屬“越位”;其全部是在工作日的八小時之內,放著自身的工作不做,越俎代庖,替環衛工人掃街,顯然又是一種“缺位”的表現。社會分工被政府人為地打亂了,明明是環衛工人的事,公務員搶著幹了,那么,對環衛工人來說,只能表明兩點:要么是他們的工作量少了(這也是暫時性的),要么是他們平時的工作沒有做到位。當然,政府部門與環衛工人也不是如漢界楚河般涇渭,兩者是有關聯的,這種關聯決計不是體現在組織公務員上馬路“掃街”,而是從行政序列上強化對環衛工作的管理和引導。——設若沒有這種關聯,即便組織再多的公務員“掃街”,對建設國家衛生城市也是無濟於事的。

在我看來,公務員與其上街“掃清”城市垃圾,不如先“掃淨”服務視窗,後者才是其本職、本分、本業。本屆政府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力度空前,簡政放權漸次推進,作風轉好,效率提升,那種深為詬病的“門難進、人難見、話難聽、事難辦”的情形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可是,計畫經濟體制的歷史慣性依舊存有遺緒,在現階段,我國地方政府部門的行政效能、工作效率、服務質量,與公眾的期盼值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這是毋庸諱言的事實。試想:倘若公務員的工作態度、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公眾不甚滿意,嘖有煩言,那么,即使他們把大街小巷掃得再乾淨,其聲譽也會打上折扣,其形象也會蒙上污垢的,因為對公務員職責和業績的考核而言,唯有一個標準,即:為民服務講傾心,為民辦事講效率,像“掃街”之類的作秀純粹是扯談,理應摒棄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