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75年

公元前675年

公元前675年是中國傳統紀年,是丙午年(馬年),是在公元元年以前。是周惠王二年;魯莊公十九年;秦宣公元年;陳宣公十八年。公元前675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東周時期。

大事記

(圖)東周文物——青銅劍東周文物——青銅劍

公元前675年是:周惠王二年;魯莊公十九年;秦宣公元年;陳宣公十八年;蔡哀侯二十年;鄭厲公二十六年;宋桓公七年;楚文王十五年;齊桓公十一年;晉獻公二年;燕莊公十六年;衛惠公二十五年;曹莊公二十七年;杞共公六年。

公元前675年,巴國挑起與楚國的戰勝,楚文王在一個名為津的地方(今湖北江陵縣或枝江縣)打了敗仗。儘管如此,楚師尚未達到潰不成軍的地步,巴師則退走了,文王率楚師回到郢都,司官門守衛之責的大臣鬻拳拒不迎納。文王無奈,為了以功補過,自將伐黃。黃是淮河水上游的一個小國,公族為嬴姓,西北與息縣為鄰,其故址在今河南潢川縣。文王接受了因輕敵而致的教訓,調將用兵又像先前那樣得心應手了,擊敗黃師之後,文王迅即撤兵。 

公元前675年,蔡哀侯蔡獻舞卒,子穆侯蔡肸嗣位。蔡穆侯曾以妹嫁齊桓公。後桓公歸其妹,他使之再嫁,桓公怒而伐蔡。他為齊所虜。賴諸侯說情,始得歸。

公元前675年(周惠王二年,丙午),周五位大夫蒍國、邊伯、石速、子禽祝跪、詹夫,奉王子姬頹攻周惠王姬閬爭位,兵敗,姬頹奔衛國,五大夫奔溫國(河南溫縣),衛與南燕國聯軍再奉姬頹反攻,姬閬兵敗奔鄭國,姬頹自立為王。

逝世

(圖)東周歷史書籍封面東周歷史書籍封面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亡。楚文王熊貲(?-公元前675年),楚武王(熊通)子,羋姓。公元前690年,武王於伐隨途中卒,次年,熊貲繼位為楚國國君,為楚文王。熊貲早年受過嚴格的教育,他的師傅是從申國請來的,史稱“保申”。公元前675年,楚文王在一個名為淵的地方,暴病而死,葬在楚俗稱為“夕室”的墓地中。

公元前675年,蔡哀侯亡。蔡哀侯(?—前675),春秋時蔡國國君。名獻舞,一名季。公元前694—前675年在位。因不敬息侯之妻,激怒息侯。蔡哀侯十一年(前684),中息侯與楚文王計,被虜去楚。在楚九年而卒。

(圖)馬年紀念幣馬年紀念幣

公元前675年,鬻拳亡。鬻拳(?-前675)鬻氏,名拳。楚國宗室後裔。春秋時楚官。因事諍諫楚文王,文王不從,乃以兵器威脅文王,強使改正錯誤。事後,自認以兵器逼君有罪,自削雙腳,以示服罪。文王敬其忠誠,授以大閽之職,使其主管郢都城門。楚文王十五年(前675年),文王被巴軍擊敗歸郢,他責怪文王失利,拒不開城。文王只好轉兵向東,打敗黃國才回師,途中生病,不久死去。他在安葬文王后自殺。被葬於文王墓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