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4年

公元前224年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始置修武縣,屬三川郡衛州。

秦楚之戰

(圖)王翦王翦

公元前224年,秦楚之戰。
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再攻楚國。攻占平輿後,楚國徵調全國兵力,命項燕率領與秦軍決戰。王翦採取了堅壁自守,避免決戰,養精蓄銳,伺機出擊的作戰方針。楚軍多次挑戰,終不肯出。王翦與士兵共同生活,並關心其飲食、起居,注意其勞逸結合,同時開展投石和跳遠運動,以提高士兵的體力及戰鬥技能。楚軍求戰不得,日久鬥志鬆懈,項燕只好率軍東撤。王翦抓住戰機,挑選精兵在前,實施追擊,在蘄(今安徽宿州東南)南大敗楚軍,殺死項燕。秦軍乘勢攻取了楚國的許多城邑。

秦置修武縣

(圖)戰國地圖戰國地圖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始置修武縣,屬三川郡衛州。
修武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與山西省接壤,屬於焦作市。古為寧邑,北齊天佑七年,改為修武縣。修武縣歷史悠久,為中華古縣。周代之前此地稱“寧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興兵伐紂,大軍途經寧邑時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駐紮修兵練武,故改寧邑為“修武”,修武從那時得名至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

太陽神阿波羅巨像坍塌

(圖)太陽神阿波羅巨像太陽神阿波羅巨像

公元前224年,太陽神阿波羅巨像坍塌。
公元前224年,羅得島連續發生毀滅性的大地震,島上四座城市均告毀滅,神像震坍倒地。有人說銅像沒法重新堅起,在公元七世紀被分解溶化製作其他器械,有人說銅像被盜走,賊船在海上遇風沉沒了。羅得斯島太陽神巨像(The Colossus of Rhodes)是七大奇觀中最為神秘,因為它只有五十六年的生命便因地震而倒下,至今考古學家仍未確定它的位置及外觀。羅得斯島太陽神巨像位於愛琴海東南部的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上。古典學者表示,類似巨像的雕像大多是豎立在神廟旁,但羅得斯島的太陽神廟位於城中央山丘上,廟旁沒有任何巨像影跡,卻發現一道重要線索,巨像時代的巨大城牆從城鎮一直延伸到港口,證明羅德斯港大半是人工建造的,也表示巨像可能就在全新港口城牆的尾端。

帕提亞帝國滅亡

(圖)帕提亞帝國帕提亞帝國

公元前224年,帕提亞帝國滅亡。
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公元224)( Parthian Empire )也即安息,建於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帕提亞大致相當於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在波斯帝國和塞琉西王朝時期是一個省。Parthia之名源自波斯遊牧民族——帕爾尼部落(Parni)之名,帕提亞人屬於白匈奴的一支;漢朝取其開國者Arsacids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公元前3世紀前期,遊牧的達海部落聯盟的帕爾尼部從今錫爾河流域遷徙到帕提亞,與當地居民融合 。公元前247年,帕爾尼部的首領阿薩息斯殺死塞琉西王朝的總督,以尼薩(今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為都城,建立阿薩息斯王朝。漢朝取阿爾撒息王朝的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稱之為安息,西方史家稱之為帕提亞(Parthia)。公元224年被波斯薩珊王朝代替,其疆域最大時北至裏海,南至波斯灣,東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發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亞美尼亞全境,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

其他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以為薛郡,漢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為魯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