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8年

太平興國三年(978),改為景福內庫。 太平興國三年(978)四月,陳洪進入朝。 太平興國三年,(978)卒,贈侍中。

歷史紀事

吳越歸地
趙匡胤在位時,吳越王錢傀即以臣相事,歲歲朝貢,使節不絕於途。討伐南唐時,曾奉詔出兵,鼎力相助。平南唐後,曾到開封居住兩月之久。臨行時,趙匡胤將一黃包袱賜之,並囑咐:”途中方可密視。”及開視,盡說臣僚奏請拘留錢俶的奏章。錢俶感動萬分。太平興國三年(978)三月,錢俶再次來朝,盡輸府庫所藏珍寶,以悅太宗。四月,割據漳州和泉州陳洪進主動納土,錢俶感到時局對己不利。五月,錢俶上表獻出所掌甲兵。繼又上表要求罷去所封吳越國王之稱及解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請求回歸吳越,太宗不許。其從臣崔仁冀明白太宗的意圖,勸錢似說:”朝廷之意甚明,大王如不速納土,恐禍將至矣!”錢俶說:”其他條件均可答應,唯納土一事不可行。”仁冀又厲聲說:”今已在他人手掌中,且去國千里,除非你有翅膀才能飛去!”錢俶無計可施,只好上表獻其所轄十三州之地。太宗仍將錢俶留居開封,封為淮海國王。

宋置封椿庫
宋初,天下貢賦悉歸左藏庫,及平定荊、湖、下西蜀後,國家儲備充足。乾德三年 (965),太祖遂令在講武殿後另置內庫,貯存金帛,號封椿庫,主要用於收復幽薊。太平興國三年(978),改為景福內庫。

文化紀事

宋建祟文院
宋初,三館所藏書僅有一萬二千餘卷,及平定南方諸國後,盡取官藏圖書,從後蜀得書一萬三千卷,從南唐得書二萬餘卷。太祖又下詔求書,三館藏書多達八萬卷。太宗即位後,幸三館觀書,見三館面積狹窄,不足以收藏天下圖書,延攬四方英才,遂命在左升龍門東北,另建三館,太宗親自參與設計。太平興國三年(978)初,新三館建成,其規模宏偉,盛於內廷。二月,詔賜名崇文院

李煜卒
李煜,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徐州人。善詩文、音樂、書畫,尤工詞。初封安定郡公,累遷諸衛大將軍、副元帥、封鄭王,後改吳王。建隆二年 (961)即位,遷都建康,改名煜。與宋修好,屢遣使朝貢。開寶四年(971),宋平南漢後,上表改唐國主為江南國主。七年,太祖詔來朝,李煜稱病違詔,太祖遂命曹彬等興師伐蜀。八年,金陵城陷,李煜出降,授光祿大夫、檢校太傅、右乾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宗即位,去違命侯,加特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 (978)卒,年四十二歲,贈太師,追封吳王。李煜所作詩詞,富於感染力,藝術成就很高。後人將他和李璟的作品,合編為《南唐二主詞》

雜譚逸事

陳洪進納土
陳洪進名為清源節度使,實則割據漳(今福建漳州)、泉(今福建泉州)二州,稱霸一方。因其地狹人少,即依附於南唐,又聽命於宋朝。太平興國三年(978)四月,陳洪進入朝。他揣量自己兵甲不過二萬,勢力單薄,根本不是宋朝的敵手。為萬全之計,採納幕僚劉昌言之計,主動獻出漳、泉二州的十四縣之地。太宗授陳洪進為武寧節度使、同平章事,賜宅京師。
李光睿卒
李光睿,夏州(今寧夏)人,本姓拓跋氏,屬党項族。父彝殷為定難軍節度使、太尉,兼中書令、西平王。乾德五年(967)彝殷卒,以行軍司馬權知州事。十月,授定難軍節度使,加檢校太保。開寶五年(972),請入汴都朝覲,詔不許。九年(976),率兵攻破北漢吳堡砦,俘砦主侯遇獻宋。太宗即位,避太宗諱改名克睿。太平興國元年(976)十二月,太宗嘉其擊北漢功,加檢校太尉。太平興國三年,(978)卒,贈侍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