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

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

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又稱公共腳踏車出行系統,或簡稱為公共腳踏車。該系統通常以城市為單位進行部署、建設,由數據中心、駐車站點、駐車電子防盜鎖、腳踏車9(含隨車鎖具、車輛電子標籤)及相應的通訊、監控設備組成。一個數據中心可管理幾百至幾千個站點,每個站點配備20~80駐車電子防盜鎖。站點主要布局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區出入口、公車站附近,重點解決公交最後1公里的問題。是城市公共運輸的組成部分。公共腳踏車管理單位向居民發放借車卡,用戶在站點刷卡借車,到達目的地後,將車歸還到就近的站點。可根據使用時長和一定的計費標準收取一定的使用費。根據站點駐車設備的不同可分為橫樑式、立柱式、龍門式等類型。根據駐車時腳踏車與駐車電子防盜鎖的連線方式不同可分為:硬連線、軟連線等類型。不同類型的系統各具優缺點。

基本信息

基本構成

公共腳踏車系統一般由數據中心、管理信息系統(MIS)、分區運營中心(發卡充值、調度、維修等)、站點智慧型控制器、電子防盜鎖、腳踏車及隨車鎖具、用戶借車卡等基本部分構成。根據需要,還可以配備停車棚、站點視頻監控系統、互動網站等。

國外套用

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
1965年在荷蘭開始出現公共腳踏車系統。
1995年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推出新一代公共腳踏車系統。
上世紀90年代末,歐洲的公共腳踏車租賃行業開始採用迅速發展的計算機、無線通信和網際網路技術,實現了數位化管理和運營。
但關於國外的套用介紹,僅見於國內設備生產商介紹,缺少第一手的外媒報導資料佐證。

試點推廣

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公共腳踏車
杭州2008年開展公共腳踏車試點。2008年3月,杭州市提出向法國巴黎學習,採取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模式,在國內率先構建公共腳踏車交通(免費腳踏車)系統,並將其納入城市公共運輸體系之中,以解決公交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緩解城市突出的交通“兩難”矛盾。
隨後武漢開始試點。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政府給予財政及資源補貼。《武漢公共腳踏車沒有輸家僅出租廣告燈箱就可實現盈利》。
2014年4月,武漢公共腳踏車試點正式終止,由國有企業建設運營。
2014年12月,武漢市政府投資,國有企業建設並運營。
隨後,全國百餘大中小城市開展公共腳踏車試點。試點規模較大的有杭州北京、西安、寧波武漢、太原南京等城市,其中不少城市運行並不理想,有的甚至成為擺設。
公共腳踏車廣受市民歡迎。但普遍存在運營費用高,相關方面誇大騎行人次,缺乏對投資效益的評審論證監管等問題。

優勢

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公共腳踏車租賃
作為城市交通的組成部分,公共腳踏車具有以下優勢:
①不存在大氣和噪音污染,可為居民和旅遊者提供便捷的綠色出行方式,提高城市的綠色競爭力,同時騎車還有助於強身健體,減少城市病的發生;
②為城市提供1-5公里的短途出行解決方案,成為城市交通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提高道路資源的利用率,緩解道路交通擁堵,解決公交出行“最後1公里”難題;
③與公共汽車相比。腳踏車具有體量小、操作靈活、可達性好和投資少的特點。可作為軌道交通接駁的輔助性工具,最大限度地促進各種交通資源的合理利用,滿足居民多層次的短距離出行以及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需求,便捷、高效地集散客流,提高城市交通的整體運行效率。

爭議

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
公共腳踏車作為一個新事物,受到市民廣泛歡迎。同時也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對發展公共腳踏車主要存在以下爭議:
1、投資額巨大,運營成本高昂,受益人群有限。平均每個車位綜合成本3000元至10000元不等。運營費用巨大。
2、借還車數據缺乏權威監督,普遍存在虛報騎行人次的現象,誇大項目的社會效益。
3、技術有待完善,設備遭破壞嚴重。
《政府5000萬管理系統被國小生破解成遊戲機
《北京公共腳踏車系統失靈租車有點難》
《煙臺公共腳踏車人為破壞嚴重每天上百輛》
4、缺乏行業標準和質量規範。公共腳踏車系統建設,涉及到的主要技術領域的主要技術規範沒有得到很好的遵循:作為公共設施鎖具,應執行國家鎖具強制標準;作為信息系統建設,應進行軟體設計成熟度檢驗;作為計算機軟硬體涉及,應具備系統集成資質。由於政策層面缺乏統一規範,產品設計未遵循相關領域的技術標準,實際操作中,缺乏驗收依據,採購方處於被動地位。
5、各設備供應商實力普遍偏小,質量參差不齊,多以華而不實的“功能”作為賣點。造成採購環節的混亂。在招投標過程中,糾紛不斷。
基於此,有意見建議政府審慎對待“公共腳踏車”。專家指出:我國實施該項目的城市,幾乎沒有完全成功的。要么政府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要么負責運營的企業入不敷出、難以為繼。杭州是我國公共腳踏車最多、利用率最高的城市。但是,其亦有很多不足。截至2010年,該市財政已為此投入4.5億元,5萬輛腳踏車。一輛腳踏車合9000塊錢。而且以後每年都要拿出資金用於管理和維護。電腦計時系統、GPS、保險、車卡、自動鎖、車棚、支架等配套費用,加上後期的成本,大大超出腳踏車本身的價格。濟南2014年計畫上1萬輛公共腳踏車,如照此推算,5年內投資將超1個億,後續投入還將源源不斷。
公共腳踏車項目在中國遭遇全面挫敗。中國有105個市級公共腳踏車項目,“在多數城市,使用率仍很低。”

借還車流程

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
公共腳踏車借還車操作簡便
①借車:用戶在站點鎖位刷卡,鎖具執行開鎖,用戶即可取走車輛
②還車:用戶將腳踏車隨車鎖具插入橫樑或立柱電子防盜鎖,系統自動判斷讀取車輛晶片信息,計算借車時長、費用等,鎖定車輛,即完成還車。有的系統還車後須刷卡確認,部分系統支持還車不用刷卡。
③手機APP借車:部分系統具備這一功能,已辦卡用戶臨時未帶卡,可以通過手機app發出指令,實現無卡借車。
用戶的借還車信息、消費信息,可在站點智慧型控制器(櫃)進行查詢

駐車方式

典型駐車方式:按照車輛與電子防盜鎖的連線可分為柔性連線(軟連線)和硬連線兩種,柔性連線可有效防止機械外力破壞,硬連線能保障車輛擺放整齊
在柔性連線和硬連線基礎上,又分別可分為橫樑式和立柱式(單柱式和雙柱式、雙管式)。
以此構成公共腳踏車典型駐車方式:軟連線橫樑式、軟連線立柱式、軟連線單柱式、軟連線雙柱式、軟連線雙管式;硬連線橫樑式、硬連線立柱式、硬連線雙柱式、硬連線雙管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