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

公元976年,太祖幸西京,太祖御明德門受俘,宋太祖駕崩,涪陵之禍。

歷史紀事

太祖御明德門受俘
開寶九年(976),曹彬平江南後,遣李煜與宰相湯悅等四十餘人同赴汴京,素服待罪。太祖御明德門受俘,詔釋江南君臣之罪,命李煜為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命湯悅為太子少詹事,徐鉉為太子率更令,張洎為太子中允。
太祖幸西京
太祖生於西京,非常留戀洛陽,常有遷都之意。開寶九年(976)三月,太祖率群臣自東京出發,途經鄭州,謁安陵。到西京後,見洛陽宮室壯麗,十分高興,詔加知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勛彰德軍節度使,遂欲留居洛陽。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諫道:”東京有汴梁的漕運,每年從江淮運來百萬斛米?供給京師數十萬軍隊,而且東京根基巳固,不能動搖。”太祖不聽。晉王光義也極言遷都不便,太祖說:”遷都洛陽,乃權宜之計;長久之計當定都長安,我將都城西遷。為據山河之險,裁汰冗兵,依周。漢故事,統治天下。甲晉王遭:”在德不在險。”太祖不答;晉王出殿後,太祖對左右大臣說,”晉王的話不錯,然而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必盡敝。”太祖於是帳然東歸。
宋太祖駕崩
趙匡胤,涿州(今河北涿縣)人。天成二年(927)二月十六日,出生於洛陽夾馬營中。父趙宏殷在後唐任飛捷指揮使。二十三歲時,前往鄴城,投靠郭威。廣順元年(951),因功擢為東西班行首。三年,遷開封府馬直軍使。顯德元年(954),隨世宗征北漢,以功拜殿前都虞侯,領嚴州刺史。二年,後周攻打蜀、國秦、風等州,久攻不下,世宗派趙匡胤前去觀察戰勢,世宗根據匡胤的建議,一舉攻占秦、鳳、成、階四州。三年,隨世宗親征南唐,屢戰告捷,歷任同州節度、義成軍節度、忠武軍節度。六年(959),遷為殿前都點檢。七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宋代周。趙匡胤下令優待後周宗室,錄用盾周大臣,嚴肅軍紀。建隆元年(960),親征李筠、李重進。建隆二年,太祖採用趙普的建議,解除方鎮兵權。同時逐步剝奪了方鎮的財權、司法權;加強中央集權。三年(962),趙匡胤下令各州置通判,分割知州的權力,同時推行文官制,派文官及京、朝官擔任地方官,徹底取代軍人掌握地方權力的狀況。趙匡胤在加強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同時,注意興修水利,獎勵農桑。宋初,與宋並立的割據政權,北方有契丹、遼,南有南唐、南漢、後蜀、陳洪進、高保勛。太祖採用趙普的先南後北的建議,對於南方諸國及割據勢力,採取先弱後強、各個擊破的方針,一一平定。建隆四年(963),首先平定荊南和湖南的割據勢力。乾德三年(965),平定後蜀政權。開寶四年(971),消滅南漢政權。開寶八年 (975),消滅了南唐政權。南方只剩下吳越陳洪進兩個較弱勢力。開寶二年(969),親征大軍討伐北。趙匡胤的南征北伐,為宋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趙匡胤以兵變起家;建宋代周,在位十七年,他所進行的封建統一戰爭、加強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專制主義統治,以及推行的恢復發展社會生產的措施,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開寶九年(976)十月駕崩,年僅五十歲。諡號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太平興國二年(977)四月,葬於永昌陵。

涪陵之禍
開寶九年(976)宋太宗即位後,鏇即封其弟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不久以平北漢有功,進封秦王。貌似尊寵,實甚猜忌。太平興國七年(982),因柴禹錫等告廷美驕恣,將有陰謀事,宋太宗罷廷美開封尹、東京留守之職,授西京留守。後來,趙普又以宰相盧多遜與廷美交通,圖謀皇位事,盧多遜被貶竄,廷美降為涪陵(今四川涪陵)縣公,房州(今湖北房縣)安置。雍熙元年(984)春正月,廷美憂悸成疾而死;史稱宋太祖貶黜廷美之事為,涪陵之禍。
改元不逾年
開寶九年(976)冬十一月,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其弟趙匡義(後改為光義)奉金匱之盟即皇帝之位,第二天(甲寅改是年,為太平興國元年)按傳統,改元應在嗣統繼位的次年。宋大宗光義在其兄晏駕的第二天便急急忙忙將只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有悖慣例。後世常把這次匆匆改元與涪陵之禍等歷史事件相聯繫,認為”金匱之盟”系趙光義與趙普共同偽造,”斧聲燭影”為趙光義謀兄即位之事實,而改元不逾年則顯然為了促成自己繼統嗣位的既成事實。
党進北伐
開寶九年(976)八月,太祖詔命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党進為河東道行營馬步軍都部署,宣徽北院使潘美為都監、虎捷右廂都指揮使楊光美為都虞侯率兵北伐,分五道攻北漢。党進等依詔前進,連敗北漢軍,攻入太原城下。太祖又命忻、代行營都監郭進等率兵分攻忻、代、汾、沁、遼、石等州,所向披廓。九月,党進在太原城下大敗北漢兵。北漢主劉繼元急向遼廷乞師,遼主派南府宰相耶律沙、冀王塔爾率兵救援。太平興國。元年(976)十二月,太宗詔罷河東之師,党進等將班師回朝。
趙光義即位
建隆二年(961)六月,杜太后立金匱遺言,令太祖傳位皇弟光義。太祖寥性友愛,兄弟和好無隙。光義有病,太祖親餵湯藥。嘗說光義龍行虎步,他日必為太平天於。宋皇后欲立德芳為太子,但太祖誓守金匱遺言。開寶九年(976)十月,太祖半夜駕崩,宋皇后派王繼恩召貴州防禦使德芳。繼恩認為太祖立志傳位光義,遂至開封府召晉王光義。光義與繼恩同返皇宮,皇后見晉王大驚,遂道:”我母子的性命,均託付給你。”晉王道:”大家共保富貴,不要過於憂傷。”次日,光義即位,之後大散天下,似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德昭為永興節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德芳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宰相薛居正加左僕射,沈倫加右僕射。
宋置三司副使
太平興國元年(976)年二月,太宗任命樞密直學士、左正諫大夫賈琬為三司副使。三司副使自此始設。其後三司副使均由員外郎以上曾任三路轉運使及六路發運使者擔任。當戶部,鹽鐵、度支分置三使時,其副官稱三部副使。

文化紀事

四大刻書中心形成
宋代出版業十分興盛,刻書業遍布全國,其中最發達的是四川都和眉山地區,北宋首都開封、浙江杭州福建建陽、麻沙地區,這些地方成為宋代四大刻書中心,並出現了蜀刻、浙刻、閩刻等不同刻書風格,帶動著全國刻書業的蓬勃發展。北宋初年,成都一帶刻書業即蜀刻最盛。四川是雕版印刷技術的發祥地,成都作為宋初雕版印刷大藏經的基地而馳名全國。蜀刻本校勘精當,字型遒勁方正,行款疏朗,版式舒展,為宋代刻本中的精品,歷來為版本學界所看重。北宋首都開封,由於掌管校刻圖書的機構國子監就設在這裡,從而帶動開封刻書業的發展。杭州具有較發達的經濟和優良的文化背景,因而成為浙刻的中心。浙刻本刻工技術嫻熟,紙墨工料上乘而刻印精美,是宋版書中的佳品。閩刻集中於建陽、麻沙一帶,閩刻以刻印速度快和發行量大而聞名,故有"福建本幾遍天下"之說。

遼聖宗開科
遼之科舉取士,初未為漢人設科。景宗保寧八年(976),詔復南京禮部貢院,為局部科舉。遼正式開科取士,始於遼聖宗統和六年(988)。這年十二月,聖宗下詔開貢舉,放高舉一人及第。其制有鄉、府、省三試。鄉中叫鄉薦,府中為府解,省中名及第。程文分為兩類:一曰詩賦,二曰經義。並規定科舉取士只以詞賦、刑律,詞賦為正科,刑律為雜科。遼聖宗科舉依中原科舉制而定。統和六年,放高進士一人及第,至統和二十三年(1005),每年及第進士一般為二~四人,不超過六人。從統和二十四年(1006)始,進土人數猛增,每年入第人數多達幾十人。遼聖宗開科取士促進了契丹王朝封建化和漢化的過程,對遼王朝進一步鞏固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雜譚逸事

李謙溥卒
李謙溥字德明,并州孟縣(今山西孟縣)人。天福元年(936),從後晉高祖入汴京,補殿直。出帝即位,改西頭供奉官。漢初,遷東頭供奉官。廣順元年(951),遷供備庫副使。從世宗征北漢,以功改閒廄使、晉州兵馬都監。顯德四年,(957),擊潰北漢侵軍。次年,攻陷孝義縣,以功領衢州刺史。恭帝即位,改澶州巡檢使,丹州刺史。建隆四年(963),移慈州,兼晉、隰緣邊都巡檢,後移隰州刺史。在州十年,北漢不敢犯境。開寶三年(970),改濟州團練使,因部下失律,又改晉;隰緣邊巡檢使。六年(973),率兵攻太原,連克七城。開寶九年(976)病卒,享年六十二歲。
錢俶入朝
開寶八年(975),太祖平定南唐後,吳越王錢傀遣使朝賀,太祖對使臣說:”元帥攻克常州,立有大功,望能前來與朕相見,藉慰朕思,朕立即遣歸,不會久留。”次年二月,錢椒與妻孫氏、子惟濬奉命入朝。詔令錢俶入居禮賢宅,且親視供帳。詔冷錢俶佩劍上殿,詔書不直呼其名;封孫氏為吳越國王妃,賞賜甚厚。且命錢俶與晉王光義與兄弟禮相見,錢俶頓首堅辭,三月,太祖將西巡,錢俶請為扈從,太祖不許。太祖在講武殿餞行時說:”南北風土各異,南方逐漸炎熱,應該早早回國。”錢俶感激泣零,請三歲-朝。太祖道;”路遠不便,有詔即來可。”臨行前,太祖特賜一密封黃包,令途中君視,不得泄露。錢俶途中開視,全是群臣請太祖扣留錢俶的章疏,錢俶更加恐懼,經常遣使修貢。
曹翰屠江州
開寶八年(975)十一月,李煜出降,曹彬令李煜曉詒甫唐守城諸將投降。唯獨江州軍校胡則與牙將宋德明殺刺史,據城不降。太祖命先鋒都指揮使曹翰為招安巡檢使,率兵討伐。胡則據險頑抗,宋軍自冬至夏,久攻不下,死傷甚重。次年四月,宋軍攻入城中,曹翰擒殺胡則、宋德城,並屠殺兵民數萬人,劫略金帛以億計。
王全斌卒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天成元年 (926),補禁軍列校。後晉初,從侯益在汜水敗張從賓,以功遷護聖指揮使。廣順元年(951),改為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在兗州討伐慕容彥超,為行營馬步都校。顯德中,隨向訓征秦、鳳,領恩州團練使,後領泅州防禦使。從世宗平淮南,改相州留後。宋初,與慕容延釗討伐李筠,以功拜安國節度。建隆四年(963),與洺州,防禦使郭進討伐北漢,克樂平,俘獲數千人,乾德二年(964),改忠武軍節度。宋師伐蜀,任西川行營前軍都部署,率兵三萬出風州路,連戰皆捷,遂克劍門。三年正月十三日,駐軍魏城,蜀主盂昶奉表請降。王全斌率軍入成都,日夜宴飲,不恤軍務,縱部下掠奪子女財物。太祖詔發蜀兵赴汴都,優給錢糧,全斌擅自剋扣,激起蜀軍兵變,責授祟義軍節度觀察留後。開寶九年(976)三月,遷武寧節度。同年卒,年六十九歲,贈中書令。
太宗試獄臣
太宗初即位,想使內外臣僚俯首貼耳。便以計察試獄臣。一天,一乞丐在京師行乞,主人不給,因而倚門大罵,主人好言勸其走,仍不聽。周圍觀看者甚眾。忽一人(疑即太宗)從人群中躍出,上前一刀捅死了乞丐,扔下刀子,逃之天天,圍者驚恐而散。當日,開封府即四處搜捕兇手,不得蹤影。次日,案報太宗。太宗說:五代舊習未去,竟敢白晝殺人,嚴加搜捕,限期理案。官員們費盡心機,也無結果。見限期即到,唯恐怪罪,即稱主人因怒而殺乞丐。遂將主人抓入,屈打成招。太宗聞之,曰:諸位能用心理案,理當嘉獎,但務請覆核,以免冤屈。且把兇手用的刀子送來,讓我看看。幾天之後,獄臣將供詞及兇器獻太宗。太宗問:複審了嗎?獄臣毫不猶豫地稱:萬無一失。太宗示意侍從將自己的刀鞘取來,並將刀插入鞘內,完全吻合,在場臣僚百官如夢初醒,目瞪口呆。太宗拂袖而起,怒道:”如此斷案,豈能不誤殺無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